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上海女子圖鑒"將播 在京滬打拼的女孩有什麼不同

王莉
2018年05月13日07:03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京滬打拼的女孩有什麼不同?

  ▲兩版“女子圖鑒”分別聚焦京滬兩地的職場女性▲

  女孩陳可在北京打拼十年逐漸成熟

  羅海燕與初戀男友

  畫面很有上海腔調

  都市女性題材劇《北京女子圖鑒》近日迎來大結局,女主角陳可的情感和事業都開啟了新征程。而同系列的《上海女子圖鑒》將於5月16日起正式接棒,近日片方在北京舉辦媒體審片會,該系列劇監制馬筱楠分享了幕后制作的心得。從前6集來看,《上海女子圖鑒》從人物設定、劇情結構到腔調、氣質,都展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格。

  “北京”再見!

  對女性的判定

  需多一份寬容

  《北京女子圖鑒》的最后,女主角陳可辭職回老家陪媽媽做眼睛手術,並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本劇最后一個跟陳可有關的男性許斯明登場,他是陳可媽媽的主治醫生,跟陳可志趣相投,尊重她對事業的追求,承諾三年后合約到期就去北京,陳可的情感總算有了歸宿。事業上,重回北京的陳可召集朋友創建工作室,開始了創業之路。

  一些網友對《北京女子圖鑒》的結局與日版大相徑庭提出質疑。馬筱楠表示:“我們和版權方溝通的時候就表明了要拍攝兩個版本,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兩個魅力大都市——北京和上海,跟東京版像姊妹篇,是一種接棒式的創作。我們在結構上有借鑒原版,在人物、情節等方面進行了本土化創作,不僅跟日版有很大的差別,北京版和上海版的差別也很大。”

  《北京女子圖鑒》共有11位主要男演員客串,每一位都跟陳可有過交集,出場時間短的甚至“活不過一集”,因此有觀眾認為陳可情感太復雜。編劇張佳解釋道:“這部劇是陳可的10年奮斗路,其間出現的人有些只是路過,有些是朋友、閨蜜、同事,真正愛過的其實很少。”對於部分網友“陳可靠男人才成功”的觀點,張佳說:“陳可起初的確是沒有經驗的小女孩,而機會垂青勇與謀。我們想告訴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學會求助和發問,積極主動地學習,用智慧讓別人幫助你,也是工作初始階段的一種能力。也希望大家能對女性的判定和認知多一份寬容和關愛,不要稍微有一點心機或欲望,就被歸到‘不夠可愛’上。”

  《北京女子圖鑒》大量篇幅在講感情故事,令不少期待職業劇的觀眾感到失望。馬筱楠坦言,無論北京版還是上海版,職場都只是劇情的一部分,“必須承認,現階段我們在創作職場戲上,想讓真正職場的人覺得滿意,還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

  “上海”你好!

  職場小白努力留滬的AB人生

  《上海女子圖鑒》講述安徽姑娘羅海燕在上海讀大學,畢業后留在上海奮斗的故事。基於本土化創作的初衷,片方為《上海女子圖鑒》搭建了“上海制造”的主創團隊。馬筱楠介紹:“導演程亮是上海人,對上海非常了解,之前還出過非常有上海特色的書﹔制片人、編劇等主創團隊的核心成員都是上海人或是在上海待了很長時間的新移民。”前幾集中,“上海氣質”逐漸展現,地標建筑、上海菜品、弄堂等均有出現,人物很注重穿著,白領都有英文名字,說話總會夾著英文單詞……

  對於上海版與北京版截然不同的風格,馬筱楠說:“最初的設計就是這樣。北京的特色是‘城鄉接合部’的煙火氣,有一種熱騰騰的生活感,你可能從三裡屯出來轉身去買地攤貨,五秒鐘切換高大上和接地氣。而上海的調性比較統一,外地人融入本地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陳可在感受整個時代的沖擊,是個勇敢跟過去說再見的人﹔而海燕在嘗試做一個上海人,一直處於選擇的過程。”

  《北京女子圖鑒》最初被定位為鏡像劇——觀眾看劇就像照鏡子,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上海女子圖鑒》被定位為選擇劇——情節會有“AB劇”設定,即關鍵節點上會先展現海燕心裡的另一種選擇,體現人物內心的“小惡魔”,然后再回歸到真實選擇上。比如海燕發現男友買給她的包不是正品時,把自己關在洗手間傷心,幻想自己把包泡到了水裡,但其實並沒有勇氣動手﹔男友買了火車票讓她一起回老家,她想象著自己拋棄一切義無反顧地跟他走,但現實中卻舍不得放棄剛找到的工作﹔同事在客戶面前展示工作成果,她想象自己沖上去跟同事爭著做演講,實際上卻不敢行動……

  “AB劇”既表現了角色的心理過程,也增加了劇情的豐富性。“這是導演在結構上的有趣嘗試,”馬筱楠說,“剛看時可能會懵,一集兩集看下來就能體會到安排的用心了。”

  劇集前瞻

  《上海女子圖鑒》的女主角羅海燕來自安徽阜陽,大學畢業后打算留在上海打拼。海燕與相戀四年的男友陳曉偉面試同一家知名廣告公司,海燕意外被錄用,陳曉偉遭淘汰,決定回老家發展,兩人自此分道揚鑣。剛入職的海燕英語不好,沒有英文名,不會用辦公軟件,打字還需要看鍵盤,經常被領導訓話、被同事嘲笑。羅海燕迷迷糊糊的樣子,總是讓觀眾想大喊一句:“海燕吶,你可長點兒心吧!”

  劇集的畫面風格、色調以及細節上,都呈現出了老上海的腔調,比如西服店裡操著上海話的熱心老板娘、白領講究職場穿衣規則等。節奏上,該劇也如同上海的弄堂生活,熱鬧卻不匆忙。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