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人生的橋梁

楊 朔
2018年06月02日06: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生的橋梁(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而立之年,我卻已經是《人民日報》的“老”讀者了。

  爺爺是老黨員。我小時候,大隊每年都會為他訂一份《人民日報》,我上了三年級,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為爺爺讀報,而他躺在椅子上聽。幼時的我貪玩,更被院外玩伴的嬉笑打鬧聲強力吸引,讀報時就會“丟三落四”。爺爺卻總能指出哪裡少個字,哪段后面應該有沒讀的。我不服氣,說你又沒看,怎麼知道不對。爺爺說,《人民日報》是咱黨的報紙,字字句句都會認真對待,不會像你讀的那樣。你以后學習也要學著認真,這樣你就不會考試完了又說怎麼沒做對。爺爺又翻出前幾天的《人民日報》,指著一篇報道說,這個數學家陳景潤,當時在一間沒有電燈的小房子裡,趴在床板上,証明“1+2”,紙用了好幾麻袋,垛起來比你都高。因為他的認真,美國人都說他厲害。我說“1+2=3”,我是不是比他厲害,爺爺摸著我的頭,說你隻知道等於三,為什麼等於三就是你以后要認真學的,又給我講了毛主席怎麼認真、周總理怎麼認真。此后的我,看書能靜心,做事能盡力,丟掉小馬虎,有了大進步。

  大三那年,是大學生的迷茫期。考研、進機關、去企業還是創業,成為不少大學生們的“選擇題”,舉棋不定、傷腦傷神。我自然也是其中一員。在圖書館翻“閑書”時,習慣性地走到報刊區,看到《人民日報》上一篇《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充分肯定大學生村官張廣秀事跡》的報道。報道介紹大學生村官張廣秀身患重病不忘本職,全身心為村民服務,用真誠贏得大家認可,得到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批示。作為老鄉,作為農村娃,作為大學生,我被這篇報道感動了。去,到基層去,到一線去,挽起褲管我也是農民,從農村來到農村去,我也一樣可以做到讓老百姓認可。能為百姓做實事,讓群眾點贊,也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種崇拜感,一種不服輸,打開我人生規劃道路的大門。查閱資料、埋頭學習,我來到江蘇農村基層一個村委會報到。

  初入村庄,我把認真做事和讀《人民日報》帶到工作中。在每家每戶的走訪中,我會把最新的時政要聞和關系到老百姓的政策講解給村裡人聽。我的稱呼也隨著講說由“小伙子”到“楊主任”再到“小楊”,到最后出現“小楊,來我家吃飯吧,順便說說國家又有什麼事了”。記得有一年秋收,村裡有位叔叔把自己田的秸稈點燃了,村裡的干部都“飛奔”過去全力滅火,我自己的鞋也被火燒個洞,腳上起了泡。火滅了,村委會主任“手黑臉灰”地去和他理論,我也瘸瘸拐拐跟著。那個叔叔見我們來了,直接來了個“將軍”,說:“小楊告訴過我,國家報紙上倡導秸稈禁燒,這我也知道,但為什麼西邊埭(組)的稻稈都收了,我們這邊還沒收,這不影響我們耕地播種嗎?!”村主任還在氣頭上,看看我努努嘴,意思是讓我解釋。我說:“你這學習黨報的精神比我還好。我估計是組長沒說清楚,今年我們是按埭有序收秸稈,然后村裡免費集中耕地,今天下午,我們又請了幾輛拖拉機,估計明天中午就能把你家稻稈收掉。”村主任說小楊為救火,鞋都燒了,腳上還起了泡,這家叔叔尷尬地看著村主任。為了緩解尷尬,我順便說起這兩天《人民日報》報道不少地方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整合成一種制度,估計我們這也會落實,上城看病報銷就不用很麻煩了。他點點頭說這是個好消息,又轉身向村主任保証一會兒給我買雙新鞋。我說我鞋多呢,你把買鞋的時間用來把政策宣傳一下,我更支持。

  現在,由村委會干部變成市政府部門干部的我,仍然會接到村裡叔叔們打來的電話:“小楊,最近《人民日報》又有什麼政策?”我也會主動、負責地把《人民日報》報道的相關政策轉達給他們,還會向他們了解基層的情況。我想是《人民日報》教會我認真做人、做事,又是《人民日報》這座橋梁讓我由走近群眾變成走進群眾,因為他們的電話和稱呼顯示我還是村民的一員。

  (作者為江蘇省靖江市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