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教育拓展方向在哪兒? 招生就業面臨“分流”
本版均為資料圖片
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迅速變遷的媒體環境對新聞傳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為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們看到,新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也適時調整辦學思路,通過學科融合推動新聞傳播教育發展,取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饋,塑造出一大批適應融媒發展的傳媒人才,對傳統媒體的新型人才儲備進行了有益補充。
學科交叉需求明顯
當下,整個傳媒業都發生著較大變化,這對傳媒教育而言也有著較大影響。媒體行業的變化,對新聞傳播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學方案等都會帶來變革。當今媒體對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是專注於某一行業的人才,而是需要從業者具備大數據、全媒體等交叉學科素養。
其實,我們傳統的新聞傳播教育,基本是按單科劃分,如新聞、廣電、廣告等,這種單科設置的新聞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很難適應傳媒業對人才多學科交叉的要求,這已是一個十分嚴峻且現實的問題。
同時,傳統媒體適應新環境的營銷能力不強已是現實問題,而之於教育人才的培養,懂營銷又明了傳媒發展精髓的人無疑是行業所需的。因此,在課程設置等環節都應有所側重。
當然,傳媒教育領域面臨的拓展空間還很大。正如有人說,新聞人要做雜家,但“雜”又如何反映在課程設置上?我們看到,有的新聞傳播類院系正在嘗試本科四年中,第一、第二學年,學生可在經濟學、社會學、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方向中任選一個,並按所選方向的教學計劃進行學習﹔第三、第四學年,按照新聞傳播學各專業的培養方案學習。通過學習,系統掌握兩門學科本科專業知識。這一創新無疑讓學生更好地具有跨學科的視野和思維,是對媒介復合型人才需求的回應。
培養模式創新不斷
在現實發展中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聞傳播學院系意識到,不但需要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內容呈現方式,更需要幫助學生理解新聞的本質,並使用最適合的展現形式呈現新聞內容。傳媒人才不僅需要新聞報道能力,而且應該具備更為全面的新聞傳播素質。為此,我們看到,傳統的新聞傳播學院系正應時而動,拓寬學科思維,走與藝術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學等學科融合發展的道路,創新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模式。
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傳媒教育已經意識到僅僅依靠新聞傳播學院系師資遠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因此,加大實習時間正在成為很多新聞傳播學院系貼合實踐的重要選擇。
學生實踐在各校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加深。之於內部,校內加強校電視台、校廣播台、校報等校園媒體的建設,為學生提供課內外實踐學習的平台,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之於外部,高校還與各地媒體單位加強合作,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性,將媒體的傳幫帶作用前移,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但同時也不應忽視,新聞傳播學院系在加強與新聞單位合作的過程中,擴展的實習時間使得原有專業課程被壓縮,導致有時學生會感到在校受到的專業訓練不足。因此,如何平衡兩者的比重十分關鍵。
招生就業面臨“分流”
針對新媒體特點,我們看到很多新聞傳播學院系在加強針對性教育科目,從而在人才培養初期便實現了對行業發展進行有效培育,這無論對於新聞行業還是人才就業都有著指導意義。
而隨著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專業布點和招生規模也逐年擴大,可見我國新聞傳播高等教育正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但隨之而來的招生人數和就業人數的急劇增長,也給未來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帶來較大的壓力。而破解壓力的方法之一無疑是如何與媒體及相關行業建立供需合作機制,讓新聞專業畢業生有更多選擇。對此,新聞傳播類院系還有很多工作可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