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大咖說

2018年04月26日07: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互聯網前沿追蹤

  讓民眾享受“數字中國”紅利

  完善政務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需要破除“條塊”分割,消除“信息壁壘”,推動以部門為中心的建設模式向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方向轉變。同時,我們還要加強政府信息化建設的標准化、法制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引進社會專業化力量參與電子政務建設,建成覆蓋城鄉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培育信息內容服務業,做強做大軟件服務業,讓經濟實體和民眾享受到“數字中國”所帶來的福利和紅利。

  ——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 王欽敏

  破除政務數據共享瓶頸

  當前政務數據共享實踐中仍面臨障礙和挑戰,需要法規、標准、技術三管齊下、合力解決。一是要建立“誰擁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流轉,誰負責”的機制,通過有效技術支撐,確保數據共享交換全流程可監可控可追溯。二是要健全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的頂層體系架構,並制定相應的標准規范,保障數據共享交換與業務協同。三是要遵循“責權清晰、統建共用、全程管控、標准一致”的原則,運用自主可控創新技術,加速打破信息孤島,提供可靠的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四是要在上述實踐基礎上加快數據治理體系的研究和建設。

  ——中科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 梅 宏

  提供數字化建設“中國樣本”

  建設數字中國,首先需要我們的數字化技術“站上來”。中國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隻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機會站上來,與國際巨頭平等對話。其次,我們的數字化創新需要“沉下來”。互聯網正在與各個垂直領域深度融合,數字化創新需要下沉,進入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從外到內打磨每一個細節的改進,而不是熱衷概念炒作。此外,我們的數字化升級需要“用起來”。尤其要做好數字產品和服務“向下兼容”,讓盡可能多的人能“用起來”“用得好”。數字中國建設將加速全球數字化進程,為世界提供“中國樣本”和“中國方案”。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馬化騰

  培育數字創新的“黑土地”

  數字化新階段,催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大繁榮。未來,以5G、物聯網、雲計算、AI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創新,將給所有產業帶來進一步的繁榮,能夠同時驅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進一步增長。前幾天華為發布的全球產業展望GIV 2025預測,我們將步入一個萬物智能的世界。到2025年,個人智能終端數將達400億,全球聯接總數達到1000億,並基於此創造23萬億美元的產業價值。在這個新的產業周期中,華為將依托核心能力“芯片設計、數學算法、架構設計”,構建端、網、雲協同的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平台,培育各行各業生態合作伙伴的創新“黑土地”。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 華

  打造超越BAT的超級公司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就是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在別人的院子裡面種菜。核心技術很難,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我們錯過了昨天的機會,再也不能錯過明天的機會。真正的大企業不是看市值有多大,而是擔當有多大﹔不是看市場份額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關鍵的技術。今天中國隻有BAT這樣的大互聯網企業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一大批超越BAT的大公司和超級公司。今天很多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爭奪市場,爭奪流量,爭奪投資金額。未來應該是爭奪在技術領域的創新,中國需要一大批能夠擔當大任的企業,能夠將數據和技術引向應該走的方向,能夠在關鍵技術、關鍵領域,解決未來發展問題和國際技術競爭中擔當重責。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 雲

  以上觀點摘自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本報記者 魏 賀整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