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我的剪報我的歌

宋思強
2018年06月02日06: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的剪報我的歌(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讀報剪報幾十年,讀得最多、剪得最多、使我受益最多的當屬《人民日報》。我於字裡行間讀出精彩,剪出快樂,粘貼成卷卷厚重的報冊。春耕夏播,秋收冬藏,那幀幀剪報,就是一曲曲歲月的歌。

  我的剪報,是一首春天的歌。師范畢業后,我被分到農村當語文老師,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學校在村后的沙崗上,無院無牆卻梧桐成行,幾座簡陋的教室掩映其間。學校書籍報刊不多,卻訂有一份《人民日報》,讓我陶醉其中。新來的報紙不能剪,等其他老師讀完了,我才從報架上取下來,重新閱讀,篩選,剪貼。那時剪貼最多的,是“大地”副刊上的散文和詩歌。農村的孩子,書籍匱乏,讀物甚少,而“大地”副刊恰是我和孩子們的最愛。清晨,沐浴著初升的朝霞,手捧著剪貼的文章,我領著孩子們在梧桐樹下晨讀。孩子們清脆的童音在晨風中飄揚,清澈的眸子輝映著金色的陽光……那一刻,柳嫩鵝黃,生命如歌!那些如詩如畫的文字,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成長為春天的枝柯。孩子們也逐漸知曉,有這樣一片春風和煦、鮮花盛開的大地,有這樣一個勵精圖治、發憤圖強的國家。晨曦之間,霞光萬點,幀幀剪報熠熠生輝,琅琅書聲飄向遠方。

  我的剪報,是一首奮進的歌。后來,我懷揣著幾篇發表的文章和幾本剪報去縣委報到,成為一名新聞報道者。正是由於精讀深悟《人民日報》,我的文筆才能遵循正確的輿論導向,契合社會前進的脈搏。那些日子裡,我去農村,跑工廠,白天採訪,晚上寫稿。每一篇都要反復推敲,仔細琢磨。定稿之后,再用鋼筆端端正正謄寫在方格稿紙上,寄往報社。從蹣跚學步到編輯認可,每一次撰寫,都是心靈在淨化﹔每一次發稿,都是號角在吹響。我稚嫩的筆觸飽蘸深情,記錄著黃河岸邊、太行腳下一座普通縣城改革開放的歷程和榮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撰寫的文章第一次登上《人民日報》!那種興奮和喜悅,至今每每想起,依然激動。《人民日報》激勵著我、感召著我,讓我在稿件的深度和廣度上,不斷自我加壓,不斷創新開拓。

  我的剪報,是一首時代的歌。如今,我是一名黨建工作者,《人民日報》更是案頭至寶,不可或缺。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時指出,人民日報是黨的陣地,全黨全國人民都從人民日報裡尋找精神力量和“定盤星”。從事黨建工作以來,我的剪報內容更加豐富。除了“理論”版和“大地” 副刊整版收藏之外,還收集“思想縱橫”“人民論壇”“大家手筆”“青年驛站”“域外聽風”“評論員隨筆”“干部談讀書”等欄目的美文華篇。剪貼的文章,必在剪報下端注明日期、版次、欄目,分門別類,以備檢索。這些精彩的文章,正如陸機《文賦》所言,“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洋溢著新時代新征程的蓬勃生機和活力,賦予我不竭養分和力量。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也正是得益於《人民日報》的哺育和滋養,近年來,我在許多報刊上發表文章甚至獲獎。雖然《人民日報》一些重要欄目的文章也時常會結集出版,但我還是習慣於每天剪貼、每天積攢。讓這些錦繡之作以剪報的形式存在是我長期的習慣。初心不忘,剪報成行。在我看來,這幀幀剪報,是一點點繁星,是一樹樹花開。這幀幀剪報仿佛一艘艘航船,滿載經典篇章,游弋在我的書桌上,停泊在我的書架上,隨時翻閱,隨時起航。那激揚的文字,那磁性的思想,都給予我更加豐厚的精神能量和更加深厚的人生積澱!

  南宋詩人尤袤在談讀書時說,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面對自己剪輯的幾十本《人民日報》,我常常心動如潮。那豈止是一本本普通的剪報?那實在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一張張振翅欲飛的書頁,那一個個啼叫爭鳴的文字,在我心中歡歌翱翔,激勵著我不斷去書寫新時代新的答卷和篇章!

  (作者為河南省新鄉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