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偵探》收視和爭議齊飛 總導演:堅持特色

楊冪
湖南衛視推理類綜藝節目《我是大偵探》播出以來,收視和爭議齊飛。跟節目高企收視率相對應的是,觀眾對節目的吐槽不絕於耳。與節目“前身”、芒果TV熱門網綜 《明星大偵探》的好口碑相比,不少老版粉絲認為,“嘉賓默契度不高”“故事不及原來帶感”“有點失望”。近日,“大偵探”系列總導演何忱接受記者專訪時回應稱,綜藝“網轉台”,除了要照顧時長問題外,也要考慮更多受眾的接受程度,“但是,無論在哪個平台播出,優質的內容一定是王牌”。
90分鐘內完成推理更困難
同一套制作班底,《我是大偵探》延續《明星大偵探》懸疑燒腦路線,每期集結6位高能玩家,解鎖層層懸念,找出關鍵人物K。但也有粉絲認為,其中有熟悉題材的重復利用,卻沒有搭配同等規格的懸疑氛圍。對此導演表示,面對全新的熒屏受眾,主創團隊在“做減法”。
從網綜《明星大偵探》到台播《我是大偵探》,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有錢了”。台播的11期節目均採用全實景拍攝,燈光等配套設施也更專業。據悉,每期節目的置景至少花費一個月,最長的一次達到了50天以上。
有粉絲認為,“大偵探”系列應該專注案件的邏輯推理,這種密室逃脫橋段卻是本末倒置。而在何忱看來,把案件拆解成一個個小謎題,正是節目組因應電視觀眾的習慣而做出的嘗試:“電視版的邏輯推理沒法那麼完整,或者說無法做到完全‘無尿點’,所以我們設置了非常有趣的小謎題,讓這個節目盡量有一些變化。”
不少觀眾吐槽《我是大偵探》中的破案難度下降。何忱坦言“從難變易”反而更困難,因為電視節目必須在90分鐘之內完成所有推理:“《明星大偵探》做了三季,節目的時長從最初70分鐘到后來兩個多小時,現在要往回走,特別難。”“由網綜變電視綜藝,我們也在探索當中。但我們認為,無論是在哪個平台播出,優質的內容一定是王牌。此外,要堅持自己的特色,我們並沒有去因為平台的差異性去否認節目最核心、最堅持的東西”。
嘉賓沒有劇本,楊冪高智商林更新腦洞大
《我是大偵探》最近請來楊冪“女扮男裝”登場,其推理搜証也屢次得手,多重身份令觀眾大喊燒腦。此外,“神算子”黃磊超強的推理能力也讓觀眾印象深刻。但是,《明星大偵探》的觀眾則懷念曾經的偵探組合,並吐槽新偵探們不夠默契,“可能都是演員的關系,很多時候感覺他們像在演一出偵破劇”。對此,導演回應稱:“其實嘉賓一直都沒有所謂的劇本設定,我們隻有大概兩到三千字的角色卡。角色卡就是嘉賓獲得這樣的一個身份、人設腳本。然后在錄制的期間,嘉賓們都是比較即興的反應。”
何忱透露:“節目挑選嘉賓從來不是以人氣為第一選擇標准,更重要的是合適。像楊冪,她一直都是高智商代表,記憶力也非常好,她在我們節目當中也証明了她跟這個節目的匹配度。林更新老師是游戲少年,所以他對游戲設置的節目也是非常匹配的,他很認真很投入,而且腦洞巨大,會給觀眾帶來驚喜。”
何忱透露,制作團隊一直希望在《我是大偵探》中加入真人秀的部分:“這一季的收官案件就是用了一個純真人秀的方式去制作。如果有第二季,我們可能會朝著這個方向去試一試。”
另外,今年下半年,《明星大偵探》第四季也要回歸。跟所有“綜N代”一樣,“大偵探”系列也面臨著觀眾審美疲勞問題。何忱坦言感受到了壓力:“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加入新的思考、如何挖掘新的嘉賓,這都是未來我們要思考的事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