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2期

粉絲550萬+,人民網微信靠的是什麼?

楊鴻光
2018年04月13日15:15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粉絲550萬+,人民網微信靠的是什麼?

  摘要:先天容易給人一副刻板面孔、一種“老干部”感覺的人民網微信公眾號,不“老”也不刻板,小編們還有些“淘氣”。贏得550多萬粉絲喜愛,靠的是內容高門檻,表達接地氣,真實、准確、快捷,通過完美的細節構建傳播的大格局。

  關鍵詞:媒體融合 微信公眾號 移動傳播 辟謠

  概 況

  “權威,實力,源自人民”——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創立之初就秉承了人民網的這個口號,初心始終未變。它以“品質高、三觀正、接地氣”為特色,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粉絲,成為主流宣傳輿論的重要陣地之一。

  截至2017年底,人民網微信公眾號粉絲數已經超過550萬,是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微信公眾號第一大號,長期位居各類微信排行榜前列,在《網絡傳播》雜志最新一期發布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微信影響力榜單”中,人民網繼續以絕對優勢佔據榜首。

  2017年,人民網微信的頭條文章絕大部分都達到了“10w+”,最高單條訪問量超過百萬,傳播力影響力可見一斑。

  在內容同質化嚴重,部分賬號出現活躍度和訪問量下降的情況下,人民網是如何做到數據和口碑雙贏的?

  特 點

  精於內容,門檻最高的微信公眾號

  從創辦之初到現在,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始終以“做最好內容的公眾號”為己任,始終堅持“權威、實力,源自人民”的辦網初衷。經過近五年的發展,人民網現在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新媒體“採、編、發”流程,從內容來源到選題報送,從編輯加工到審核校對,人民網都有著嚴格的規范。

  一篇報道能否在人民網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

  一是真實性和導向性。不能什麼火就發什麼,什麼熱就跟什麼,人民網刊發的報道必須保証內容的真實客觀准確,同時不能出現導向性問題。報道必須來自權威可靠的媒體機構﹔轉載的稿件必須來源可溯,有原始鏈接、發布日期、作者名稱等﹔經過二次修改的稿件,必須標注原標題,標題修改不能扭曲原意。

  二是時效性和傳播力。移動端傳播兵貴神速,尤其是對於熱點事件和突發事件,在事實准確無誤的情況下,要盡量在第一時間進行發布,在公眾號同質化嚴重的當下,晚一分鐘都有可能被其他賬號搶先,發布效果就會受到影響。但是對於突發報道人民網規定更加嚴格,除官方通報外,媒體稿源隻能選用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三家權威媒體來源,其他來源一概不用。即使有媒體搶發,人民網也不能搶。

  三是可讀性和可塑性。因發布次數和條數限制,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每一條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每天人民網小編們必須從成百上千條新聞中,選取出時下可讀性最高的文章進行編輯發布。因為微信不同於傳統媒體的傳播形態,一篇推送內容是否有人看,與內容的可讀性、標題的可看性、頁面的美觀度舒適度等都有緊密關系。所以,人民網推送的每一條微信文章,包括內容、標題、格式都要經過二次加工,以求適合移動端用戶的閱讀習慣。

  善於辟謠,“攔住500萬”

  辟謠,是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很重要的一塊業務。近年來,隨著微信活躍度的逐步攀升,微信朋友圈中的謠言也“水漲船高”。如何看清真相,分辨是非,令很多人頭痛。

  早在2015年3月,人民網就以首批唯一媒體賬號的身份,被邀請加入微信官方認証的 “辟謠機構”,對被用戶舉報的各種“疑似謠言”進行核實澄清。兩年多來人民網成功辟謠了近400次/篇,將一大批不實信息屏蔽。今年高考結束不久,《2017年第一張高考滿分作文:〈人生如路,快上車吧〉》被刷屏,不僅席卷了朋友圈,很多媒體賬號紛紛中招作了轉載。

  小編懷疑這篇滿分作文的真實性。於是迅速聯系江蘇省考試院核實,將核實信息在第一時間對影響力比較大的幾篇文章進行了定向辟謠,最終成功將這一波謠言控制住。據微信后台統計,這一組辟謠信息成功阻攔了近500萬次網友的訪問。

  除了在微信后台辟謠,人民網微信公眾號還會定期發布辟謠信息。每個月月底,人民網都會發布“月度十大謠言”,這已經成為了人民網微信的“規定動作”,網友也十分關注此類辟謠信息,網友“周和泰”感嘆:“辟謠,隻服人民網”。

  樂於創新,首次出版作品集

  人民網微信從創辦之初就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欄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晚九點的《夜讀》欄目。欄目上線兩年多來,每天晚上都會奉上一篇飽含溫情和力量的文章,溫暖人心給人以啟迪。

  2017年10月,人民網依托《夜讀》欄目首次發起了眾籌出書活動,不到兩周時間眾籌活動便宣告成功——《唯有努力 不負光陰》一書順利出版。書中30篇文章全部是人民網簽約作者的首發作品。新書出版后得到了人民網粉絲一致好評,截至目前,新書已經銷售5萬余冊。

  此書出版后,人民網繼續擴大“夜讀”的傳播形態和平台,12月11日開始發布“語音版夜讀”,人民網的語音版與其他賬號不同,我們聯合6位專業主播,每天晚上用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聲色為網友演繹不同的故事,這種體驗非同一般。與此同時,人民網還在喜馬拉雅同步推送“語音版夜讀”,讓人民網《夜讀》欄目傳播得更廣。

  善接地氣,小細節影響大格局

  每個微信賬號在用戶心中都有一個“畫像”,你發布的每個標題、每一張圖片、每一行文字、每一條留言回復等等都在刻畫賬號的“畫像”。一個特點鮮明的賬號,很容易得到用戶的認可和二次傳播。而媒體賬號想要形成鮮明特色,很重要的一點就看是否接地氣。

  對於人民網這種央媒來說,先天容易給人一副刻板面孔,容易給人一種“老干部”的感覺。人民網微信公眾號上線之初,有很多網友並不“感冒”,但隨著人民網移動端風格的日益轉化,大家才發現,原來人民網小編是如此“淘氣”。

  人民網小編火爆網絡,是從微博配圖開始,有一句佳話至今還在流傳——“配圖隻服人民網”。而在微信平台,小編們不僅配得一手好圖,同時標題上的工夫也令網友折服。“台風來了!標題飛了”“祝賀!甲骨文”“印軍撤了!”……人民網微信的標題,總能讓網友出乎意料,又有一個特征被網友抓住了——網友這樣評價人民網的微信標題:標題越短事情越大。

  一個好標題,在微信傳播上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恰到好處的配圖、一條幽默的留言回復可以錦上添花。在微信平台上,細節決定著成敗,也影響著一個賬號的格局。

  未 來

  雖然微信公眾號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唯我獨尊的紅利期也已經不在,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賬號,特別是內容同質化嚴重的公眾號正在一波一波被淘汰,但微信和微信公眾號本身還遠未到衰落的境地,目前也沒有哪個平台可以完全取而代之,仍然有一大批高品質公眾號活躍在平台上,訪問量不降反升。所以,人民網在移動端的布局,微信平台仍舊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

  “用戶在哪裡,我們就要在哪裡”,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曾說。這句話對人民網來說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隻要粉絲在,我們就會繼續發揮自身的作用,提供更多更好的內容,服務網友服務社會,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傳播主流輿論,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人民網要求記者“三不”——“不帶筆、不帶紙、不帶電腦”,“三會”——“會直播、會做視頻、會當主持人”,鼓勵記者能出鏡的絕不躲在幕后,能用視頻的絕不用文字,人人都是主持人,人人都是網紅。

  人民網將2018年確定為“移動優先年”“視頻優先年”,將大力推進移動端內容和平台建設,在視頻領域狠下工夫,這將是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在新一年的著力點和突破點。

  (作者系人民網微信主編)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