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王岩,為黨報評論活了一輩子

記者 洪玉華 張席貴
2018年04月10日13:2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王岩,為黨報評論活了一輩子

王岩寫滿工作日記的筆記本。他在一篇日記的感悟中寫道:“要珍惜生命,要善待別人,要學點真功夫,為百姓做點好事情。”

辦公室裡整整齊齊的三摞報紙定格在3月2日這一天。那是王岩每天必看的《人民日報》《遼寧日報》《沈陽日報》。52歲的他在3月3日凌晨因突發心梗離去,再沒能走進辦公室,翻看他最愛的報紙。

4月2日,是王岩離去一個月的時間,一篇題為《新時代的奮斗者——追憶沈陽市優秀共產黨員、沈陽日報編委王岩》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以近乎刷屏的形式在流傳。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沈陽日報》採編人員中依然有人怕抑制不住眼淚,不願直面記者的採訪,而隻能通過微信用文字講述王岩的點滴過往。

4月4日,在家人、同事、領導、同學、文友的講述中,《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漸漸理解了中共沈陽市委追授王岩為沈陽市優秀共產黨員時提出的“學習他把職業當事業、把使命當責任的優秀品質”的具體含義,也真切感受到他的同事流著淚、懇切地點著頭說“他真是一個難得的好人”的緣由。

“沈軒言”的破題人,他從不畏難

王岩的同事曾對他有兩個別稱:難不倒、王十二論。

前者是因為,浸潤在理論評論領域29年,王岩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強,知識面又很廣,稱得上是個“雜家”,平時同事們遇到問題總會去問他,他通常都說得清楚明白,故得此一名。

后者是因為,王岩作為《沈陽日報》評論品牌“沈軒言”的破題人、總主筆,帶領評論小組先后推出了“全運十二論”“微笑沈陽十二論”“全面振興十二論”等一系列響當當的評論。

“沈軒言”是沈陽日報社評論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它誕生於沈陽市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之前的2011年。“當時,報社希望進行一些改革,讓黨報評論更接地氣,讓讀者更愛看,也更好地傳達黨委、政府的聲音,有鮮明的價值引導。”沈陽日報報業集團副總裁、副總編輯羅憲杰告訴記者。

“開篇之作全運會系列從什麼角度寫、表達模式如何創新,甚至系列評論體量多大都在摸索。”在同事們的記憶中,雖然沒有模式可循,但王岩不是畏難的人。羅憲杰說,當時,報社開了很多次研討會,王岩幾乎把能搜集到的材料都搜集到了。為了這次改革,他搜集的全部資料摞起來得有兩米高。王岩就帶著小組成員一遍遍地磨稿子,他付出的心血外人確實難以想象。

“全運十二論”系列稿件獲得了遼寧省新聞獎一等獎。參與第十二屆全運會籌備工作的一位領導曾說,這組系列評論寫得真好,成了他們的工作指導。報紙每發出一篇他們就剪下來,貼在辦公室白板上,一起學習。這讓王岩和小組成員們都感到特別欣慰。

王岩對新任務新事物不怵頭,並非隻在工作中。他的大學同學李陽講述了一件事:學校初次組織辯論賽,同學們怕丟丑不願參加,王岩就勸大家參加。“不怕輸了丟人呀?”有同學問他。“輸不丟人,怕才丟人!”王岩笑著回答。同學們被說服后參賽了,王岩連續好多天泡在圖書館,在沒有百度、搜狗的時代,他把手抄資料整理好,拿給隊友一起研究。最終,他們在比賽中拿了冠軍,慶功拍照時他讓別人手捧獎狀,自己卻站在最邊上。

新聞評論的一面旗,他精益求精

如今,“沈軒言”成了沈陽新聞評論的一面旗幟。在同事眼中,王岩對這面旗幟的愛護、執著得近乎苛刻。

“微笑沈陽系列,寫完一稿我們就一塊嘮,互相提意見,可能因為其中一段的立意或者某句結尾的話有意思,又以此推倒重來。”《沈陽日報》記者傅淞岩說,“有一篇稿子改到第五遍時,市領導都認可了,王岩老師卻說還要再改改。我當時挫敗感、疲憊感交織,立馬說回家了,不改了。”

路上,傅淞岩心裡直翻騰,還改什麼呢?不是挺好了嗎?此時他錯過了王岩的兩個電話,接起第三個電話時,王岩上來就說:“讓你受累了,寫得已經很好了,但我想和你再商量商量。”聽到年長又是領導的王岩這麼真誠的話,初次合作的傅淞岩愣住了。王岩又接著說:“你在哪?你不用動地方了,我去找你。”

王岩找到了傅淞岩,又請他喝了咖啡。王岩把自己的意見娓娓道來,傅淞岩漸漸心悅誠服。如今,5年前的修改細節傅淞岩已記不清了,但這件事卻難以忘懷。他感覺,改完那些評論之后,寫作能力和以前不一樣了。

這樣的改稿故事不是個案。王岩去世前一天,3月2日晚10點,他和報社主任記者高志廣微信溝通“五高”系列評論中優化營商環境篇的修改。彼時,高志廣已借調市營商辦一年有余,起草過相關重頭文件。而那篇評論已修改至第三稿,王岩卻依然希望在發展願景方面再充實一下。“王岩編委沒能看到最終修改后的稿子。”至今,高志廣仍保留著那些微信。

稿子一改再改會不會煩?不會的。高志廣說,他確實是寫評論的一把好手,我佩服他。傅淞岩說,他能把改稿理由講進你心裡。還有人說,他就是精益求精那麼一人兒,他有人格魅力,總能打動你。

笑中干,干中笑,他不知疲倦

主管評論、分管專副刊、參與輪值夜班,王岩的工作是“白加黑”,但他在同事心中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

樂觀也許是王岩的本性。他的同事們還記得,王岩離去前幾天沈陽下了場大雪,早上他那開了14年的雪鐵龍車門都打不開了,費了好大勁兒,他才從副駕駛門爬過去,一副狼狽樣。午飯時,他卻幽默地把大伙兒都逗樂了。

專副刊部主任於勤說,當前,媒體的好些工作都在探索中,報人平添了好多壓力,有時難免畏難、抱怨,但王岩總說,事情總歸要做,為什麼不高高興興地做呢?媒體再變,但內容為王的基礎不會變。

王岩的堅韌、樂觀贏得了更多的信任。《沈陽日報》總編室原主任李振勇2017年退休,退休前社裡問他黨總支書記的職務由誰接替合適,李振勇說那肯定是王岩。“咱了解他,這些年重要的社論都出自他手,政治素養沒得說。人又踏實可靠,干工作用不著督促。人品大家又都認可。”

因為樂觀幽默,採訪中,很多編輯說,送版簽字時愛跟王岩聊幾句,他寥寥數語中有獨特見解,還特別逗趣。

友善對待身邊人,他不求回報

王岩的工作態度讓同事敬佩,他的友善更讓同事們說著說著就掉了淚。

“我是他的部下,也算他的師姐,每次去找他說工作,臨走他總是站起來送我。”於勤說,王岩一米八幾的大個子,站起來還得略微哈著腰說話,“其實他不那樣也沒什麼,又不是偶爾一兩次一起談工作,幾乎每天都得說說工作的事。”

王岩的善意體現在細微舉動中,也體現在他經手的評論稿中。王岩的妻子周利說,創作“微笑沈陽”“幸福沈陽”等稿件時,王岩曾和她在飯桌上探討微笑是什麼、什麼是幸福。王岩認為,微笑是一種溫暖,而幸福是擁有、是給予、是寬容。

“王岩的善意是發自內心的,沒人要求他,他就那麼做了。”李陽說,大學時,王岩同寢室的同學病了,夜裡大家都困了睡了,王岩一個人陪護一夜﹔年近八旬的班主任老師旅居美國后,和王岩的越洋電話有時會聊很久,到深夜,忘了電話兩端是有時差的。王岩說,老師年紀大了,誰能不老,師恩難忘。

“王岩不是多麼高大的英雄人物,他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平凡的人,但他做的事兒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也許我們能做到一件兩件,但王岩做得太多太多。”李陽對王岩的這份認知並不孤立。周利說,王岩曾在長春駐站一年,往返沈陽、長春時總幫一個通訊員的家人帶藥,病人家屬一直記恩,王岩卻早忘了。

王岩的獎狀、証書厚厚一摞,其中有一份証書上寫著:您撰寫的《雷鋒精神:沈陽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遼沈專家深度闡釋“把雷鋒精神作為沈陽城市精神”》獲一等獎。也許,王岩把雷鋒精神內化於心了吧,所有的榮譽都是他內在精神的體現。

■記者手記

緬懷 學習 繼承

□洪玉華

“他工作忙,我怨過他,但怨歸怨,我理解他。”採訪中,王岩妻子周利哭著說的這句話,讓記者深深體會到了那份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家人的真性情。

王岩姐姐王巍哭著說,看了一輩子報紙的老父親,現在不敢看報紙了。老父親說,他隻當王岩在報社忙,沒空來看他。

王岩的突然離去給家人帶來的痛無法言說。在沈陽日報社,一個多月以來,這份痛也在延續,以緬懷、學習、繼承的方式延續。他的同事高志廣說,自己前些天帶隊去調研,中午就發病了,下午還是堅持走完了3家企業,晚上病重了才去住院。那時,他想到了報社很多同事,他們都在憋著淚努力工作,因為大家都知道,做好本職工作是對王岩最好的懷念。

是的,學習是最好的懷念。我們要學習王岩的堅韌、樂觀與友善,在媒體融合轉型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學習王岩的敬業與擔當,學習他把職業當事業、把使命當責任的優秀品質。

王岩的同事周杰說,王岩在的時候也沒覺得他有多麼驚天動地,但他走了以后,回想起來卻感覺他好像無處不在。他這一生挺像《沈陽日報》的定位: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

學習王岩的思想與品質,傳遞他曾經傳遞的溫暖與善意,繼承發揚他全心投入新聞工作的精神,是沈陽日報人正在做的事,也應該成為每一個新時代媒體人的作為。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