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網絡傳播》>>2018年第1期

“互聯網+”志願服務的應用與發展

黃國良 李芳
2018年06月01日14:40 | 來源:網絡傳播
小字號

【導語】“互聯網+”為志願服務開辟了新領域,然而,當下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再深度融合到志願服務領域之中,以盤活潛在的志願服務資源,拓寬志願服務范圍,從而推動志願服務多元化發展

志願服務是現代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19世紀初期發展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萌芽階段宗教慈善關愛,開展社會服務﹔發展壯大階段國家推動,促進經濟社會建設﹔聯合國倡導志願服務,推動全球社會創新。可以說,每個階段的發展都與社會的發展和變革息息相關。當今社會正處於巨大變革中,以智能化和信息化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向我們席卷而來。2015年《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標志著“互聯網+”上升至國家戰略。

2016年12月4日發布的《關於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的實施意見》指出,積極探索“互聯網+志願服務”,安全合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助推志願服務專業化、特色化和精准化。本文從江西省志願服務應用“互聯網+”的實踐出發,淺談互聯網在助推志願服務專業化、特色化和精准化方面發揮的作用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國“互聯網+”志願服務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類的志願服務網站數量眾多,依托志願服務網站建立的志願服務信息系統也不少,但是各地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存在不少問題:如網站設計簡單,隻注重展示不注重互動﹔信息系統功能落后,隻注重信息收集不注重分析、處理﹔互聯網應用表面化,隻注重形式不注重實際應用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7月,我國正式登記和在社區內部成立的志願服務組織已有18萬多個,凝聚了超過6600萬名志願者。

我國幾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騰訊、網易、鳳凰網,電子商務網站淘寶網,以及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主流新聞媒體都開設有公益頻道。它們以宣傳展示、募捐籌款、公益品牌項目推廣為主。新聞網站、商業網站開設的公益頻道具有日訪問量大、忠實用戶多、知名度高、號召力強等特點﹔公益機構和社會組織的網絡平台具有領域性強、針對性強等特點。這些都是我國現階段“互聯網+”志願服務的有益補充,為形成“人人公益,友愛付出”的良好社會氛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也能看出這類公益頻道的主要特點是公益新聞的傳播、項目募捐、一對一直達,以及捐助信息實時在線可查等功能,偏重於慈善捐贈,而弱化了提供志願服務,而他們的口號也是著重宣傳“引導全民微公益,讓慈善更簡單”。

江西“互聯網+”志願服務的創新實踐

江西早在2013年就啟動了志願服務信息化建設,率先推出志願服務二維碼考勤、GPS考勤督察和融合新聞軟件等多項創新舉措,是國內首批志願服務“互聯網+”的先行者之一,江西也因此成為國內第一個實現志願服務信息智能化記錄的省份。江西志願服務網是江西省第一家志願服務第三方信息記錄平台,至今已運行4年多。在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方面,很多地方值得借鑒和推廣。

創新方面:第一,二維碼考勤結束了人工記錄志願服務時長的時代。2013年5月,江西志願服務網上線了手機智能考勤系統測試版,借助二維碼先進的圖像處理和編碼技術,充分應用了互聯網的資源優勢,使志願者參與活動時無需再繁瑣地統計、填寫、報送,隻要掃一掃項目專屬的二維碼,系統便能准確地把志願者的真實姓名、活動名稱等信息全部記錄下來,並結合工時和質量自動折算成志願者的服務積分﹔第二,GPS督察確保了志願服務時間儲蓄的權威性。2014年12月,江西志願服務網在智能考勤系統的基礎上推出全國首個GPS督察功能,目的是通過GPS定位系統督察志願者出勤情況、驗收志願服務時間,從而進一步確保志願服務時間儲蓄和考評結果的准確性和權威性﹔第三,整合熱門軟件防止行業軟件功能單一容易被卸載的問題。2014年7月,江西志願服務網智能考勤系統正式版與江西手機報App正式融合—— 將智能記錄考勤等功能植入江西手機報App,這樣既防止了志願服務App被卸載的風險,又為全省志願者提供了新聞增值服務。

實踐方面:第一,“互聯網+”使志願服務貢獻量化。江西志願服務網借鑒廣州志願時系統研發了T值和V值兩大記錄體系。T值是志願服務絕對時間(Time),通過智能考勤軟件精確測量﹔V值是志願者服務的評估價值(Val ue),通過在志願服務中承擔的職責及志願服務效果進行區別記錄,兩大記錄體系翔實數據支撐起激勵體系﹔第二,“互聯網+”使志願服務低本高效。江西志願服務網的志願服務智能信息記錄僅每年的人工費用可至少節省4.35億元以上,每人每月即使隻發送一條手機短信形式的活動通知,僅通信費就可節省300余萬元,網絡即時通訊幾乎是零成本﹔第三,“互聯網+ ”使志願服務精准有序。江西志願服務網採用了志願服務“項目地圖+先審后發”模式,“項目地圖”即為在地圖上動態顯示當天各地志願者開展活動的區域分布,並同時讓每個新申請的項目都有機會在網站首頁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徹底解決了志願者互不了解的問題,預防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扎堆”志願。

“互聯網+”志願服務的未來發展

“互聯網+”為志願服務開辟了新領域,然而,當下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再深度融合到志願服務領域之中,以盤活潛在的志願服務資源,拓寬志願服務范圍,從而推動志願服務多元化發展。

第一,利用“互聯網+”建設志願者激勵保障系統,打通志願服務“最后一公裡”。首先,激勵保障系統應該實現的功能是志願服務項目資金保障。建設官方的、規范的、媒體化、社會化、智能化的志願服務資金募集平台,是確保志願服務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手段之一。其次,通過該平台“反哺”志願者。為志願者購買保險,解決志願者生活、生產困難及突發災難等,建立長效的志願服務回饋制度和渠道。再次,激勵保障系統還應該實現的功能是閑置物品的處理。建設“閑置物品捐贈站”,為市民建立閑置物品捐贈通道,並同時提供在線積分兌換及銷售兩種處理方式,在線積分兌換幫助閑置物品尋找更需要它的人﹔而銷售所得的善款還可以用於獎勵優秀志願者等。

第二,利用“互聯網+”建設網上志願服務學校,推動志願服務專業化。“網上志願服務學校”可以將民政、教育、人社、衛生、環保、司法、科協等相關部門的培訓同步到網上,志願者通過在線多媒體學分制學習並考試,修完要求學分便可取得合格証書,並與榮譽挂鉤,即參評優秀志願者必須取得合格証,以此推進志願服務專業化、職業化﹔另一方面,通過此舉還能提高或增加志願者的生活生產技能。網校還可以制定政策,鼓勵愛心企業在網站上積極發布就業崗位,針對相關專業“預定”志願者,以安置和解決志願者就業問題。

第三,利用“互聯網+”建立老弱病貧殘孤數據庫,確保老人兒童不再走失。“互聯網+”志願服務應該首要解決的是“走失”這一社會問題,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老弱病貧殘孤數據庫,並通過數據庫為幼童和智障、病患人員、痴呆老人(尤其是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提供二維碼名片,甚至帶有GPS功能的數據芯片,有預防走失需要的家屬隻需要打印一張二維碼名片縫在老人或兒童衣服的醒目位置,一旦走失或遇到突發狀況,愛心人士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監護人的信息,幫助其平安回家﹔如果身上無任何信息的走失人員,愛心人士也可以登錄數據庫,通過照片進行匹配,幫助其平安回家。

(黃國良:江西文明網執行總編輯﹔李芳:中國江西網首席編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