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霸道App不交隱私別想用? "隱私換便利"剝奪選擇權

孫奇茹
2018年04月25日06:3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霸道App 不交隱私別想用?

  不開通授權,軟件無法正常使用——Facebook隱私泄露事件激發人們對網絡隱私的關注,然而記者連續多日測試十多款熱門App后發現,仍然有大量應用強制獲取隱私信息的不規范行為。

  多款手機應用強制授權

  看網劇、綜藝視頻的人可能不會想到,這些視頻App還會默認獲取手機號碼。記者安裝優酷客戶端App后發現,后台已經默認獲取了記者的手機號碼。

  對此,優酷客戶端解釋為“手機/電話權限保障賬號數據安全,提供更懂你的內容推薦”。然而,此刻記者連注冊優酷賬號都還沒進行,顯然用不到手機號碼這種隱私信息。

  愛奇藝App也有默認獲取隱私信息的情況。首次安裝愛奇藝后,后台默認開啟獲取手機號碼、讀取應用列表、相機、錄音等多項權限。

  新浪微博也要求手機電話權限、存儲權限這兩項必須開啟,否則無法使用。對此,微博相關服務條款解釋為“校驗IMEI&IMSI碼,防止賬號被盜”及“緩存圖片和視頻,降低流量消耗”。

  英語流利說在安裝時提示不需要任何特殊權限,但在實際使用時卻提示需要照片、電話、錄音權限,以上若有任意一項不允許,就直接關閉App。然而在使用過程中,隻有“錄音”一項是應用功能所必需的。匹諾曹錄音軟件也需要獲取位置信息、電話、短信、通訊錄權限,不同意就無法使用。

  類似非必需默認獲取隱私信息的App還有不少。如網易雲音樂默認獲取位置信息、存儲空間、電話、相機、通訊錄、麥克風權限。京東購物的App,如果你不允許其“直接撥打電話”“獲取手機號碼”,應用就無法正常打開。

  “電子足跡”難說再見

  和女友分手了,為了收拾心情重新上路,黃先生刪除了對方的手機號、微信號,當初頻繁用來溝通的情侶QQ號也想一並銷毀。可是他卻發現,沒法注銷掉自己的QQ號。

  今年3月20日,QQ上線了號碼注銷功能,但又很快下線。騰訊負責人解釋,注銷功能尚處於灰度測試階段,將在優化后再次上線。

  除了QQ,在當下熱門的短視頻App中,快手、抖音的App內也沒有注銷按鈕,用戶協議中也沒有提到賬戶注銷的內容。

  抖音母公司今日頭條回復記者,建立產品注銷通道會成為其整改的工作之一:“目前技術人員正在積極開發測試,抖音新的產品版本升級后會增加注銷通道。”

  除了注銷無門,一些應用還通過抬高注銷門檻,讓用戶望而卻步。“驗証手機號這點可以接受,畢竟需要確認一下注銷者身份。可一系列驗証之后,還必須通過實名信息驗証、人臉驗証,這是臨走前再收集一遍用戶信息嗎?”想要注銷一個百度賬號時,用戶小羅感到十分無奈。

  費了不少時間精力注銷了賬號,也並不意味著結束。在注銷某社交網站ID后,林峰在該網站內依舊可以搜索到自己的用戶名、發貼記錄以及回復。“這和賬號被封、無法登錄有什麼區別?我想要的是清理得干干淨淨不留任何痕跡。”

  業內人士分析,用戶量是衡量很多App實力的重要指標,而電子足跡是十分重要的數據資產。屏蔽注銷或抬高注銷門檻,都是為了盡可能地留下每一個用戶。

  “隱私換便利”剝奪選擇權

  “我們將獲取您的通訊錄信息以方便您在購物時不再輸入您通訊錄中聯系人的信息。”在一家電商平台App的隱私條款中,對獲取通訊錄這一隱私信息的理由做出了解釋。

  但據騰訊社會研究中心、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此前發布的2017年度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分析報告顯示,影音娛樂、資訊閱讀、網絡游戲和常用工具等種類的手機應用成為越界獲取用戶隱私的重災區。

  對於注意不到這些細節的人來說,默認越界獲取權限就讓用戶的隱私大門向企業敞開。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中老年人、年輕白領,僅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定期關閉手機應用隱私獲取權限的習慣。

  在Facebook隱私泄露事件后,消費者最擔心的是,這些手機應用會將搜集到的通訊錄、消費偏好等隱私信息出售給第三方,而國內尚無相應法律對此作出嚴格約束。

  《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然而,在記者實測、讀者反映遇到的多個“霸道”App中,一些應用存在非必要的強制授權,或是未經允許默認獲取隱私信息,這些都違背了《網絡安全法》中“經被收集者同意”等原則。

  “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相關法規沒有明確界定,用戶的哪些數據是應該被保護的,哪些是該共享的。”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