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類網游賭博化趨勢 玩家巨額充值現金被"吞"

手機游戲公司以“內測”為名,不公開上架,通過上下線模式發展玩家﹔游戲內設“交易所”“拍賣行”等,玩家交易要被抽取手續費。起初,游戲所獲“贏利”,玩家可通過支付寶、銀行卡提現﹔可近兩個月來,游戲不是“改版”就是“升級”,原已大量投入的玩家發現已無法提現。這些多以“某庄園”“某牧場”“某農庄”冠名的游戲,究竟是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樂園,還是令人難以自拔的陷阱?
本報上觀新聞上周披露上海技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的手機游戲“斯摩格庄園”涉嫌賭博和傳銷。文章上線后,公安等部門介入調查。就“斯摩格庄園”涉嫌傳銷行為,記者聯系了市工商局有關部門,工商等部門表示正密切關注,已與公安等部門前往上海技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自今年1月起,股東變化很大,公司已沒有多少員工了。
投入大量現金后竟無法提現了
來自河南平頂山的高先生,日前來到本報讀者接待室投訴“斯摩格庄園”手機游戲:“我的錢全被這個‘黑’庄園吞了!聽信了對方可隨時提現的承諾,我向庄園充值近7萬元,玩了一段時間想退出,卻發現沒法提現了!”
與高先生一同前來的還有安徽宿州的陳先生,他補充說:“去年10月,我先投入了4萬元,之后又充入20萬元,不料到12月上旬,游戲公司突然以數據丟失為名,不給提現了。眼下又稱,要提現可以,但必須拉下家來充值、消費。”他給記者翻看了手機中多次充值、提現的記錄,接著說,“由於我多次質疑,被游戲公司拉入黑名單,永久封號了。”
記者被兩人引入一個微信“受害群”,看到不少玩家互晒無法提現的金額,有18600元,有40670元……還有玩家在發泄不滿:“我好傻,11月29日充了6000元進去,最后就提不出來了”“垃圾斯摩格,都快兩個月不到賬了”“虧錢事小,無法提現就沒個說法了……”
記者分別聯系了珠海陳先生、深圳周女士、長沙趙先生、赤峰王先生等多名玩家。他們均稱於去年10月底,通過微信或QQ被拉進“斯摩格庄園”。當時這個游戲屬內測版,去年12月4日前都成功提現過。但之后隨著內測版改版,玩家如要提現,就必須發展下線。可上哪兒發展下線?玩家們一籌莫展,可不發展下線就沒法提現。
兩種“贏利”模式誘惑玩家
“斯摩格庄園”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記者下載“斯摩格庄園”游戲欲探究竟,看到其《活動》一欄的通告:斯摩格庄園內測已結束,即日開啟公測服,內測服數據隻保留兩周。落款日期為“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
“庄園”原內測版如何運作?隨著眾人的講述及所提供的截圖等信息,“庄園”吞噬財富的“吃相”浮現。庄園大致給玩家設兩種“贏利”模式:一種似靜態收益,隻要投入資金購虛擬貨幣,靠收獲作物等就能“坐地生財”。玩家稱,當初就是因為其收益頗高才進入的。以“黑土地”內水稻為例,每小時成熟一次,收益15元,一天可收24次,收益360元﹔至於礦業作物,收益最高的鑽石礦內水晶,每4.5小時可收獲1次,每次收益168元,一天可收5次,收益840元。另一種則是通過發展下線獲得額外獎勵。玩家可在微信朋友圈、QQ等轉發游戲二維碼,吸引更多玩家形成上下線關系。隻要下線充值消費,上線就可在充值中分成。每一級均可抽取不同比例佣金,形似“金字塔”。
上海先行法治調解中心主任張劼律師表示,組織者或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符合國家《禁止傳銷條例》中的傳銷行為特征。
交易和提現都要收取手續費
不過,刺激大量玩家的還是庄園獨創的“交易所”等模式。玩家可在其中進行所有農作物、魚類、木材、礦石等交易。當玩家點擊某品種后,即可查看其K線圖、買賣盤,並交易、委托。交易數量必須以“整百倍”交易,設漲、跌停板。交易時間從9時30分到21時30分,每周一停盤。不止交易所,庄園內的“拍賣行”對每筆交易都要收取2—3%的手續費。
玩家高先生向記者展示的客服截圖顯示,對方要他(投入大資金)封盤。陳先生也回憶,草莓曾連續23個漲停板,烏木也有過8個漲停板。也有的交易品種會在玩家不斷跟風追漲后連續跌停,大量玩家“跑都跑不掉”。高先生的提現轉賬記錄顯示,去年11月24日他從“上海技宇網絡科技”成功提現9800元。提現金額原本是1萬元,但提現時被扣了2%的手續費。
庄園類游戲實質可能是傳銷
3月13日下午,記者致電“斯摩格庄園”客服熱線36036286,始終無人接聽。在中延集團官方網“集團分子公司”欄目內,記者找到游戲的開發兼運營商“上海技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信息。當天15時30分,記者來到技宇公司所在的新理想大廈8樓,就相關問題聽取公司自稱商務、運營總監的兩位高層管理人員的說明。
被問及手續費問題,對方稱扣除的手續費是公司用於后台服務器的維護費、企業上繳的稅費等。就玩家投訴頗多的提現受阻,對方則表示,前期是內測階段,玩家所說的順利提現,公司視為對其推廣返利。當記者進一步問:“現在為何必須先拉下家進來充值、消費才能提現?”對方沒有正面回應,隻答:“任何一款游戲,玩家總是有接受,也有不接受的。”
上海鼎力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趙山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網絡游戲服務單位不得收取或以“虛擬貨幣”等方式變相收取與游戲輸贏相關的佣金﹔不得提供游戲積分交易、兌換或以“虛擬貨幣”等方式變相兌換現金、財物的服務。去年5月起施行的 《文化部關於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網絡游戲運營企業不得向用戶提供網絡游戲虛擬貨幣兌換法定貨幣或實物的服務。根據《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游戲運營企業終止運營游戲,或游戲運營權發生轉移的,應提前60日予以公告。用戶尚未使用的游戲虛擬貨幣及尚未失效的游戲服務,應按用戶購買時的比例,以法定貨幣退還用戶或用戶接受的其他方式進行退換。
律師強調,如對正常運營期間的游戲提供回兌提現,就為虛擬貨幣打開變現通道,不排除有關游戲借“測試”為名實施賭博。
記者注意到,僅去年4月、5月以來,就有多起披著“某庄園”“某農庄”“某牧場”等名號的手機游戲因無法提現而頻遭曝光,其“壽命”大多一兩個月。2010年8月,河北省公安廳就曾公開提醒,當時一個名為“夢幻庄園”的網絡游戲,在各游戲論壇、聊天室、QQ群大打誘人廣告,號稱會員隻需充值300元,就可通過採摘果實兌現金,同時推薦其他用戶注冊充值也可獲返現金。公安機關稱:上述行為是以游戲為幌子,實質是網絡傳銷。
上海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副主任張威說,不少“田園”類網絡游戲有賭博化趨勢,有的還引入機器人作為玩家對手,引誘用戶深陷賭博。
眼下,不少玩家報案,但少有玩家能成為“贏家”。缺乏切實有效的証據,是玩家自我維權道路上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在“斯摩格庄園”玩家交流群,記者看到這樣的留言:其實不能隻撒怨氣,自己也有問題,不是嗎?明知道會深陷泥潭,還樂意嘗試一下,這就是“賭徒心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