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數字絲路”助推世界可持續發展

——訪“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郭華東

黃堃 杜健
2018年04月23日14:46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專訪:“數字絲路”助推世界可持續發展——訪“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郭華東

“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和發展,在今天的信息社會,‘數字絲路’又將助推中國與沿線各方共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於22日至24日在福州舉行,其中一個分論壇聚焦“數字絲路”。郭華東介紹,為響應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科學家聯合國際專家於2016年正式發起為期10年的“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目前已有27個國家和21個國際組織的專家參與這一計劃。

“‘數字絲路’是一個開拓性的國際科學計劃,旨在通過建設地球大數據平台,為‘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持,助推沿線國家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郭華東說。

據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具有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多樣的生態系統,面臨環境、生態、自然災害、人口等諸多方面挑戰。“數字絲路”計劃利用衛星遙感、陸基和海基觀測等方式,收集和分享相關數據。這些數據可被廣泛用於農業與糧食安全、災害風險、氣候與環境、自然與文化遺產等多個領域的監測與調查。

“比如北非缺水,相關數據對他們的農業發展非常重要,”郭華東說,“泰國也非常需要農業和氣候變化方面的數據。”他介紹,“數字絲路”計劃正在拓展已有的農情監測系統的服務能力。這些年來,已有143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便捷地獲取了所需農情信息。

郭華東特別指出,“數字絲路”計劃下設的7個工作組和2個任務組,研究范圍覆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8個目標,如農業和糧食工作組與“零飢餓”目標高度相關,水資源工作組與“清潔水和衛生”目標高度相關,世界遺產工作組與“可持續的城市和社區”目標高度相關。

說起世界遺產方面工作,郭華東提到4月19日剛剛在突尼斯發布的一項成果。“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世界遺產工作組利用遙感觀測、信息分析等技術,在突尼斯南部發現10處古羅馬時期遺址。這是中國科學家利用遙感技術在境外首次發現考古遺址。

目前,“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已在巴基斯坦、泰國、俄羅斯、意大利、摩洛哥、贊比亞、芬蘭和美國等地建立了8個“國際卓越中心”,根據當地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深入研究。

“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的蓬勃發展引起國際科學界關注。今年2月,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英國《自然》雜志刊登郭華東的評論文章,介紹了中國科學家通過搭建地球大數據平台和共享數據,來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

“‘數字絲路’正不斷在國際范圍內得到認可,”郭華東說,“數據共享是我們獲得認可的重要原因。共享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個關鍵詞,在‘數字絲路’建設中有良好體現。比如我們很多衛星數據可以先共享給那些沒有衛星而又需要衛星數據的國家,形成良好合作關系,時間長了他們也可能會把當地一些特有數據共享給我們,最終形成共贏。”

據介紹,“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實施期間,大量“一帶一路”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數據將通過“數字絲路”地球大數據平台逐步實現開放訪問,使科學家、決策者和公眾用戶及時掌握“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的變化、發展過程和演化趨勢。

“古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今天的‘一帶一路’內涵要豐富得多。‘數字絲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促進沿線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郭華東說。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