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老男孩》戳中都市劇集體之困 請編劇真聽真看真思考

王彥
2018年03月23日07:28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生活課還請編劇真聽真看真思考

《老男孩》 的好,在於劇本關注到了平凡的生活。不好之處在於,許多情節不可推敲、不可信任,沒有真正的生活質感。圖為該劇劇照。

———你喜歡看吳爭、史非和小岳三個人的貧嘴日常嗎?

———能看一百集。

———你喜歡看林小歐的“麻辣教師煉成記”嗎?

———還是快進比較好。

若給 《老男孩》 的追劇觀眾出張問卷,對上述兩個問題,恐怕不少人的回答很相似。該劇播出33集,劇情始終在懸浮與接地氣之間飄忽不定。很多人前一分鐘還在為生動的兄弟情和父子情莞爾,看到下一場戲可能就有滿腦子問號。

現實題材難做,這被業界公認。因為每位觀眾都是生活中人,每個打開彈幕的網友都可憑借自身閱歷來對劇情評頭論足。電視劇也不是數學題,無法用百分比來衡量,一部劇集究竟是在生活裡摻雜了浮夸,還是在懸浮裡兌了點真實。若拿不出與觀眾勢均力敵的真情實感,被挑刺、被揶揄、被批評,在所難免。

事實上,《老男孩》遇到的一半贊美一半差評,絕非一家之困。生活這門復雜的課,編劇們還請真聽真看真思考。

“接地氣”不在於鏡頭對准弄堂還是高樓,而在乎觀眾能否呼吸著角色的呼吸

劇中,劉燁飾演民航機長吳爭。他本是瀟洒單身漢,孰料前妻突然病故,16歲的兒子從天而降。從拒絕到接受,從相互抵觸到同心同行,吳爭與兒子蕭晗一起長大。另一邊,林依晨飾演中學英語教師林小歐,家境優渥,事業感情也都平順。某天禍不單行,異地戀的男友另結新歡,胡攪蠻纏的家長拖累她丟了工作。一番重整旗鼓,吳爭與林小歐以及他們各自的密友史非和葉子,佳偶成兩雙。

機長、律師、自主創業者、私立高中教師,劇裡的多數角色都有體面的工作。若在不靠譜的都市懸浮劇裡,這群人的集合很可能落在“精英生活”的窠臼裡,最終滑向“霸道總裁瑪麗蘇”的現實變奏。單就這點,《老男孩》不虛張聲勢,不堆砌華麗場面,是有誠意關注平凡生活的。吳爭這位機長非但不耍帥,還過得有些慘淡,“月光族”的他住弄堂陋室,上老街小館,逼仄的環境與小飯館裡的煙火氣,為他招來“接地氣”的好評。

可如此“平凡生活”總感覺哪裡不對。按劇中人的行為做派,單身的吳爭沒不良嗜好,非奢侈品愛好者,也無隱形債務,但“四條杠”機長常因千百元錢而英雄氣短,著實困惑了追劇的人。除了刻意賣慘,這個機長似乎還不夠稱職。網絡論壇上,有名自稱機長的網友專門發文,洋洋千余字,捉出了吳爭的諸多職業錯誤。這究竟是個接地氣的機長,還是個不合理的角色,存疑。

相比吳爭身上的不可信,他與機組鄭隊長間的對話,雖然總發生在看似高大上的民航大樓,卻被觀眾贊為“金句”。吳爭連番蒙冤被罰后萌生跳槽之心,隊長勸他三思,“這可能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選擇職業”。每個人都可能與中年危機作戰。對於現實裡的萬千中年人而言,真正的職場危機,不是眼下月入多少,而是職業所指未來能有多大空間。因此,鄭隊長拋給吳爭的忠告,也觸到了有著相似煩惱的人。

類似例子比比皆是。吳爭、史非、小岳的“三人行”常發生在都市感十足的酒吧裡,可因為“說真話,真說話”,觀眾看得樂此不疲。切換到林小歐的工作場景,雖是人人上過的學校,可動輒搬出 《逃學威龍》 《麻辣教師》 裡“小霸王”學生與年輕老師如何握手言和的橋段,終究有些水土不服。

“接地氣”不在於鏡頭對准了弄堂還是高樓。弄堂裡也會有做著浮夸夢的啃老族,譬如吳爭同父異母的妹妹﹔高樓大廈裡也會有切中要害的大眾心聲,就像劇中點到的二次擇業觀。如今談表演時反復提到“信念感”,編劇也是如此。筆下的角色要讓人感同身受,場景是次要的,關鍵還看能否讓觀眾呼吸著角色的呼吸。

精彩的故事不靠“一路巧合”,而是用時間與細節打磨而成

按劇本設定,晚熟的中年男吳爭與可愛但不完美的林小歐身上,有著都市紅塵裡千萬個普通人的影子。劇方希望,能借他們的一路攜手闖關,為熒屏前的困惑中年找回幾分赤子之心。

出發點不錯,可惜目的地到不了。因為,“沿途”太不可信。

和許多都市劇開端一樣,兩人在國外相識。澳洲陽光下,機長吳爭在休息日前往潛水勝地,林小歐來探望異地戀男友。通過一場尷尬的認錯車、上錯車,男女主人公有了第一面。按套路,為了讓兩人走上歡喜冤家的道路,遇見之后便是爭吵。果然,男的沒風度,女的沒禮貌。他們在同一處潛水,住進同一家酒店,女的水底抽筋,男的自行落水打濕護照,劇情就在他們幼稚地掐架中生硬轉折。

這還沒完。回國后,吳爭偶遇十多年不見的前妻,為了引出“兒從天降”的段落,前妻一夜猝死。為了父子相認,流落街頭的蕭晗走進了親爹常去的酒吧。為了讓回國后的男女主人公重逢,吳爭父子參與了一場群架,被帶至派出所,而無人監護的蕭晗隻得喊來班主任林小歐……看上去,無需太多智慧,咋咋呼呼打打鬧鬧的倆人,可以在巧合的安排下發生一切。可隻要與后續劇情稍加比對,不難發現,偶遇時的他們,都被另一種人格“附體”,前后判若兩人。

主角的性格撕裂,編劇得“背鍋”。因為劇中如此強行推進,實在不少。原本鐘情林小歐的史非被小歐的閨蜜葉子偶遇,史非無需表現出任何個人魅力,就能使葉子對他一見鐘情———這是靠巧合解決了好兄弟同爭一女的糾葛。三四十年尋父未果的吳爭,剛“撿回”親兒子不久,就因緣際會發現“老街小館”的老當家實為自己的親生父親———這是靠巧合炮制一碗濃濃的親情雞湯。

事實上,《老男孩》 不是唯一用巧合來解決戲劇轉折的都市劇。《戀愛先生》 裡,巧合是程浩和羅玥間不斷相遇、摩擦的原動力。《我的前半生》裡,五位主要角色在后半程聚攏到了同一家公司工作。巧合不是問題。從古希臘的戲劇、莎士比亞的故事再到我們傳統的話本,“無巧不成書”常是編故事的技巧。可問題是,巧合擔任了所有的故事推進器,“相遇”即“發生”,觀眾不僅失了興致,更會失了信任。

有位編劇的話很值得一聽:生活的復雜性多樣性,人性的光輝或是晦暗,這些在真實世界裡一直存在,只是需要創作者有耐心捕捉到它們,只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無數的細節。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