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真能打造出“中國最強女團”嗎?

楊超越(右) 與劉人語
等了三個星期,終於等到“小姐姐”登台了!上周六,網綜《創造101》播出第六期,選手們迎來第二次公演舞台。62名選手分12組分別接受舞蹈、聲樂、唱作等三個不同專業方向的考核。62名選手中有7位是“旁聽生”,即上一輪淘汰時被隊長“救回”的選手,經過本期的專業方向考核,最終蔣申、王菊、劉念三位“旁聽生”成功轉正,其余四位選手遺憾淘汰。
《創造101》開播以來持續引起話題,女孩們努力練習的樣子、青春洋溢的舞台呈現、導師的專業表現等紛紛獲網友稱贊,但賽制設置、選手實力、本土化改編等也引來不少爭議……《創造101》真的能打造出“中國最強女團”嗎?
是選秀還是真人秀?
《創造101》節目的官方定位是“中國首檔女團青春成長節目”,第一期到第三期,內容豐滿節奏緊湊,三期節目就完成了等級初評定、主題曲二次評定、首次公演分組對抗等三輪比拼,選手幕后練習和舞台現場的時間分配也較合理,不少人都表示“意外的好看”。但第四、五期卻遭遇口碑斷崖式下滑。第四期兩個半小時的片長,全程念晉級名單,鏡頭裡全是女孩們哭哭啼啼的畫面。第五期的分班過程,成了搶人、搶歌的游戲大戰﹔女孩們嘰嘰喳喳的無秩序表現以及成員摔倒卻無人問津的插曲,使得“女團創始人”黃子韜大發雷霆﹔接著節目組又安排嘉賓馬東給選手做講座……不少網友表示“又水了一期”“一個星期白等了”。
就像馬東所說:“以為來的是一個歌舞節目,結果卻發現這是個真人秀。”本質上,《創造101》應歸屬於選秀類節目,畢竟最終目的是要選出11名選手組團出道。當比賽看節奏略顯拖沓,當真人秀看娛樂性又不足,這是《創造101》目前面臨的尷尬局面。
女團的標准是什麼?
《創造101》制片人邱越將“受年輕人喜愛的偶像的主要特質”總結為三點:一是“不一樣”,節目中每個高人氣選手都是不同類型且有鮮明的個性﹔二是“隻求真”,觀眾喜歡的是選手真實的一面﹔三是“有共鳴”,也就是偶像要讓觀眾找到可以投射的地方。
根據網頁排名顯示,目前人氣排行前五名是孟美岐、楊超越、吳宣儀、Yamy、紫寧。其中,綜合實力強的“山支大哥”孟美岐、個性突出的Yamy、坦率大方的“高級臉”紫寧等頗受女粉絲喜愛,走甜美路線的“初戀對象”吳宣儀和“傻白甜村花”楊超越更受男粉絲的青睞。
“村花”楊超越唱跳實力不足,但“傻白甜”的耿直性格、符合“直男”審美的高顏值令她從第一場起就迅速被導師和觀眾記住,連黃子韜都說:“能力差可以練,但觀眾緣這個東西,真沒辦法。”
最近幾期節目裡又出現了一個非常圈粉的“非典型”選手王菊。王菊首輪順位發布時被淘汰,后被隊長Yamy“救回”。隨著第六期節目的播出,王菊的逗趣人設圈了不少粉,關注度翻倍式增長。從外貌氣質上來說,王菊與傳統意義的女團相距甚遠,但節目中的她始終充滿自信並沖勁十足,她曾對觀眾說:“有人說像我這樣子的不適合做女團,可是做女團的標准是什麼?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
改賽制就是本土化?
雖然擁有海外節目的改編版權,但《創造101》卻花了大力氣在本土化改編上。不過,目前看來,改編效果似乎不盡如人意。
目前最明顯的改編是節目改掉了原版中兩組選手演繹同一個作品的設定,但不同的歌曲風格完全不同,讓歡快的《好想大聲說愛你》和中國風的《爺爺泡的茶》同台對壘,最后的投票結果隻能體現人氣的差距,而非兩組選手的實力與表演理念。
偶像養成節目主打選手的成長和蛻變,但《創造101》再次加入了導師戰隊的概念,無論分組對抗還是專業考核,導師都不只是幕后指點的身份,現場還要“放狠話”,難免有點喧賓奪主。還有“女團創始人”的參與度,節目中將投票稱作“點贊”,但節目前期對“點贊”的交代並不多,首輪順位發布時也不公布點贊數,若不是非常熟悉節目流程,很多人還不知道“點贊”的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