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黯然失色 好配角已成衡量電視劇品質重要指標

許亞軍 《人民的名義》 中塑造的祁同偉。
倪大紅在 《遠大前程》 中飾演一代大亨。
祖峰在 《北平無戰事》 中塑造的崔中石。
雷佳音在《我的前半生》中塑造的陳俊生。(均劇照)
主角演得賣力,觀眾卻為配角叫好———原本的紅花綠葉,卻成了綠肥紅瘦。近來不少熒屏大戲中,配角搶去主角風頭的情況時有發生。
正在播出的電視劇《遠大前程》就是典型。這部電視劇以陳思誠扮演的洪三元為主角,展現了他在大上海幾經抉擇逐步攀爬,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遠大前程”的故事。本是代入感很強的成長敘事,主人公卻在超豪華的配角陣容中黯然失色。怎麼回事? 倪大紅、劉奕君、果靖霖、趙立新、富大龍、譚凱、杜志國、張雙利、王德順、晉鬆……這張配角名單全是亮點,就連友情出演的名單也超豪華,包括了金士杰、連奕名、黃志忠、許亞軍、劉歡等。這些戲份不多的資深演員,憑借幾個眼神的微妙切換,在幾秒鐘內就讓角色活了起來,同框被“秒殺”的主角頻頻陷入尷尬。
應該說,促成配角越來越紅這一現象的是影視劇品質與觀眾審美的雙向升級。頗具用心的角色創作與演員的精准演繹,讓配角的形象豐滿自洽,不再只是推動劇情的“功能性”角色。而看多了國內外好作品的觀眾,也不再輕易被所謂“人氣”“流量”所裹挾,角色與人物的契合度,以及演員的演技成為公認的評判標准。
好的配角已經成為衡量電視劇品質的重要指標
又何止是一部《遠大前程》,類似“配角閃亮”的情況還發生在《北平無戰事》與《人民的名義》這兩部口碑劇中。配角出彩且與主角相得益彰的就更多了,比如《士兵突擊》中張譯、段奕宏等塑造的一批伴隨主角“許三多”成長的角色﹔《潛伏》 中同孫紅雷斗智斗勇的馮恩鶴與祖峰﹔《我的前半生》中拋棄原配馬伊琍的“前夫哥”雷佳音。
甚至可以說,好的配角已經成為衡量電視劇品質的重要指標,因為相比於戲份吃重的主角,對配角的處理,更能照見創作者的態度與功力。
在近年一批聚焦現實的口碑劇中,合乎生活邏輯又讓人眼前一亮的配角形象越來越多。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就因為在角色塑造上不做減法,賦予每個人物真實的性情與難以逃避的生存困境,而贏得了觀眾的共鳴。比如雷佳音飾演的陳俊生。他是一個拋棄妻子的負心漢,卻也是一個在巨大競爭壓力下追求認同與支持的中年打拼者,在兩份真情面前的糾結無措,讓他始終難以做出決絕的割舍。這樣的角色有不可原諒的可恨一面,卻因為那份真實的脆弱感讓人心有戚戚。再比如 《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一方面,他工於心計、投機鑽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另一方面,他出身寒門,渴望出人頭地。這樣一個角色被許亞軍演繹得入木三分,可圈可點。
這些性格具體、有合理心理動因的角色,為觀眾展現了真實遼闊的生活圖景。
憑角色深入人心的好演員讓“主角光環”悄然失效
配角的崛起也與演員的實力有關。在“流量”至關重要的網絡傳播時代,對主角的選用往往會介入市場人氣的考量。只是在成名渠道越來越多的當下,人氣對位的並非是演技,而是顏值與曝光量。當年 《人民的名義》 匯聚了40多位受到圈內普遍認可的老演員,片酬總和卻不到一個當紅偶像演員的片酬。市場不斷炒高偶像演員的身價,但一再靠著“賣人設”吸粉的偶像們卻沒有足夠的藝術功底,難以承擔電視劇的演技擔當。如此一來,在選角上更注重角色契合度與演技的配角演員,反而容易憑實力“逆襲”。
不少經典的配角形象往往來自那些踏實演戲、憑角色深入人心的好演員。他們更為人所熟知的是一個個用心演繹的角色,而並非自己的個人生活。當年因 《潛伏》 中的李涯一角大熱的祖峰並沒有乘熱打鐵經營人氣,反而刻意回避曝光。幾年后,祖峰又憑借《北平無戰事》 中的崔中石一角到達人氣頂峰。為了演好劇中的上海人,祖峰一字一句用心學起了上海話。《人民的名義》 播出后,李達康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除了復雜趣味的人物設定之外,這一角色的走紅也與演員吳剛的精准拿捏有關。在李達康的戲份中,開會佔到了八成,本該是呆板枯燥場景,吳剛卻不放過任何細節,通過細摳各種肢體小動作與微表情,傳遞出官場中人物內心的波瀾。
在“快餐式”作品頻出的當下,這些用演技與堅持為配角增添光彩的演員,為熒屏留下了一個個能夠流傳的經典形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