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推進電子政務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智慧社會 數字中國心中有數

王 萌
2018年04月23日05: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數字中國 心中有數

  四月二十二日,觀眾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了解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工作示意模型。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攝

  浙江百姓辦事找政府最多跑一次,北京市民便利生活使用“北京通”,11.2億張“一卡通用”的社會保障卡,“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國土資源監管新模式……

  4月22日,福建福州舉行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推介活動同步展開。一串串數據、一項項成果,折射出近年來中國數字化發展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

  數字建設成果豐富

  2月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通知,向71個部門、37個地方征集數字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32天內,共收到最佳實踐成果案例147個。經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委員評審,遴選出30個最佳實踐成果。

  這些成果分為“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打破信息孤島,打通數據壁壘”“監管無死角,治理更高效”“服務零距離,企業好辦事”和“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5個板塊,覆蓋了各地區、各部門加快推進電子政務,特別是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務系統整合共享、市場監管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比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實踐,異地就醫“全國一卡通”,全國國土資源“一張圖”和綜合信息監管體系,福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台,海南省“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台,公安部刑事偵查局—騰訊公司“守護者計劃”聯合項目,展現了中國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信息壁壘,促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的建設成績。

  電子政務快速發展

  創新社會治理,中國電子政務工作駛入快車道。

  “12345,有事找政府”現已成為福州百姓熟知的口頭禪。在這一平台,便民服務類訴求辦結時限3個工作日,緊急類訴求件要求馬上辦理、當天回復,福州市12345系統平台自2003年開通以來,已運行15年,日均處理不同訴求3100多件,群眾基本滿意率98%以上。

  創新服務,利企便民,中國電子政務深入推進,政務新媒體成為溝通社情民意的新渠道。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2日在會上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71個國務院部門和直屬機構開通了政府網站,各級黨政機關在騰訊開通政務微信賬號超過51萬個,在新浪開通政務微博賬號超過13.4萬個。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認為,政務數據資源建設,不僅僅是示范和引導,更是對原始數據資源的盤活和賦能。他建議,要以政務數據資源建設為抓手,引領全局性的數據治理體系建設。

  數據促進現代治理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賀信中這樣說。

  “打破信息孤島,打通數據壁壘”,正成為中國電子政務工作的發展目標。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副主任王益民表示,數據背后代表的是政府職能,代表的是權利和義務。打破數據壁壘,不單單是一個技術概念,更是一個行政體制改革創新的范疇。

  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院長趙波認為,數據對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有著重要作用。“數字中國建設實踐成果匯聚了多種信息技術,完整、准確、及時的數據以及能夠實現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數據共享協同,是我們實現高效治理、高效監管、有效治理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如何利用數據更好提高現代化治理水平?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數字福建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建議,應進一步深化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外包、購買服務、PPP等多種方式引進社會專業化力量參與電子政務建設,讓經濟實體和民眾享受到“數字中國”所帶來福利和紅利。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