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擁抱新時代 再創新輝煌>>歷史上的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裡庄時期:毛澤東"三篇雄文退五師"

曼葉平
2018年06月07日09:3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社史丨人民日報裡庄時期: 毛澤東“三篇雄文退五師”

來源:“研究事兒”微信公眾號

位於河北省平山縣的裡庄村,是《人民日報》的創刊地。1948年6月15日,晉冀魯豫《人民日報》與《晉察冀日報》合並,出版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正式創刊。

人民日報裡庄舊址,不僅珍藏著黨中央機關報初創時的珍貴記憶,也見証了共和國初生時的崢嶸歲月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奮斗歷程。今天,研究事兒“社史”專欄第二期,就帶您一起來看看毛主席如何“三篇雄文退五師”,一起回顧人民日報在解放戰爭中的巨大貢獻。

1948年10月,遼沈戰役期間,我東北野戰軍節節勝利,東北蔣軍一敗涂地。為牽制我軍,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想用“圍魏救趙”之古法,組織一支多達五個師的快速機動部隊,突襲石家庄,威脅附近沒有重兵駐守的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所在地。這一突襲行動,給中共中央和在中央駐地不遠的人民日報社編輯部的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

10月23日上午,傅作義在北平的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召開秘密軍事會議進行部署。翌日,中共地下黨情報人員便獲取了這一絕密計劃,並及時轉報黨中央。

在做好軍事部署的同時,自1948年10月25日至 11月2日,毛澤東以如椽之筆,連續撰寫了三篇新華社電訊稿,刊登在《人民日報》頭版,唱了一曲現代“空城計”,及時逼退國民黨軍,留下了“三篇雄文退五師”的佳話。

第一篇雄文 揭穿敵軍突襲陰謀

1948年10月25日10時30分,位於西柏坡的軍委機要局收悉華北軍區城工部的急電,立即送給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及軍委其他領導人。毛澤東親自執筆,以新華社記者的名義撰寫了首篇新華社電訊稿,揭露國民黨軍妄圖突擊石家庄的陰謀。電訊稿的標題是《蔣傅匪妄圖突擊石家庄 我軍嚴陣以待決予殲滅》,於10月26日刊登在《人民日報》頭版中間偏右的位置。這篇電訊稿,同時供新華廣播電台公開播發。

1948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毛澤東撰寫的關於敵人突襲石家庄的消息

毛澤東撰寫的這篇新華社電訊稿是被臨時換上版面的。當時擔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的安崗后來回憶道:10月25日晚上,各版已經付印,我就休息了。當時因為形勢緊張,在我睡覺的房間裡安了一部電話。我剛睡下,電話響了,是胡喬木打來的。喬木讓我拿筆和紙,說他要傳我一條消息,還說這條消息明天必須見報。我說,報紙已經付印了。喬木說,那你就先把它停下來,把這條消息換上去。消息的內容是,告訴傅作義,他要偷襲石家庄,我們知道了,已經做好准備,還指出北平防守空虛,問他還要不要北平?喬木同志告訴我,這條新聞是毛主席寫的。我問,這條消息放在什麼位置上?喬木說,這消息放到頭條位置不好,這個消息還得讓他們看得見。所以當時就決定把這條消息放在版面的中間。喬木連字號都考慮好了,說關鍵是要送到前線,讓敵人看到。

敵軍果然“及時”得到了這條消息。10月26日清晨,傅作義的新聞秘書將這一信息上報給傅作義。傅作義立即指示秘書長王克俊不要輕舉妄動,一切行動要謹慎小心。

第二篇雄文 同仇敵愾痛擊敵軍

在告訴傅作義我軍已洞悉其陰謀后,1948年10月26日,毛澤東撰寫了第二篇新華社電訊稿《華北各首長號召保石沿線人民 緊急動員一切力量 准備迎擊匪軍進擾》,刊登在10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旨在動員一切力量迎擊敵軍進擾。

1948年10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毛澤東撰寫的關於迎擊敵軍南襲的報道

當時,冀中軍區第七縱隊和上萬民兵已在望都、唐河兩地構筑抗阻陣地,對敵軍有可能通過的各條通道破路阻斷、埋雷設障。敵軍遭到攻擊,四處逃竄。受到阻擊之初,傅作義軍仍按原計劃行動,10月30日晚,敵軍先頭部隊進至唐河南岸,離石家庄約100多公裡。華野三縱星夜兼程,於10月31日凌晨趕到沙河,從正面阻擊了敵軍。至此,戰局轉危為安。同時,毛澤東也使出另一招“圍魏救趙”之妙計。10月29日晚23時,中央軍委三次致電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命其速派部隊進入玉田、三河、寶坻等地,對北平形成威脅之勢,從而迫使南下突襲石家庄的敵軍一部回防北平。

10月31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石庄人民充滿信心,准備殲滅蔣傅匪軍》的消息,這是人民日報記者對毛澤東“空城計”的及時有力的配合。

1948年10月3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人民日報記者撰寫的消息《石庄人民充滿信心 准備殲滅蔣傅匪軍》

第三篇雄文 彰顯我軍氣魄決心

10月31日,毛澤東撰寫了第三篇新華社評論《蔣傅匪整個北方戰線隻有幾個月就要完蛋 妄想偷襲石家庄究竟他們要不要北平》,發表在11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這是毛澤東此番“空城計”三篇文章中篇幅最長的一篇。文章氣勢恢宏,措辭鏗鏘,彰顯了人民解放軍嚴陣以待的氣魄和決心,宣告敵人此次襲擊必將失敗。

1948年11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毛澤東撰寫的評論《蔣傅匪整個北方戰線隻有幾個月就要完蛋 妄想偷襲石家庄究竟他們要不要北平》

在我人民解放軍的有力回擊下,傅作義南下兵團遭受重創。一方面是軍事打擊,一方面是毛澤東三篇雄文的震懾,傅作義完全明白了自己所處的窘境,隻好下令退兵。襲擊石家庄,是傅作義軍的最后一次出擊。遼沈戰役勝利后,我東北野戰軍揮師入關,平津戰役隨即拉開戰幕。

傅作義的女兒傅冬,1948年在天津《大公報》工作期間為中共地下黨員,新中國成立后,任《人民日報》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報》創刊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為《人民日報》撰寫和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新聞類文稿大幅增加。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和修改的文稿有100多篇,其中大量經典性文章和文稿集中撰寫於1948年 6月15日《人民日報》創刊后的一年多時間裡,由此達到他一生中新聞類文稿撰著的高潮。

1948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毛澤東10月22日深夜撰寫的報道《我軍解放鄭州》,主題之上還有一個肩題《掌握平漢隴海兩大鐵路樞紐》

1948年11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毛澤東11月5日撰寫的《中原我軍佔領南陽》,這是毛澤東本人深感滿意的一篇新聞作品

新聞老兵們 出入戰火不誤辦報

《人民日報》於1948年6月15日正式創刊后,石家庄、平山一帶不時遭受敵機轟炸。1948年八九月間,敵機的襲擾日益頻繁,9月13日至17日,敵機對石家庄和平山連續發動五天的轟炸。頻繁的轟炸,給裡庄的人民日報社編輯部人員帶來很大的干擾,嚴重影響了報紙的正常出版,還使后勤供應遇到諸多困難。為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人民日報社經理部決定,把報房和部分檔案、物品等,迅速從北焦村向南面的獲鹿縣東焦村轉移。隨后不久,人民日報社編輯部大部分人員也從裡庄村轉移到了東焦村。

10月下旬,編輯部到達東焦村沒幾天,即發生了傅作義軍南下進襲的險情。一方面,毛澤東刊發雄文以退敵﹔另一方面,石家庄附近的一些重要機關,包括人民日報社編輯部工作人員奉命立刻轉移。對久經考驗的人民日報新聞老兵們來說,在戰火中轉移和辦報已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時任社長兼總編輯張磐石作出決定,留下一支精干的編輯隊伍在裡庄堅持正常出版《人民日報》,其他大部分人員迅速向山西陽泉轉移。他親自率領編輯部成員西撤,行政后勤人員和一批帶著孩子的女同志則由副秘書長郭渭負責帶隊撤離。

在向山西陽泉轉移途中,發生了一件令人非常悲傷痛心的事情。

那天,張磐石率領編輯部和部分行政后勤人員乘火車西去陽泉。火車剛進入山區,國民黨的轟炸機就飛了過來。為躲避空襲,蒸汽機車牽引著火車開進一個長長的隧道暫停了下來。當時火車頭並沒有熄火,繼續噴吐著濃煙。不一會兒,蒸汽機車冒出的濃煙便彌漫了隧道,令人感到窒息,隧道中頓時出現一片咳嗽聲。當時張磐石、王定坤夫婦身邊帶著兩個兒子,大兒子小名叫“鐵牛”,不滿5歲﹔小的叫“二牛”,隻有3歲。二牛自幼身體虛弱,此時正患病在身,由年輕保姆蓮花抱著。火車進入隧道后,濃煙滾滾,二牛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蓮花發現情況不妙,失聲驚叫,但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焦急地等待。待到空襲警報解除、人們跑出隧道時,發現年幼的二牛已經夭折。張磐石、王定坤夫婦非常傷心,但在同志們面前,他們表現得非常堅強和鎮定,繼續指揮隊伍向陽泉進發。

1948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頭版。當時張磐石帶領報社大部分人員向山西陽泉轉移,這是留守裡庄人員堅持出版的《人民日報》

1948年11月1日,南襲的傅作義軍撤退,險情終於消除。在山西陽泉山區停留兩天后,張磐石帶領人民日報工作人員再回平山。這次,報社大隊人馬直接回到東焦村,編輯部也進駐東焦村。自此以后,人民日報又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各項工作重新規范有序地開展起來,為1949年二三月份進入北平打下良好基礎。(“研究事兒”微信公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