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2期

關鍵是提升黨報引導力

2018年04月13日14:29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關鍵是提升黨報引導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同時指出,與堅持意識形態領導權密切相關的任務有: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對如何引領文化前進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當然,還講到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一)

  對黨報來說,一個核心的問題是引導力。黨報是黨的思想輿論和政策宣傳陣地,有些東西它本身是具備的。比如說,黨報的傳播力,這是全黨全國重點保障的一個方面,應該說,通過這些年的大力建設,像人民日報這樣最重要的黨報,每天能夠影響一億甚至數億人群,傳播力已經相當強﹔公信力是黨報最大的優勢,這一點至今沒有變,不管是什麼信息,群眾無論從手機上還是其他終端上得到后,還要看黨報確認真假,人民群眾把黨報看作黨和政府的聲音。我在四川工作時遇到過一件事情,就是銀杏樹集資詐騙案,幾萬群眾到四川日報社靜坐。為什麼到報社鬧呢?他們認為黨報登了這個消息,所以相信是真的,才去投資的。可以看出來,任何事情經過黨報發布就有了公信力。當然,現在有些黨報信息也有失偏頗。我多次講過,黨報不會造假新聞,但有時會有選擇性地失真失語。如,正面宣傳為主,選擇正面東西比較多。有些領導同志也當面和我說過:你們新聞上說的鶯歌燕舞,我回到辦公桌前都是頭疼的事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說那是“內外有別”。在對公眾公開宣傳時,黨報選擇正面信息比較多,缺了一些“熱點”,與新媒體比較起來,好像造假,其實沒有。黨報不是定位、地位問題,最重要的是引導力問題,如何能真正引導意識形態、引導文化前進方向、引導人民前進,這是新時代最大的問題。

  (二)

  傳播技術革命引發媒體大變局,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大趨勢。雲計算、大數據、融媒體、微傳播、人工智能、刷屏上網,過去陌生的概念,現在成為熱詞。原本在人民生活生產過程中,社會話語權主要是黨報引導,國內都是跟著黨報的步伐。有些年代,更是如此,全黨全民都是跟著黨報走。現在多媒體傳播,形勢變了。黨報和廣播電視的話語權越來越小,市場也在壓縮。近年的統計結果顯示,黨報和廣播電視廣告越來越少。相當多的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走向虧損,市場進一步壓縮。給人一個感覺,主流媒體引導力呈現弱化的趨勢。這個局面需要我們千方百計去改變。最近幾年,西方媒體一向標榜的客觀、自由、正義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上一屆黨報論壇上,我講過“真相新聞”、特朗普選舉、英國脫歐等問題,西方主流媒體失靈,暴露了它們的虛偽。西方人認為媒體是天然的、公正的第三方或第四方力量,它忘記了一個基本事實:任何媒體都是有老板的,老板不同,立場就不同。美國主流媒體控制在精英手裡,至今連特朗普的正面信息也不發布,隻在找毛病,放大負面的信息。我們的黨報是黨辦的、人民辦的,我們當然要堅持黨性,站在人民立場上說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為什麼還羞羞答答不敢把旗幟亮明呢?過去一些所謂學者吹捧西方的新聞學,其實西方新聞學已經破產了。西方新聞學是為了掩蓋它的社會真相而編造出來的一套理論,是為資本主義利益辯護的。我們要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學,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講它的真理性,講它的科學性,講它的實踐性。

  (三)

  在傳播技術大變革的沖擊下,黨報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整個新聞傳播也面臨一些困難。甚至有人預言,接下來要消失的職業就是記者和司機。司機是因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記者是因為人人有發表權和提供信息的能力,文字、照片、視頻等信息即時傳遍全世界,全民都變成了記者。如此等等,對黨報提出了挑戰。

  如何在新時代發揮黨報的引導力,是研究黨報的真問題。面對新問題,我們要保持清醒、客觀、冷靜、科學的頭腦,謀劃新時代黨報的改革和發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處理好堅守和創新的問題,什麼問題上要堅守,什麼問題上要創新。

  第一,“紙”變“報”不變,堅持新聞立業。這是黨報的基本立場。現在媒體花樣很多,其實變的是“紙”,“報”並沒有變。報是新聞、信息、數據、內容、評論、思想、理論,這是一貫的,不管哪種載體、何種傳播形式,這些都沒有變,而且將來也不會變。所以,要跟上“紙”變的形勢,這是技術引起的。在紙上讀或在屏上讀的是內容,“紙”變成了網或屏,上面的東西依然是新聞、信息、數據、思想、理論、觀點。我們一貫的主張是堅持新聞立業,把新聞內容做強做大。實際上,到現在為止,社交媒體並沒有採訪權,他們利用黨報等主流媒體的信息,把相關內容剪裁之后變成自己的信息去傳播,可能還加上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引起公眾關注。有時甚至歪曲了主流媒體信息的本意,突出敏感問題。所以,要按照黨報的職能、社會要求、新聞價值來做強引導力,就要有大的改變和創新。這一點要下真功夫。在內容上,這幾年,黨報運用生動的、群眾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播正面的內容、信息、理論、思想,也是見效的。有些報紙擺脫了“假大空”那一套,群眾反映講的內容和方式都是好接受的。這些事例說明,隻要把報做強,就不怕紙變﹔隻要有好的內容、好的信息、好的理論,什麼樣的方式都可以通往廣大受眾。

  第二,“形”變“神”不變,堅持做強內容。黨報作為旗幟,最重要的是反映黨和人民的精神和思想,這是長期的優勢。報紙一定要在內容創新上不斷加大力度,不管形式、形態發生什麼變化,讀者需要的都是信息內容。現在,媒體傳播形式、媒體業的形態是不斷創新的,兩微一端佔了上風。智能時代,會有更多新的東西出來。形式裡的內容,依然要靠主流媒體掌握的權威信息、可靠數據、正確思想、先進理論,這些作為辦報的實質要素和靈魂是不會變的。黨報應把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先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群眾創造的新事物等內容做強做大,始終讓報紙站到思想道義制高點上引領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如果不站到思想道義制高點上,引領不了別人。

  第三,“場”變“人”不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現在大家很著急,焦慮“黨報讀者少了”,實際不必。現在的本質問題不是讀者少了而是“閱讀轉場”,原來是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現在則上網讀屏,源源不斷地轉“線”上去了。廣播電視隻留生活化娛樂化大眾化的節目。主流報刊、《新聞聯播》節目等則小眾化。調查表明,看電視的人就是跳廣場舞的群體,看電視劇的大都是老太太。新聞信息多數人不從報上、電視上看,因為早從網上知道了。中紀委的重要信息,隨時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不用報紙、電視傳播,群眾很容易了解。這裡的本質問題是轉場了。人沒有變,閱讀場變了,但讀的人更多了。黨報的重要問題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跟著人走。群眾轉場了,你也要跟著轉場。如果你不跟著走,還在原來的場裡死守,隻能是死路一條。

  轉場閱讀是個很現實的問題,黨報要落實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主體的辦報思想,主動適應轉場的需要。人到哪裡,就跟到哪裡。在任何場合、在千變萬化的閱讀場,黨報要做到不失職、不失語、不失位。前段時間,我參加人民網的一個論壇,大家反映人民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就是人民日報跟上閱讀場變化、把報變成“網”的一個體現。閱讀場要跟上,就要創新,滿足新的需求。要善於運用新技術,運用網絡語言、網絡思維、新媒體平台和公眾能夠接受的新概念傳播我們的黨報內容。報紙是要變化的,不變化就跟不上群眾。現在融合發展效果不很明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領會好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總書記要求的是融為一體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而一些主流媒體忙於延伸自己的手臂,沒有實現與有影響力的新媒體的真正融合。互聯網時代要有真正的傳播力就要與這些大的門戶網站融合在一起,讓你的內容上它的平台,一體化傳播。你自己辦的網站,還是黨報的面目,收效不大。地方黨報實力比較小,做那麼大的道場也不可能,要善於利用現有門戶網站的影響力傳播黨報的內容。

  說到不失職、不失語的問題,現在有些場合黨報沒有話語權,特別在群眾關心的熱點方面失了職,有些場所是失語的。比如,網絡上說的敏感問題,新媒體先入為主,影響公眾情緒,造成了被動。如果主流媒體參與,就會有很大的改變。最近北京市發生的一些事情,人民日報、檢察日報等發出了聲音,主動參與到輿論場中,群眾很歡迎,說明黨報是能夠有作為的,隻要你公而忘私、敢於擔當。

  第四,“媒”變“責”不變,堅守思想理論旗幟。黨報最重要的是堅持思想理論旗幟。現在融合是媒體發展的一個思路,也是中央的決策。這種形勢下,新業態、新形態的新型主流媒體開始涌現。黨報一定要明白,總書記講的是新型主流媒體,而且強調是新形態、新業態的新型主流媒體,不是專指黨報黨刊、廣播電視。現在一些新媒體、新興傳播力量,短短兩三年時間,就已經發展到上千億的規模,傳播力非常強。在技術推動下,媒體形態發生變化了,傳播業態發生變化了,但媒體的責任不能變,不能說新媒體就可以不負社會責任。黨報的責任更不能變,不管變成什麼形態,我們還是要強調,黨報就是要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黨性,及時反映黨和國家的重要主張、政策和決策,同時要及時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效率上還要比新媒體快。像總書記講的那樣,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黨報要有這樣的勇氣。要始終堅持把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浸透在我們的報道內容和言論評論中,團結引領各族人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發揮自身的優勢,真正在復雜的輿論場裡,把黨報的特色、力量表現出來,發揮主流輿論的引導力,這是新時代黨報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

  (作者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本文為柳斌杰同志2017年12月17日在“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四屆年會上的講話,有刪改)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