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一生相伴的情誼

譚仲池
2018年05月26日05: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生相伴的情誼(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有種情誼會伴隨你終生。

  在我的寫作生涯中,《人民日報》的“大地”副刊就像是一片生長夢想的沃土,它會催生、滋養你心中的萬紫千紅。

  我至今清楚地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在革命老區湖南瀏陽縣擔任株樹橋水電站建設工作的指揮長。這是瀏陽的一項重大水電工程,也是解決老區缺電、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重要舉措。全縣人民都非常支持期待水電站早日建成。當我看到大壩一天天升高,新筑的水庫終於盛滿碧水,電站廠房牽出的銀線把黑夜和山村點亮時,內心充滿萬千感慨。

  多年后,在一個深秋的夜晚,我凝望月光照耀下的電站大壩,滿懷激情寫出了一篇散文《綠湖如詩》。稿子寫好后,我冒昧地寄往《人民日報》。不久,這篇散文在《人民日報》“大地”上發表,至今回憶起來,心情都難以平靜。我決心以極其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為《人民日報》寫稿,努力做到緊跟時代,貼近基層,走進生活,為時代、為祖國、為人民抒寫抒懷抒情,讓自己心靈的文字在這塊神聖的“土地”上,綻放一抹淺綠或一絲淡紅。

  三十多年來,我在“大地”上播種心中的憧憬和詩意,現在細數起來已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散文、詩歌達一百多篇,收獲屬於時代和歲月,也屬於自己的心靈歌唱與美好寄托。最使我感動的是2009年人民日報社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盛世民族情”征文活動。當時我正在四川理縣參與地震后的援建工作。那些日子,我們湖南去理縣災區援建工作者冒著危險,頂著嚴寒和高原反應堅守崗位,嚴要求,高質量,日夜奮戰,不怕苦累,我為這種奮斗精神深深感動。我在木板房裡,挑燈熬夜,寫出紀實散文《血脈深情的見証》。沒想到這篇散文獲得這次征文的優秀作品獎。這個獎我知道其實是人民日報社和中國作家協會給我們湖南援建者的珍貴榮譽。

  在我與“大地”情誼延伸的歲月中,最近又有一件事讓我終生銘記。那是去年7月30日,新聞聯播報道習主席在朱日和軍事基地“沙場閱兵”,我看到習主席神採奕奕地檢閱人民解放軍的鋼鐵之師、威武之師,當時心情異常的激奮。我這個老兵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向電視屏幕裡的軍隊統帥和被檢閱大軍敬禮,表達我對黨和祖國的赤子情懷。我走進書房鋪開稿紙,寫出了當時的感受,之后即用電子郵件發給“大地”。8月7日,我寫的詩歌《老兵的敬禮》出現在“大地”上:“祖國 請接受我深情的感恩祝福�軍旗 請接受一名老兵的庄嚴敬禮�‘天下並不太平 和平需要保衛’�隻要聽到召喚 我願白發上陣血染戰旗。”

  去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意氣風發地奮進在新征程上。我回到家鄉瀏陽,看到父老鄉親都在認真學習落實十九大精神,謀劃振興鄉村的新藍圖。雖然時近寒冬,但農村卻是一片熱氣騰騰。在田間地頭勞作的鄉親飛揚著歡歌笑語,鄉村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我為眼前的情景感動,寫出了詩歌《春天的遐想》。今年的2月3日,它在“大地”上這樣盡情地傾訴:“今年的春天不同尋常�比往年更蓬勃�更澎湃 更絢麗�更激情 更明亮�她的血脈在江河大地涌動�她的歌聲抵達心靈和遠方�我在春天靜靜遐想�感知了春天故鄉的深邃浩瀚�思想的旗幟 開辟新征程�人民的向往 凝成春天的爛漫�奮斗創造是春天的旋律�播種幸福是春天的輝煌”。

  今年是《人民日報》創刊七十周年,它是在解放戰爭的硝煙和迎接新中國成立的炮聲中誕生的報紙。它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時代記錄者、見証者和推動者。幾十年來,我之所以對《人民日報》常存感動、感激,長期訂閱,天天閱讀,不僅是因為“大地”滋潤催放了我心中的文學花蕾和真情表達,更重要的是,我從這個明亮寬敞的窗口,可以瞭望世界風雲的急劇變幻,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縮影,聽到時代前進的鏗鏘足音,看到當代中國的現實斑斕和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同時我也知道,我寫的散文詩歌,只是這片錦繡“大地”的一株不顯眼的小草,一朵微弱淺色的小花,依然還是稚嫩纖細。但我願它能沐浴新時代的陽光雨露,茁壯成長,為祖國百花盛開的繽紛文藝大花園增添一縷芬芳。此時,我更深懷敬慕和感念之情,真誠地祝福《人民日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一如既往,砥礪奮進,書寫出更多接地氣、親讀者、揚正氣、鑄精神、重文採的新華章。

  (作者為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湖南省文聯原主席)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