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合作時報》聚焦鄉村振興 一問一答組合報道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鄉村振興也成為熱點話題之一,不僅代表委員們熱議,媒體、社會公眾也均對這一話題極為關注。
《中華合作時報》是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報道合作經濟及“三農”新聞的權威報紙。鄉村振興是其兩會期間重點關注的領域。為了全面、系統而又透徹地報道好這一選題,《中華合作時報》在黨的十九大結束后便推出了《鄉村振興,供銷社怎麼做》理論研討專欄,進行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兩會召開期間,該報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選擇供銷社系統干部職工最關注的9個鄉村振興話題展開“鄉村振興,供銷社在行動”專題報道。既有調查基礎,又有實踐回應,一問一答的專欄組合報道起到了較好的宣傳引導作用。
既“熱起來”也“說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要求新聞工作者“要善於設置議題,讓該熱的熱起來,該冷的冷下去,該說的說到位。”對此,《中華合作時報》在兩會期間策劃的“鄉村振興,供銷社在行動”專題報道便是一次很好的踐行。
兩會期間,該報運用各種媒介手段及長年積累的新聞資源,立足行業定位進行議題設置,推出系列專欄,讓“供銷社在鄉村振興中該如何做”成為供銷系統內的熱點議題。
統計發現,從推出《鄉村振興,供銷社在行動》專欄到兩會結束,這組專欄報道推出9個主題40篇文章,報道了20個案例,採訪了20位代表委員,其中《陝西榆林市:稻田托管 打工安心》《山東滕州市:股份合作 土地生金》《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雙托管 草美羊肥》《浙江杭州蕭山區:小農戶也可以對接大合作》《貴州省銅仁市場:三社融合讓農民分享更多收益》等案例報道引起良好反響,很多讀者通過中華合作時報微信公眾號直接遞送意見建議,並踴躍提供各地正在開展的鄉村振興具體做法。同時,《中華合作時報》的記者把採訪中了解到的基層合作社在土地托管服務過程中面臨的為農服務中心用地指標、農機具購置投入等方面的困難與問題也與代表委員做了交流,代表委員普遍在調研中也了解到這些問題,提出了加大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力度,更好地促進小農生產走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等建議。
“鄉村振興,供銷社在行動”系列報道既全面解讀了中央一號文件、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又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案例,兩者結合讓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了供銷社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面臨的機遇,對各地供銷合作社探討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和發展模式較有價值。
從“怎麼做”到“在行動”
“結合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及經營服務領域談一談怎樣理解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供銷合作社應該如何發揮自身獨特優勢積極作為,有哪些重點工作要深入推進”……圍繞著這些內容,《中華合作時報》在黨的十九大結束后便向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發出“約稿函”,開設了《鄉村振興,供銷社怎麼做》理論專欄,引導全國供銷社系統讀者為鄉村振興獻智獻策。
兩會期間,《中華合作報社》則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起“供銷社人最關注的兩會熱點是什麼”話題征集,既預熱了會議報道,又根據投票擬出了農業社會化服務、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生態服務、農村現代流通、現代鄉村治理、農村合作金融、三產融合發展9個讀者較為關心的主題。編輯部圍繞這9個主題選擇了陝西、山東、浙江、貴州、江蘇、河北、江西、內蒙古、安徽等省的相應案例進行採訪報道,請基層同志談他們的具體做法、成效及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上會記者結合這些問題採訪了關注相應問題的代表委員,共同探討鄉村振興的解決方案。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發現,全國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區,其他省份干部職工均參與到這場大討論中。經過3個多月的討論,梳理出了一大批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這些研討成果基礎上印發了《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大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有了回答“怎麼做”的研討成果作為理論基礎,接下來便是“在行動”的扎實實踐。《中華合作時報》抓住兩會這一最佳宣傳時間段,適時地推出《鄉村振興,供銷社在行動》專欄,從而進一步向全國供銷社系統干部職工宣傳貫徹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辦法。
從專欄報道內容上來看,《中華合作時報》的內容有基層案例、有代表委員建議、有記者觀察、有系統內干部職工線上互動提問,深化了前一階段的理論研討成果,引發了振興鄉村具體舉措的討論,起到了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