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數字經濟之父"唐·塔普斯科特:喜歡"改變世界的感覺"

李沖
2018年06月08日08:12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唐·塔普斯科特喜歡“改變世界的感覺”

  “這些年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我是數字經濟的父親,那誰是母親呢?”有著“數字經濟之父”之稱的全球著名新經濟學家、商業策劃大師唐·塔普斯科特在23年前就預言了數字經濟的到來。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在蘇商會主辦的2018數字江蘇峰會上,面對面採訪了這位彬彬有禮的加拿大人,這是他幽默的開場白。他研究的領域之一正是目前火熱的區塊鏈,他表示,人類未來十年最大的黑科技不是機器人、不是大數據,甚至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區塊鏈。

  “我很喜歡我的工作。我職業生涯中最令人激動的地方就是可以與很多人建立緊密聯系。我非常享受這種有影響力的感覺。”這位新經濟學家說到工作和研究領域,信心滿滿。

  時刻保持禮貌微笑,穿著朴素的polo衫,說話風趣幽默,發現對方聽不懂晦澀的理論,立刻就給你舉例子說明——這是唐·塔普斯科特留給揚子晚報記者最深刻的印象。他平易近人,回答問題時嚴謹認真,甚至面對一個小問題,他都盡可能詳細地進行解答。最近,被譽為“數字經濟之父”的唐·塔普斯科特來南京演講時,很多粉絲想跟他合影留念,他都“有求必應”,一點也不“耍大牌”。

  “他們叫我數字經濟之父,大概是因為我1994年出版了《數字經濟》這本書。”唐·塔普斯科特對記者說。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他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前瞻性的“預言”,比如,“信息技術的革新掀起新時代的數字革命,將徹底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及世界經濟格局,帶領企業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消費者和生產者可以通過網絡直接接觸,使得兩者之間的中間商逐步消失。”這些預言一一被驗証。當記者問起他的經歷,他稱自己最初是個研究員,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早期互聯網時期的經濟, 1982年離開那家科研機構,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關於互聯網的咨詢公司。

  “1992年我寫了人生中第一本暢銷書——《范式轉變》,在這本書的基礎上,我在美國硅谷創立了新范式智庫,研究下一代技術的改變以及技術如何改變商業學院,現在又將其轉換成一家研究機構,區塊鏈研究學院。”唐·塔普斯科特至今已寫了16本暢銷書,他也是世界上最受追捧的演講人之一,據公開資料顯示,他參加過1000多次商業會議,《財富》500強企業中超過半數的CEO曾聆聽過他的演講,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IBM總裁路易斯·郭士納、微軟前總裁史蒂夫·鮑爾默、Google公司CEO埃裡克·施密特等。現在他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兼職教授、特倫特大學榮譽校長和世界經濟論壇等機構的特聘顧問。“我在加拿大生活,除了經常去美國以外,還經常飛往全球各地。我經常在世界各地旅行演講。”

  說到自己可以通過演講、做研究、寫暢銷書影響很多人,唐·塔普斯科特對揚子晚報記者說:“很榮幸有機會在全世界做出影響力和變革,不僅影響到個人,也影響一些政府機構、企業管理者等。”他表示,從根本而言,工作對自己而言並不僅僅是賺錢,而是帶來變革。“我們隻有一個世界,希望通過努力,能讓子子孫孫從我們手裡繼承一個更好的世界。”

  “區塊鏈將成為未來十年最具影響力的黑科技。該技術將給互聯網世界帶來影響更為深遠的二次革命。”唐·塔普斯科特表示,Uber和Airbnb不算共享經濟,而區塊鏈可以帶來真正的共享經濟時代。

  現在,全球都在熱議區塊鏈概念。區塊鏈是比特幣底層技術,它本質上是一個由多人記錄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唐·塔普斯科特認為,互聯網世界第一輪革命是信息革命,區塊鏈技術將帶來更為深遠的第二輪革命,帶領世界進入互聯網的價值時代。2016年,他與兒子合著了《區塊鏈革命》一書,被《失控》作者凱文·凱利稱為“迄今為止關於區塊鏈最好的著作”。

  他非常善於用通俗易懂的生動案例闡述晦澀的觀點,堪稱“一言不合就舉例子”的典范。“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呢?比如我給了你1000元錢,這個記錄會在全球網絡上進行傳播,每隔十分鐘,網絡就產生一個新的區塊記錄這個消息,而所有被驗証過的區塊與前一個區塊是有關聯的,不同的區塊聯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區塊鏈。如果黑客想攻擊這條信息,則需要攻破所有的電腦才可以,所以區塊鏈安全性很高。”唐·塔普斯科特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區塊鏈已經在改變人類生活。“中國的奶品公司蒙牛在不久前將供應鏈變成區塊鏈,讓任何產品都輕易知道出處。“如果牛奶出了問題,可以追蹤到是哪一頭牛出現問題,可以看它有沒有生過病,在牧場的生活如何。”唐·塔普斯科特說,區塊鏈可以保護創作者的權益不受損害,比如,一位格萊美獲獎女作曲家將單曲放在區塊鏈平台裡,在智能下載合約裡規定了歌曲的知識產權,當歌曲被下載、使用時都會被發現,使用者需要付費到歌曲所關聯的銀行賬戶中。

  “區塊鏈未來有可能取代Facebook、谷歌等。”他表示,大眾通過谷歌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但區塊鏈未來有可能改變這種狀況。“將區塊鏈加入到社交網絡中,用戶可以自己管理ID,讓個人信息歸自己擁有、控制。”唐·塔普斯科特表示,我們在網上創造的數據代表了虛擬的自己。“它比你更了解自己,比如一年前你住在哪,做過什麼交易,某個平台上的賬戶密碼是什麼?這些個人信息應由用戶本人決定如何使用。”他說,區塊鏈可以讓我們真正擁有信息的所有權,而不是相對孤立地放在各類網絡平台上“任人宰割”。

  針對近兩年來火熱的共享經濟,唐·塔普斯科特認為,Uber和Airbnb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區塊鏈帶來的才是共享經濟。“假如房子存在於區塊鏈的數據庫裡,租客可通過篩選找到合適的房間,區塊鏈給雙方簽訂一份智能合約完成交易。交易結束后入住者給房間打分,分數不可變更。這樣房屋的擁有者和租房者都參加了一個區塊鏈,擁有者分享房子給租房者,以此獲利,而這種獲利的取得沒有所謂的公司在管理,這就叫共享經濟。”

  唐·塔普斯科特喜歡微笑,喜歡開玩笑,喜歡風趣幽默地講述故事,是個典型的暖男。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自己很喜歡中國。為此,他很早之前就安裝了微信,用微信與中國朋友們溝通、交流。

  唐·塔普斯科特說,以前,在旅行中很難與人建立起真實的聯接關系,因為需要獨自飛行、獨自去會場面對一大堆聽眾,演講結束后匆忙趕飛機,但是跟中國人就很容易建立起親密關系,他們很熱情。”

  唐·塔普斯科特也在努力平衡生活和工作之間的關系。“工作確實佔用了太多個人生活的時間,但是我覺得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應該把兩者融合起來,工作就是生活。“工作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成就感、意義感,是你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讓生活更加充實。”

  唐·塔普斯科特與兒子一起創立了一家研究機構,也與兒子一起合作寫書。唐·塔普斯科特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兒子是個出色的年輕人,和他共事是個奇妙的歷程,特別是寫書時。“我們擁有非常相似的大腦、思維方式,有相同的價值觀,並且非常信任彼此。我也同其他人一起合著過書,但會出現關於版權費、是否需要更多媒體關注等意見分歧,因此過程並不像跟兒子合作這樣和諧。”

  唐·塔普斯科特也經常放空大腦,讓自己做些思考。“信息技術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比如讓人的休閑時間不斷減少甚至消失。”他舉例稱,有一次自己沒有帶任何電子設備出門,就感受到了一種信息缺失的焦慮。“似乎沒有手機什麼事都會遺漏、遺忘。很多時候,大家都在埋頭各自玩手機,互相之間並不交流。”他對記者說,覺得自己不夠睿智,也不會在做夢的時候突然夢到一些新奇的觀點,所以會努力做很多案例研究和其他調查。“有的時候,我的工作需要從紛擾的世界裡抽離,關閉微信、郵箱、手機等與外界溝通的工具,對一些前瞻性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思考。”他說,大腦最高產的時候就是在安靜的場景下。

  聽到這裡,揚子晚報記者問,原來您也有微信呀?唐·塔普斯科特說,自己很早之前就在手機裡裝了微信。“通過微信與中國的朋友們聯系。”揚子晚報記者與他互加微信好友后發現,他經常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的生活,展示每一次來中國的開心和感悟。“我很喜歡南京,雖然這裡天氣很熱,但是風景優美。”他說。“這還是我第一次對外講這些事,以前都是直接講區塊鏈等專業問題。”採訪結束時,唐·塔普斯科特對揚子晚報記者說,他還想去看看會場外面有沒有酒可以買。“我很喜歡酒,不同國家的酒有不同的風情。想帶回去與家人、朋友一起品嘗。”

  快問快答

  L=揚子晚報記者 李沖

  T=唐·塔普斯科特

  L 您的朋友圈內容很豐富,您一定有很多興趣愛好吧?

  T 的確。我還是一名音樂家,我在一個搖滾樂隊進行演奏,我們樂隊做了非常多的慈善義演,目前,我們已籌集了幾百萬美元的善款,用於幫助有智力障礙的兒童,這是我們最大的關注群體。

  L 您喜歡運動嗎?

  T 非常喜歡,我喜歡滑雪、徒步、劃水以及打高爾夫,我想努力地去保持身體和心智的健康,希望能延長自己的壽命,畢竟還有很多事情未完成。

  L 您經常來中國嗎?比較喜歡哪個城市?

  T 我大概每年來兩三次中國,最早是上世紀90年代去北京,當時看到滿城奔跑的摩托車,覺得非常有意思。現在廣州的高樓大廈也超出我的想象,南京比較婉約唯美,在這裡感到心裡很靜。每個城市有不同的美麗,都很喜歡。

  L 您怎樣評價自己的生活?

  T 我的生活非常棒!

  (B1-B2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