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難忘"磨稿子"精神
如今我已屆耄耋之年,回憶自己借調人民日報社農村部工作的兩年經歷,獲益匪淺,終生難忘。
這兩年時間裡,我接觸到眾多新聞前輩和名家,打開眼界,大長見識,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得到升華。
周毅之先生同我一起採訪寫作時間最長。他是地道的新聞前輩,畢業於西南聯大。我到農村部后,接近退休年齡的周毅之剛從國際部轉到農村部,於是我們倆新老搭檔,開始數月的新聞採寫合作,第一篇稿子是《一個老朋友的意見——訪美國友人韓丁》。
如果把進入人民日報社看作新聞“讀研”,周毅之和名編輯鐘立群,就是我先后的新聞導師,讓我真正明白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記者和編輯。
獲知國際友人韓丁來中國考察農業發展的信息后,人民日報社農村部立即確定跟蹤採訪計劃,周毅之把他搜集到的韓丁來中國后所有的發言稿,讓我詳細閱讀,並去中聯部詳細了解背景材料。然后我們踏上北去的列車,開始採訪。
我與周毅之是同一排的上下鋪,當車過山海關,夜幕降臨,我伴隨著車的震動和搖晃而昏昏欲睡時,老周到我耳邊說:“小王,你好好考慮一下到達后如何採訪。”天哪,還早著呢,到達后再商量也不遲,我心裡是這樣想的,很快進入夢鄉。
我們到達北大荒韓丁下榻的賓館,周毅之問我怎樣考慮的。我當時頭腦裡一片空白,完全沒有進入角色,老周卻早已成竹在胸,擬訂採訪提綱,確定這樣幾個問題:“您對中國當前農業機械化問題的現狀有什麼看法?您對中國農業現代化有什麼建議?”提出不以記者身份同韓丁見面,而是以中國研究農業現代化的科技人員身份請教問題。因為當時三中全會還沒開,如何看待韓丁這個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未來農業發展問題,官方態度不明朗,一旦我們貿然採寫的稿子見不了報,會引起國際朋友誤會。當天整個採訪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任務順利完成。
周毅之先生認為,新聞採訪,要站在大的時代背景下,採訪比新聞寫作更重要,是搞好報道的前提和根本。他一直關注水稻栽培問題的科學實驗,時刻牽挂水稻專家的實驗進展。
我們結束對韓丁的採訪寫作,一回到北京,老周就專程赴南方,追蹤水稻栽培科研的進展情況,讓我去大寨繼續對韓丁的採訪。后來我才知道,周毅之先生一直放在心上的水稻專家,就是現在名震世界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事實告訴我們,優秀的記者是科學進步、社會發展的見証者和記錄員,默默地為歷史發展作貢獻。
在人民日報社工作期間, 鐘立群先生讓我在業務上受益最多。《人民日報》創辦初期,老鐘就擔任要聞編輯。我在煙台擔任通訊員時就經常同老鐘書信往來,到報社農村部后,我採寫的每篇稿子,都是經老鐘精編細改后才見諸報端。
我從鐘立群先生那裡受到深刻教育的,就是“文章不厭千回改”,精益求精的高度負責精神。他對每天經手的稿子,從第一遍小樣出來,就逐字逐句推敲,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第二遍小樣出來,依然認真編輯修改,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
一次,農村部安排我赴遼寧蓋縣採寫全國先進農機管理站的稿子,我隻用了幾天就把稿子交到鐘立群手上。他讓我一改再改,到最后原稿已被改得面目全非。我見報心切,便請部主任李克林加以督促。李主任笑著對我說,“這是老鐘的職業病,我催也沒用,就連他自己改過的文章也總不放心”,讓我耐心等待。稿子經老鐘認真修改,順利見報,同初稿相比,發生脫胎換骨變化,讓我深受啟發。
鐘立群這種“磨稿子”的精神,深深刻印在我腦海裡,也讓我逐漸養成反復修改文章的習慣。這種“磨稿子”的優良傳統更值得我們每位寫作者繼承發揚。
我在人民日報社工作的那些日子裡,幾乎每天都能從新聞前輩身上看到閃光的思想和優良的作風,時刻感到他們對后來人的關懷和鼓勵。
(作者為煙台日報社原黨委書記、總編輯,高級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