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婆媳劇期待新突破 貼近百姓生活引發情感共鳴

《媳婦的美好時代》中的婆婆(柏寒飾)和媳婦(海清飾)
婆媳劇很貼近百姓生活
中華民族有著強烈家庭觀念的優秀傳統,大量文學作品亦或是影視作品中,都有表現家庭生活的故事。隨著社會變化,家庭倫理的電視劇也呈多樣化和豐富化,婆媳劇也是其中的一種。這種影視劇通過婆媳矛盾展開敘事,還原了日常現實生活形態,在大量平淡瑣碎的生活場景中表現百姓的生活。因接地氣而深受觀眾的喜愛。
目前,家庭倫理劇已經成為國產電視劇主打的一種題材類型,它在倫理主題和價值導向等方面反映著時代的更迭和社會的發展,呈現給觀眾更為廣泛的家庭題材故事。而接地氣的婆媳劇,也在不知不覺反應了當下中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特別電視劇這樣的形式,悄悄發生著變化。
從早期的《婆婆媳婦小姑》到《當婆婆遇上媽》《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麻辣婆媳》等一系列以婆媳關系為敘事主線的婆媳劇,因為貼近當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內容豐富,把當代社會和家庭中諸多現實問題也一一表現,引發了觀眾情感的共鳴。
婆媳劇曾經很熱
有人說:平凡人的故事是最難寫的,無大起大落,多是平淡和辛酸。話雖如此,但是在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史上,婆婆媳婦的劇,因為十分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斷引領著收視潮流,成為老百姓十分喜愛的影視劇類型之一。婆媳劇之所以能夠如此流行,是因為劇中所展現出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生活中婆媳矛盾的真實再現,觀眾從中看到自己面臨的處境,找到共鳴,並且可以從劇中人物處理問題的方法中獲得啟發,使自己的婆媳關系得以改善,這是婆媳劇的價值所在,也是其一路走紅,長時間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我多年一直寫婆媳劇,也有人說“寫婆媳的小事兒能寫出什麼花樣來”,個人體會,緊扣時代變化,對焦百姓熱點,寫出真情實感,任何時候,婆媳劇都會有亮點,熱點,看點。
當年我寫《媳婦的美好時代》的時候,熒屏上苦情劇頗多,一個比一個慘,動不動煽耳光,一言不合就開打……我就想我媽媽說的話,能不能讓一家老小看得歡歡喜喜些?於是以喜劇的感覺來講述新型的婆媳關系。當時發現,周圍很多朋友的父母離異了再婚,新媳婦進門就遇上倆公公倆婆婆的事兒,這下對新媳婦的考驗就大了。於是,從海清扮演的毛豆豆遇上這樣倆婆婆的事作為主線,以毛豆豆的智慧和善良解決好家庭問題,使觀眾看了心裡舒服,后來這部劇再三走出國門,也得到外國觀眾的認可,其實就是真善美大家都喜歡的原因吧?
我個人創作上比較偏愛《雙城生活》。劇中張小磊老師扮演的上海婆婆傲嬌、清高、優雅,以至於播完這個劇的時候,張小磊老師獲得“清咖婆婆”的稱呼,至今還有觀眾這樣叫她。當時我想,現在的婆婆,都有自己的生活,已經不再是從前那種忍辱負重的婆婆,而是有自己的世界,同時也有自己的尊嚴的婆婆。最好玩的細節是,馬伊琍扮演的媳婦嫁到她家第一天,“清咖婆婆”就教她如何享用英式下午茶,如何把自己的一排衣櫃給她,馬伊琍演得大大咧咧的媳婦也特別入戲,這一南一北的婆媳關系,也變得有趣起來。
但是生活並不總是歡喜與太陽,也需要反映當下的人之常情與世間百態。在我的電視劇《生活啟示錄》裡,閆妮扮演的離異又帶著孩子的於小強,愛上了年輕帥氣的胡歌,於是,楊昆扮演的身在老家的婆婆就不高興了,很明顯,“我兒子有大好青春,為什麼要跟你於小強這樣的大6歲又離異又帶著拖油瓶的女人在一起?”這是符合平凡人物的思維的,也很符合一個身在老家以兒子為榮的母親的情感。於是,這婆婆媳婦間多了幾分卑微的、細膩的、微妙的人情冷暖。當最終老家的婆婆接受了媳婦時,來之不易的幸福也更讓人珍惜與感動。
這些只是我個人創作的零星點滴體會,我以為,婆婆媳婦身上有平凡朴素的感情,家長裡短有熱乎乎的溫暖,人與人之間有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講述老百姓的故事,就是要貼近百姓生活,對老百姓一粥一飯有“過日子”關照,一句話,編劇心裡要有愛。
婆媳劇還會火嗎?
現在生活環境改變了,獨立的空間與獨立的人格,使得新型的婆媳關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熒屏上,最新的婆媳劇少了起來。為什麼?因為好像真的都寫過了。
但是,並不如此。不久前,我在社區採訪,分別問了婆婆和媳婦一些她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她們告訴我婆媳關注的是:1,孩子教育:婆婆很年輕,卻不願意帶孫子﹔媳婦因為事業要打拼希望老人搭把手,於是引發矛盾。2,健康生活:婆婆和媳婦都關注整型、旅游,現在的婆婆也很想得開,反而媳婦要省吃儉用,為孩子上好學校早做准備,生活觀念發生沖突。3,社交障礙:婆婆熱衷朋友圈社交,非常在乎媳婦有沒有拉黑自己,而媳婦有若干“男閨蜜”並不稀罕,還有的,婆婆還在上老年大學,媳婦卻寧願宅在家裡……
雖然都是瑣碎小事,但是電視劇如果能夠真實的展現目前的矛盾熱點,如果婆媳劇可以與時俱進,那麼,婆媳劇再度火熱也是有可能的。進入新時代以來,伴隨商品經濟的日益發達,物質生活條件的進一步完善,百姓的生活受“住房政策”“二胎政策”及職業多樣性發展的共同影響發生了不同以往的變化,這些現實問題給我們的創作也帶來了新的啟發。
現在,“90后”媳婦的婆媳關系也逐漸多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化的婆婆思想較為開放,不再禁錮於某些傳統的家庭思想之中,不僅懂得站在年輕一代的角度上理解他們的不容易和生活追求,更能夠與兒子、媳婦產生情感共鳴。而“90后”媳婦似乎也更為獨立自我,在堅持自己想法的同時,也會因新一代的情感教育對婆婆有更多的理解,懂得在婆媳相處的過程中把握分寸。
新時代的婆媳劇也有可以作為的地方。第一,人物關系的建筑更多懸念與機智,不要讓觀眾在第一集裡已經看到了結尾﹔第二,節奏更明快,戲足台詞飽滿﹔第三,我們可以將婆媳劇做得高級一點,視角獨特一些,格局大一些,角度新一些。婆媳即使關系不好,也有人情味﹔即使生活有讓人沮喪的時候,婆婆也會尊重兒子的自由,媳婦也懂尊重婆婆的意願。我們可以從當下的婆媳關系的變化來探討現代人情、人性,但始終如一的是,我們要在作品裡表達溫暖的情愫,讓人們向往美好的家。
(作者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編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