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理念與個體敘事——
從《我們的侶行》看素人真人秀的價值輸出
摘要:本文以真人秀節目《我們的侶行》為研究對象,以敘事學理論為研究視角,通過對該節目的敘事范式及價值內核進行分析,挖掘該節目的成功之處,從而給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提供啟示。作為一檔純素人參與的紀實類真人秀,《我們的侶行》節目以個體敘事為載體,以國家理念為內核,在敘事范式上體現為多元的敘事內容、紀實的敘事話語、草根的敘事主體,傳達出民族自信、家國情懷、當代理念三個層面的價值觀。
關鍵詞:素人真人秀﹔價值輸出﹔國家理念﹔個體敘事
2015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第四點特別提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關注普通群眾,避免過度明星化。素人真人秀是以普通群眾參與為核心,以呈現普通人在節目特定情境中的真實人生為看點,以獲得觀眾情感認同的一種真人秀節目形態,作為記錄這個時代中國人真實生存狀態的充滿生機的表達方式,更能激起觀眾強烈的共鳴。《我們的侶行》是一檔純素人無腳本的原創紀實類真人秀節目,於2017年4月至7月在深圳衛視和騰訊視頻首播。節目記錄了環球冒險家張昕宇和梁紅夫婦駕駛中國制造的運-12飛機挑戰環球飛行的全過程:跨越五大洲、三大洋、23個國家,歷經6萬多公裡航程,實現中國飛機首次挑戰環球飛行。作為一檔純素人參與的紀實類真人秀,《我們的侶行》節目以個體敘事為載體,以國家理念為內核,在敘事范式上體現為多元的敘事內容、紀實的敘事話語、草根的敘事主體,傳達出民族自信、家國情懷、當代理念三個層面的價值觀。
一、以個體敘事為主的敘事范式
《我們的侶行》作為一檔素人真人秀節目,在敘事范式上呈現出如下特點:首先是敘事內容多元化,從節目整體策劃到各期節目的內容編排,內容緊湊、豐富,且巧妙運用懸念敘事,增強了節目的感染力,吸引受眾關注﹔其次是敘事話語強調紀實性,回歸真人秀節目的本真,遠離復雜喧囂的娛樂化規則,無腳本、非表演的節目形態搭配全素人的陣容,使受眾的關注點指向節目本身的內容及價值內涵﹔最后是敘事主體草根化平民化,更加凸顯個體的視角與觀點的表達,體現了平凡人榜樣力量的價值建構。
(一)多元的敘事內容
敘事內容是指所敘述的東西,即故事本身。故事承載著受眾的情感記憶、價值判斷以及經由故事而聯系起來的過往與未來。對於任何一檔電視節目而言,向大眾講述什麼樣的故事才能引起受眾興趣是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問題。
從故事主線上看,《我們的侶行》主要講述的是青年夫婦張昕宇、梁紅駕駛國產飛機挑戰環球旅行的經歷。其中,“完成環球飛行”“跨越大西洋”是節目的敘事動力。節目內容涉及了飛行專業性知識的講解、環球旅行各國風土人情的講述。除自然風光以外,《我們的侶行》在人文方面經常將視角聚焦於極端環境、戰火動亂之地,為觀眾展示了日常生活之外的世界樣貌。從分期結構來看,節目每一期主要分為三個板塊:標題引入、故事直敘、問與答互動環節。標題導入起到用關鍵詞引導故事發展的作用,而節目主體部分則以採訪式第一人稱和旁白第三人稱相結合的方式來敘述事件,通過故事的直敘延伸劇情發展。由於環球旅行中事件的偶發性和不可預測性,《我們的侶行》並沒有一般真人秀節目中的特定節目框架與模式,所有的敘事結構也都基於環球飛行這一核心任務進行推進,呈現出外部結構完整、內部結構豐富的敘事內容。
(二)紀實的敘事話語
敘述話語中對敘事有重要影響的包括敘述時間、敘述視角和敘述語境等。為了完成對環球飛行過程的述說,《我們的侶行》採取了順序推進的記錄模式,通過紀實性的敘事話語,結合客觀的敘事視角和平實的敘事語境呈現節目內容。
從敘事視角來看,《我們的侶行》採用了零度焦點敘事和內焦點敘事相結合的手法。零度焦點敘事的敘事者可以深入人物的內心,無所不能地進行敘事﹔內焦點敘事又稱限制視角,是以作品當中的人物作為敘述者的一種敘事角度,敘述者或者是事件的主導參與者,或者是事件的旁觀者和目擊者。在《我們的侶行》節目中,以著名配音演員擔綱的旁白角色,作為全知視角敘事者,為觀眾介紹了張昕宇和梁紅飛行前后的原始目的、心理動態,以“我哥們270”來稱呼節目的主人公張昕宇,向觀眾娓娓道來真人秀主要參與者的故事。而節目大部分過程中,都是以張昕宇和梁紅自身的講述作為敘事的方式,帶領觀眾身臨其境地體會他們環球飛行的見聞。兩種視角的結合賦予了節目敘事的客觀性,兼有第一人稱的真實性特征,彰顯了節目的紀實性。
從敘事語境來看,由於任何敘事活動都是在社會中發生的,必須融入接受對象的敘述語境。正如童話故事是講給孩童聽的,因此應以孩子們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表述。一檔真人秀節目要獲得成功也必須從其敘述語境出發,打造節目特色,設置節目環節。當前市場上的部分綜藝節目存在三大症候:對身體影像的異化傳播、對言說內涵的大幅抽空、對日常生活情境的虛浮展演。其症結根源在於對綜藝節目所謂“網感”的過度追求,其本質則又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各種深層症結緊密相關。盡管2017年涌現了大量文化類節目,為電視娛樂節目帶來清流,但充滿生命力、多樣態的口碑國產綜藝仍舊匱乏。《我們的侶行》作為一檔純素人真人秀,某種程度上進行了一次跳脫當代泛娛樂化、消費社會商業大潮的嘗試,注重對節目本身內容、文化價值的挖掘,帶來的是最真實的感動。節目本身也突破了棚內錄制、明星領銜、娛樂至上的傳統模式,採用紀實拍攝手法,真實呈現環球旅途中的各種突發情況,兼具真實性與深度性。
(三)草根的敘事主體
敘事主體即節目的參與者,是作為故事主體和觀眾觀看客體的人物元素。作為敘述主體的敘述者和敘述接受者對於節目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行動和話語直接掌控著節目進程,影響著節目風格。《我們的侶行》在敘事主體上呈現有敘事者的草根性特征,同時對於普通受眾也賦予了更多的關注。
一方面是敘事者本身的代表性。隨著經濟騰飛的帶動,中國的中產階層成為日漸龐大的一個群體。然而,物質層面的滿足難以彌補當代社會人群精神需求的虧空。文化產品供給不足、中產文化消費萎靡等局面頻現,大部分中產階級人群面臨著意義困惑。張昕宇和梁紅不僅僅是中國愛冒險的青年一代,他們在旅行前的財富積累和社會地位其實也是中國中產階級大眾的代表。張昕宇和梁紅是兩名典型的“草根人物”,並非科班出身的媒體人,也不是動輒千百萬流量的明星,在節目之前,他們也面臨著普通人都會煩惱的問題——忙忙碌碌但是對於未來充滿迷茫。環球旅行是很多人想做卻由於現實羈絆難以實現的夢想,通過相似的背景設定,草根的敘事主體使節目拉近了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另一方面是通過互動參與敘事的敘事接受者。“真人秀”節目中的接受者是指根據節目定位的不同而存在於主創人員腦海中的目標受眾群體。《我們的侶行》作為一檔純素人挑戰環球飛行的節目,本身的受眾定位就偏向於當代中國普通的青年人群和中產階級大眾。而接受者的互動主要可以通過兩個層面予以實現:其一是直接參與,如作為節目的嘉賓或觀眾在演播室現場直接參與節目錄制、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二是間接參與,觀眾通過熱線電話等途徑在其他現場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或者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參與節目中設置的各種競猜、競賽等。在《我們的侶行》節目中,一是“問與答”環節的設置,成為普通觀眾參與、發表自己看法與意見的有效渠道﹔二是直接參與的理念,《我們的侶行》由《侶行》這檔前身節目衍生而來,節目的更名——加上“我們”二字就寓指本季會邀請更多的觀眾直接加入節目的攝制,同時在節目的官方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也都設置了報名渠道,使得更多的普通觀眾有機會直接參與到節目的錄制中來。節目第五期《高牆下的眼淚》有普通觀眾與張昕宇、梁紅同行,第七期《飛越大西洋》中也邀請了來自武漢的飛行員直接參與駕駛飛機,完成跨越大西洋的航程。
二、以國家理念為核心的價值輸出
基於多元的敘事內容、紀實的敘事話語、草根的敘事主體,《我們的侶行》在節目中體現了個人敘事與國家理念的結合。其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包含民族自信、家國情懷以及當代理念,呈現了國家情懷與個人理想的結合。
(一)民族自信
《我們的侶行》以個人敘事的方式,巧妙地傳達出國家理念。基於以張昕宇團隊為代表的中國人個體行為及其對國家科技實力的信賴,表現出我國國防科技實力的強大與普通大眾日益增長的民族自信心。節目的核心任務,即駕駛中國制造的運-12飛機進行環球飛行、橫跨大西洋,也是全球首次以中國飛機開展環球飛行的一次創舉。節目的主創張昕宇闡釋道,“60年前第一架飛機降落在南極,這60年間從未有一架中國制造的飛機在南極降落過,也從未有中國人把飛機從中國開到南極,所以我們想嘗試一下。”該架飛機本身也有著深遠的意義——節目中夫妻二人駕駛的飛機是32年前執行過我國羅布泊考察任務的一架功勛機。這也是《我們的侶行》用“中國制造”傳遞民族精神的用意所在,節目在滿足了國人看世界的願望之際,也向世界展示了良好的中國形象。真人秀節目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生活消遣的娛樂手段,更是一個國家文化傳遞與價值輸出的窗口。《我們的侶行》以其內容的真實性、多元性,對環球飛行過程的記錄,實現國家硬實力軟著陸的輸出過程,將國家面貌和當代個體呈現於受眾眼前,觀眾在為張昕宇、梁紅夫婦贊嘆鼓掌之際,也自然會將目光聚焦於我國國防與科技等硬實力相關領域上。
(二)家國情懷
《我們的侶行》中展示出個體濃厚的家國情懷,這種家國情懷體現為民族自豪感、文化認同感和地域歸屬感。個體與國家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羈絆與聯系,《我們的侶行》節目中記述的是張昕宇團隊走出國門的經歷與體驗,但在這一過程中,也不乏在國外“他鄉遇故知”時的強烈歸屬感以及主人公本身滲透在節目中的家國情懷。除了節目本身敘事動力的“中國第一次”理念,要完成的行為本身對於國家形象建構、強國力量展示的意義,均來源於個體主觀視角和傾向。正如第一期開頭的旁白所說,這是“一對平凡的夫妻”“永遠在路上的中國人”,“中國人”“平凡”等詞使他們的身份更具有普適的代表性,也由此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第四期節目中的空中偶遇中國民航航班塔台呼叫、第七期節目中在蘇裡南華僑區與當地華人的交流、在哥斯達黎加與中國運-12機型的機械師攀談等情節都有著家國情懷的自然流露。跨越大西洋后,張昕宇形容感覺“義勇軍進行曲就響在腦海裡”,環球飛行后降落哈爾濱時,張昕宇把中國國旗舉了出來,跟隨著節目本身的推進,受眾的國家情懷與愛國情緒自然而然地被調動起來。這也是一種自然而直白的價值輸出方式。
(三)當代理念
在經濟一體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環境下,電影、電視等大眾文化對價值觀念的承載和傳遞已經成為世界性現象。“全球化3.0”時代,文化產品可以借助互聯網更為輕鬆地實現傳播,世界各國用電視節目在進行著文化輸出,在全世界范圍內遍地開花的真人秀節目把各國的價值觀念傳播到了世界各地。作為廣泛佔據中國電視熒幕的節目形態,真人秀已經在影響著中國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價值判斷。基於電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態度,其所能對人產生的文化作用應該引起重視。中國的真人秀節目一直在追求娛樂精神和傳播主流價值觀之間平衡博弈。作為當代中國人的縮影代表,張昕宇和梁紅在節目中呈現出了個體的價值閃光點。首先就是共享的價值觀。《我們的侶行》這個節目用行走的方式來傳達共享的價值觀。行萬裡路讀萬卷書,我們也在看萬種人,來豐富我們的人生,豐富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這個價值觀對於觀眾具有較大的影響,它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其次是跳出舒適區的生活態度。在俄羅斯探訪極端環境下生存的馴鹿人時,梁紅陳述道,“老張心中一直有所堅持,老張選擇的路永遠是最難走的路,是那種在別人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跳脫出舒適區的勇氣,對於自身夢想的堅持,用行走發掘生命最自然的狀態,這樣的理念也折射出當代中國人的信仰與擔當。
三、思考與啟示
作為一檔紀實類素人真人秀節目,《我們的侶行》真實地記錄了節目主創者張昕宇、梁紅夫婦駕駛中國制造的飛機首次挑戰環球飛行的全過程。節目的傳播價值在於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留存下“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歷程,實現了承載大國理念的使命,讓它不僅僅是一檔綜藝節目,更成為一種文化記錄和傳承的載體。張昕宇和梁紅是普通的中國個體,也是行者、記者、文化體驗者、弱勢群體的拯救者、海外困境的幫扶者、大同世界的覺悟者,他們是中國民間勾連世界的橋梁,以個體敘事的范式實現了中國國家理念和主流價值觀的輸出。一方面,節目本身構建了海外傳播的新型名片,通過民間語境實現對外傳播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除了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和收視體驗外,通過節目內容與細節的展示,《我們的侶行》傳播了一定的文化內涵,給觀眾以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實現了素人真人秀節目承擔社會責任的功能,同時也為電視娛樂節目帶來啟示:隨著媒介生態環境的發展,應當注重考量新的受眾群體特征和現代傳媒特征,實現電視娛樂節目的價值引領和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韓璐.素人真人秀節目的優勢及發展策略[J].當代電視,2017(03):62-63.
2.賀艷.《歡樂中國人》敘事藝術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7):47-49.
3.陳睿佳.中國“真人秀”節目敘事范式探究[D].浙江大學,2006.
4.[法]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M].王文融 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5.謝玲.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敘事研究[D].重慶大學,2007.
6.蓋琪.網絡綜藝當前價值症候探析[J].中國電視,2017(06):19-22.
7.陳功蘭.草根的娛樂,庶民的狂歡——解讀真人秀節目的社會文化語境[J].青年記者,2010(02):47-48.
8.彭可希.電視真人秀節目中的文化價值觀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2.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