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那麼遙遠,那麼近

朱永新
2018年05月23日06: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那麼遙遠,那麼近(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在中國,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讀《人民日報》,但恐怕無人不知曉《人民日報》。作為中國政治生活的消息樹,無論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還是震撼國人的先進典型與重大事件,總是在這裡正式發布,率先推出。

  高遠,常常因高而遠。因此,雖然我早在讀大學期間,就經常翻閱《人民日報》,但主要是看“大地”副刊上的一些文章。我敬仰的一些作家,經常有最新的文章發表在副刊上。大家小文,最見功力。那些文章也常常成為我學習寫作的范文。只是,那時的我,總覺得《人民日報》是黨和國家的喉舌,應該由權威人士發出聲音,在我眼裡,《人民日報》距離我仍然是遙遠的。

  《人民日報》成為我每天必讀的報紙,是從我擔任蘇州大學教務處處長開始。負責一所大學的教學管理工作,必須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教育政策,《人民日報》自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窗口。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自己訂閱《人民日報》。無論是后來到蘇州市政府擔任副市長,還是到北京擔任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人民日報》一直陪伴著我。

  與《人民日報》的近距離接觸,應該是2003年除夕夜。那天晚上,《人民日報》記者溫紅彥給我打來電話,說想寫一些普通人的除夕夜。因為前不久她和《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謝湘、《人民政協報》的賀春蘭等到蘇州採訪,聽到了一些新教育實驗的故事,很是感動,她電話打過來的時候,我又恰好在和教育在線網站的新教育老師們同吃“網上年夜飯”,於是,她寫了一篇講述我們網絡年夜飯的消息,發表在新年第一天的《人民日報》上。

  雖然那是一個綜合消息,但是,從《人民日報》的讀者,變成《人民日報》的採訪對象,心理上的距離驟然拉近。不久,《人民日報》記者又專程到蘇州採訪“新教育實驗”,這場改變許多學校教育生態的教育行動研究,登上《人民日報》,對我和新教育同仁是很大的激勵。

  也是在這一年,我從《人民日報》的讀者,變成了作者。我撰寫了《把網吧建成學習化社區》和《高考制度需要深刻變革》兩篇文章,記錄了我對教育一線的反思與建議,先后在《人民日報》上發表。

  讀者會把自己喜愛的報刊,視為精神的窗口。作者會把自己喜愛的報刊,視為精神的家園。從純粹是讀者到身兼作者,《人民日報》對我而言是由遠及近的過程,給我帶來特別的親近感與親切感。此后,我每年都會在《人民日報》發表一些文章。它們就像一個個腳印,記錄著思考的痕跡,也記錄著行動的痕跡。

  教育問題、閱讀問題,是我長期關注的重點。尤其在2008年前后,吳焰同志到《人民日報》工作之后,約我為她負責的版面寫稿,我圍繞閱讀問題寫的一系列文章,如《有書香才有故鄉》《書卷氣也是領導力》《擰緊時間的水龍頭》《把生命讀成傳奇大書》《思想不應私享》《讓閱讀成為國家節日》《書香更醉人》《全民閱讀 刻不容緩》《在閱讀中擁有“心力量”》等,都產生一定影響。

  后來,在趙麗宏先生的引薦下,我先后認識了《人民日報》文藝部的李輝、董宏君、羅雪村等編輯朋友。他們鼓勵我為副刊寫點文字,所以我偶爾記錄生活的隨筆,也進入了“大地”副刊的版面,《一個人與一個小鎮》《緣自鄉愁》《共同成長的幸福》等隨筆先后發表。

  每年兩會,是我以委員代表身份集中進行鼓與呼的時節,我的一些文章也會在兩會期間發表,如《你不稱職,意味著67萬人缺席》《經濟新常態需要精神新狀態》《人心就是力量》《政協就在你我身邊》《向人民履約》《你會用多久討論問題?》《當好“擴音器”,做好“共鳴箱”》《大國崛起從文明崛起》《趕赴一場“春天的約會”》等,許多文章都引起強烈的反響。如《你不稱職,意味著67萬人缺席》發表后,各大媒體紛紛轉載,評論多達一千兩百萬條。

  我感到特別榮幸的是,關於閱讀的一篇長文《改變,從閱讀開始》,《人民日報》曾以很大的篇幅發表。

  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她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美麗的家園,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才能擁有共同的語言和價值,從這些方面論述了閱讀的意義。與其說這篇文章是我用手寫出來的,不如說這篇文章是我和千千萬萬新教育同仁用腳踩出來的。不知不覺中,《人民日報》也一路記錄著我們行動的腳印。我和《人民日報》已經變得密不可分。

  從讀者到作者,從遙遠到親近,我想,這不僅是我和《人民日報》之間距離的轉變過程,也是個體從文字落實到行動之中,從現實追逐著理想而去的征程。在《人民日報》的陪伴下,這些年來,我閱讀美好的文章,以引領自身﹔寫作美好的文章,以記錄踐行。如果每一個讀者都以智慧的文字對照反思,如果每一個作者都以真誠的行動落實心聲,世界將更精彩,未來會更美好。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