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幸運 感恩 期待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原院長張昆卸任感言

2018年04月25日13:09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昨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舉辦院長交接儀式,張明新出任院長職務。

下面是原院長張昆卸任感言:

2018.4.24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對我、對我們新聞學院而言,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現在我正式卸下了院長的職務,如釋重負,一身輕鬆﹔而新的學院管理團隊從此上路,一個新的時代將由此開始。

十二年前,我從吳廷俊教授的手中接下院長的職務,學校朱玉泉書記的囑托,根叔校長勉勵與期待,言猶在耳,仿佛就在昨天。

十二年來,我們新聞學院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在業界、學界朋友的支持下,堅持“敢於競爭,善於轉化”的優良傳統,秉持“文工交叉,應用領先﹔與時俱進,開放辦學”的理念,黨政合體,上下齊心,精誠團結,努力奮斗,書寫了屬於我們這一代華科大新聞人的精彩。

十二年前,我們學院隻有28位教師,如今我們專職教師已有40位﹔此前我們的教師隊伍是一個啞鈴型結構,老中青之間呈現中間坍陷,如今橄欖球型的師資結構,使得我們的中青年學者特別優秀,實力雄厚。由於老師們的耕耘和栽培,華科大新聞學院的學生健康成長,隨著紅樹林團隊、V-fun團隊、loading團隊等學生創新團隊的崛起,我們學院的學生得到了學界、業界的普遍喝彩。

十二年前,我們學院申請國家級科研項目,每年最多隻有一項,在研的不過數項,如今我們早已實現了國家重大課題的突破,平均每年三項國家課題進賬﹔此前,學院師生發表論文,屈指可數,刊物的級別也比較低,如今華科大新聞學院是國內A刊論文發表大戶,其絕對數量穩居國內前四。

十二年前,我們學院的老師們苦於沒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沒有自己的大樓、沒有自己的工作室,如今,裝飾一新的新聞學院大樓已經聳立在大家的面前。新聞學院幾代人的夢想終於實現。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華科大新聞學院不僅有大師,也有自己的大樓。

十二年前,制約我們發展的主要是物質瓶頸。當時我們的主要的任務是籌措辦學資源,以加強學院的硬實力。今天,我們不僅克服了物質瓶頸,而且建設和繁榮了我們的學院文化,我們編修了令人自豪的院史、唱響了我們的院歌,“秉中持正,求新博聞”的院訓成了全體師生的座右銘。在專業精神和教育情懷的基礎上,強化了我們的學院認同和學科認同。我們的軟實力令教育界同行羨慕。

十二年前,我們剛剛經歷了第一次一級學科評估,華科大新聞傳播學科的百分位是40%﹔九年前,第二次評估,我們的百分位上升到20%﹔六年前第三次評估,我們的百分位上升到10%。去年底,第四次一級學科評估,華科大新聞傳播學科的百分位上升到5%以內,與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科並列全國第三。

諸如此類的蝶變,還有許多,我想用不著在此一一列舉,這也足以激發起我們的光榮感、自豪感。這是我們學院、我們大家自己創造的歷史。作為一個華科大的新聞人,我為此深感驕傲!

經過這不平凡的十二年,我從44歲來到了56歲,從滿頭青絲到華發叢生。這是我生命年輪中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能夠融入華科大新聞學院的歷史,成為推動華科大巨輪前行的一份子,是我人生最大的幸運。

回首這十二年的點點滴滴,我唯有感恩。

在這裡我首先要感謝根叔校長、朱玉泉書記的對我的信任,當年他們任命我為新聞學院院長時,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指標,隻有滿滿的信任,和沒有保留的支持。

我要感謝我的前輩、前任院長吳廷俊教授、程世壽教授、汪新源教授,正是在他們創下的基業上,我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我要感謝前后兩屆班子的同僚。特別要感謝三任黨委書記:唐燕紅、陳剛和詹健,我們的合作非常愉快,學院機器的運作十分的流暢﹔我要感謝石長順教授、舒詠平教授,在我的第一屆班子裡,他們是兄長,他們的支持讓我感受到了真情無價﹔我要感謝我在任期間的三位副院長:鐘瑛教授、何志武教授、陳先紅教授,李磊副書記和當時作為院長助理的張明新教授、唐海江教授、郭小平教授。在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王維真老師,她在這一崗位上為我們服務了十二年。還有學工組、資料室、實驗室的老師們。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的付出和貢獻。

當然,我還應該感謝的是學院全體老師的信任、包容和理解。新聞學院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是全體教職工和學生的精神家園。我們在一起工作、生活,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但是老師們還是給了我最大的支持。一年一度的考核,大家每一張肯定票裡所包含的友誼和深情,我永遠不會忘記。

我們新聞學院全體同仁還要牢記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每一個進步、每一個成就,都離不開新聞業界、新聞教育界同行、前輩的支持、提攜。在新聞教育行業,我們開始晚、起點低,正是因為這些老大哥們的幫助和指點,我們才少走了不少彎路,而達到今天的位置!

在這裡,我要由衷地感謝以上一切提攜過、支持過我,幫助過、支持過華科大新聞學院的前輩、領導、老師和同仁們。你們不僅是我人生中的貴人,也是華科大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上的功臣。

除了感恩,還有負疚和慚愧!這主要是對我的家人而言的。在妻子和兒子的眼裡,我是一個典型的負責任的“公家人”。我自己評價自己,作為公家人我可以得到七、八十分,作為丈夫和父親,我卻很難及格。可是在這十二年間,我得到了家人完全的理解和無條件的支持。

回首十二年,我滿懷自豪,但也有遺憾。十二年前,我就任新聞學院院長時,暗自立下了四個宏願:建立一支富有活力的強大的學術團隊、一個高水平的學科平台、一棟屬於新聞學院的大樓和一座新聞博物館。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內在動力。如今,前三個願望已經實現,隻有新聞博物館沒有建成。我希望並相信,下一代新聞學院的管理團隊會帶領我們實現這一願望。

今天,在我卸任新聞學院院長職務的同時,我們學院新的管理團隊正式誕生。這是一個年輕的充滿著希望、充滿著想象力的團隊。我信任並且願意全力地支持他們,也期待全體老師在新院長的帶領下,勇敢地邁進屬於我們的新時代。

我的使命已經完成,但我的心和大家在一起跳動。我會為學院新的管理團隊、為我們偉大的新聞學院喝彩,加油!

祝福華科大,祝福新聞學院!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