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2期

人物類電視紀錄片採訪技能把握

孫  悅
2018年03月29日11:0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在創作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的過程中,編導與被採訪對象能否進行良性溝通互動,決定著紀錄片創作成功與否的成敗。具體到創作的過程中,針對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的採訪,編導在前期針對選題都會進行精心策劃,然而,有時在真正進入了採訪環節后,卻出現和採訪對象溝通不暢等問題,之前策劃准備的問題大多會在採訪現場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偏差,給採訪造成很大困難。對此,需要紀錄片編導在前期採訪中不僅要策劃好選題,還要考慮整部紀錄片的創作意圖,從情感入手與被採訪對象溝通交流,淡化隱藏採訪目的與被採訪對象推心置腹,並掌握採訪提問初步技能,以成功的採訪,更好的服務於電視紀錄片的創作。

關鍵詞:人物類電視紀錄片﹔採訪溝通﹔採訪目的﹔採訪技巧

中圖分類號:G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2-0135-02

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由於能夠客觀真實地還原真人真事真場景,在當前電視紀錄片快速發展繁榮的時代,以一個個蕩氣回腸的故事競相電視熒屏,感動著廣大電視受眾,受到廣大電視受眾的青睞,成為業內紀錄片編導喜聞樂見的重要選題形式。然而,時下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的採訪,並沒有系統和成熟的經驗可以遵循,眾多電視紀錄片的編導隻能在採訪創作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在創作紀錄片時,一旦選題確定后,編導大都會針對採訪進行前期精心策劃,然而,有時在真正進入了採訪環節后,卻出現和採訪對象溝通不暢等問題,往往和策劃准備的問題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偏差,給採訪造成很大困難。對此,就需要紀錄片編導在前期採訪中不僅要策劃好選題,還要考慮整部紀錄片的創作意圖,從情感入手與被採訪對象溝通交流,淡化隱藏採訪目的與被採訪對象推心置腹,掌握採訪提問初步技能,以成功的採訪,更好的服務於電視紀錄片的創作。

一、溝通從情感入手

人物類電視紀錄片,作為一種客觀反映真人真事和事物、事件發展變化過程的電視紀實類體裁形式,強調客觀,強調自然,強調過程,強調原生狀態。但是,具體到採訪的過程,不僅需要紀錄片編導要有技高一籌的謀篇策劃,還要求編導面對採訪現場,沉著冷靜地和被採訪對象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具體到採訪一線,年輕的紀錄片編導往往存在有這樣或那樣的誤區,有的剛到採訪現場,還沒熟悉現場採訪環境,還不知道採訪對象姓啥名誰,就指令性的告訴被採訪對象你要講什麼,要按事先策劃的選題內容講等等,由此採訪前就給了被採訪對象定制了條條框框,這不僅不符合紀錄片創作的規律,讓被採訪對象心理上難以接受,造成採訪被動,而且還會給后期編輯和后期制作造成很大的難度,甚至是採訪不成功,造成前功盡棄。

其實,高水平的紀錄片編導,大都會以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採訪理念,非常重視和被採訪對象的交流和溝通環節。往往在進入採訪現場還沒進行拍攝採訪之前,就眼觀八方,認真熟悉人物所在的採訪環境,選取採訪場景,而后胸有成竹地和被採訪對象進行反復細致地磨合交流,讓採訪雙方在採訪話題的認同點上貼近,對採訪話題感興趣。使雙方在感情上拉近,讓被採訪對象樂意回答問題,樂意講述。從而與採訪對象拉近了距離,產生了共鳴,不僅提高了被採訪對象回答問題的興趣,而且與他們在溝通上達到了通感效應。由此,採訪勢必會順利進行。在從事人物類電視紀錄片創作的實踐中,筆者本人也有過這樣的採訪體驗。有一次去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創作全國第五屆道德模范獲得者趙小參的電視紀錄片。62歲的農家女趙小參,是平輿縣萬金店鎮王寨村人。30多年來,她精心照顧和撫養5個婆弟、婆妹和兩個侄子,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嫂娘”。然而,趙小參卻身患癌症,她一生僅出過一趟遠門,就是到北京參加全國道德模范的頒獎典禮,平時就是在遠離縣城的農村家裡勞作,照顧著一家老小。沒有文化的她平時見到生人連個招呼就不會打。在攝制組到達趙小參家裡后,筆者原本信心滿滿,以為人物類短紀錄片簡單易做,趙小參又有這麼大的名氣,採訪一定會游刃有余,一定能採訪成功。然而,在到了趙小參家見到趙小參本人后,現場混聲的採訪和同期聲的拍攝,卻根本無法進行下去。面對記者和攝像機鏡頭的趙小參,根本講不出編導想要的哪怕是一句話,急得編導和攝像記者滿頭大汗。萬般無奈下,編導中止採訪,重新梳理採訪思路,根據現場了解到的情況,重新調整採訪提綱,靜下心來和趙小參拉起家常。了解她30多年節衣縮食、辛苦勞作的苦難人生經歷,了解她孝老敬親、照顧一家人生活的日常瑣事,了解她的喜悅和酸楚,了解她家的生活困境。慢慢地,趙小參在編導的引導下,講出了自己30多年來令人動容落淚的感人故事,從而使採訪得以順利進行。后來做出的電視紀錄片《天中最美母親》系列片獲得了2015年度的河南省廣播電視新聞獎。基於此,在創作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的過程中,編導在採訪中和被採訪對象首先應該從情感上進行交流溝通,做到氛圍融洽,消除被採訪對象的顧慮,講述其本人願意所講的話題,講出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打動電視受眾。

二、採訪要隱藏目的

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的採訪強調客觀真實,強調紀錄的過程之美。尤其對採訪的話題,更加講究真情實感,以情動人。更加注重話意唯美,話題干淨利索,讓電視受眾在真情話意中體會到編導在作品中所張揚的創作意圖。由此,在採訪過程中,勢必要編導掌握紀錄片採訪提問的規律,把握話題採訪的分寸,做到在現場採訪中胸懷全局,熟練駕馭。人物類電視紀錄片採訪和新聞消息和新聞專題的採訪截然不同。人物類電視紀錄片和人物類新聞採訪,同樣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二者都是為採訪主題而服務。但紀錄片的採訪絕不像新聞採訪那樣直截了當,那樣直白地把編導的意圖直接拋給被採訪對象,問一些請你談談感受、你認為怎麼樣、苦不苦難不難、有沒有好的經驗做法給大家分享之類的提問話題,然后期待對方能有一個成功的回答。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的採訪提問,確實要比人物類新聞採訪的提問高出一個層次,它要求編導要在客觀的創作過程中,在話題提問上絕對不能一到現場就對採訪對方亮明編導自己的採訪目的和意圖,而是要在採訪時,刻意隱藏自己的觀點,讓電視受眾在話題的進程中,慢慢體會到編導設置話題的意圖,從而以潤物無聲的感覺,在潛移默化中烘托出話題的採訪意圖和提問的初衷。縱觀央視和近年來各地創作出來的眾多優秀的電視紀錄片,採訪的過程均可圈可點,令人贊服。這些優秀紀錄片無一不是在以不動聲色、不帶目的的採訪提問,以清新自然、娓娓道來的話題,展現了電視紀錄片編導採訪的水平和魅力,給廣大電視受眾以美的享受。

三、掌握提問技能

人物類電視紀錄片創作過程中的每一次採訪,也是編導挑戰自己提問技巧、進行自我完善提升的過程。編導對採訪提問的駕馭能力高低,決定著人物類電視紀錄片的后期制作的良莠和整部片子的成敗與否。掌握電視紀錄片的採訪提問技能,是電視紀錄片編導創作作品的基本素養要求。

筆者認為,在採訪方法方面,首先編導要做到融入場景氛圍,以平民性的視角,做到和被採訪對象真誠平等的交流,切忌高高在上,指令性地指揮被採訪對象講這講那、做這坐那[1]。

其次要對採訪的問題做到事先心中有底,臨陣不抱佛腳,臨場不亂陣腳,更不能在採訪時出現被採訪對象講述不下去的情況,或自己先忘了話題,造成採訪冷場。

第三遇到對表述起來比較復雜的話題,要抓住重點進行提問,要對話題進行精煉梳理,做到簡明扼要,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被採訪對象交流。有時就是採訪不下去,也要切忌絕對不能讓被採訪對象看著編導事先擬定好的稿子,像背書一樣的回答問題,造成採訪生硬死板,作品粗制濫造。

在提問方式方面,要多採取引導式的提問手段,注重循序漸進,小火溫煮,提問的問題要看被採訪對象的回答能力,不能太籠統,不能太長,也不能不考慮被採訪對象的應答能力,不考慮被採訪對象的身份、特點、代表性以及個人形象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提一些超出其回答極限的高難度問題,造成是是而非,答非所問。更不能讓被採訪對象像做選擇題一樣,問一些“是還是不是、好還是不好”之類的問題,讓電視受眾觀后發笑,也顯得編導沒水平。

2016年11月,筆者所在的駐馬店廣播電視台,在創作80后大學生梁藝華的紀錄片時,就進行了比較成功的採訪嘗試。為了愛情,梁藝華跟隨遂平籍青年王東鋒從廣西遠嫁到河南。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和兩位長年患病需要人照顧的老人,梁藝華沒有退縮。婆婆臥床,她懷著9個月身孕端茶喂水、擦屎剮尿。公公病倒,她擦身喂飯。公公出院第五天,孩子降生。這時的丈夫卻突然患上一種無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梁藝華就像一盞燈,每天不停地忙活著。面對這個陷入黑暗中的家庭,編導強忍著淚水,看著梁藝華在鏡頭前講述。採訪中,編導絲毫沒有採取諸如“您認為這個家難嗎?您是這麼做的?您有沒有退縮后悔?”這樣的提問,更沒有籠統的讓梁藝華談談感受之類的提問,而是讓梁藝華隨著攝像的鏡頭,帶領編導參觀她那貧困但很潔淨的家和患病的老人和丈夫,在鏡頭行進的同時,編導隱藏了提問的目的,始終沒有站在自己的感知立場上去提問,把握時機間或插一兩句“孩子慢慢長大,你慢慢變老,家裡三個病人,你怎麼能忙的過去?”之類的話題,時而讓梁藝華淚流滿面,時而又讓她笑容可掬,從而以較好的電視紀錄手段,塑造了一位面對困境永不退縮的當代年輕人堅強善良陽光的形象。后來此片創作完成播出后,收到良好的電視效果,令人觀之動容,感人至深。

總之,創作人物類電視紀錄片,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電視紀錄片的採訪需要編導在創作實踐中不斷思考完善和總結,以此創作出不負時代、不辜初心的作品,更好地為廣大電視受眾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明德.專題片的採訪提問技巧[J].新聞愛好者,2010(10).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