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亦師亦友的《人民日報》
一封給《人民日報》的建言信,時任社長和總編輯均作批示,還開展課題研究。在我工作的第二年,與《人民日報》的這段往事,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等再過四五十年,到我老了,肯定也會坐在火爐邊將其講給孫輩們聽。現在,這對我是一種激勵,使我堅信無論讀書還是工作,付出才有回報,踏踏實實努力比什麼都重要。
孩提時我就聽父輩們講起過它的名字﹔小學時,在家裡的箱子底兒還見過一張發黃的《人民日報》,是爸爸退伍時從部隊帶回來的,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它﹔生平第一次完整地閱讀,是在2008年的元旦,在京參觀大學期間,在人民大學的校園報刊亭裡,花六毛錢買了一份那年1月1日的《人民日報》,至今仍放在書架上,打算永遠留著。
幾個月后,我上了大學。未成想,我會與這份報紙在大學期間產生故事。2010年年底,大三上學期即將結束,我到人民日報社天津分社尋求實習。接待我的老師告訴我他們這兒不同於總社,一般不接收實習生。看我有些失落,她又微笑著說不過可以提供一些機會鍛煉著學習寫稿。
《人民日報》的記者果然名不虛傳,不僅對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把握精准,而且見識非凡,令我獲益匪淺。兩天后,我的第一篇作品就上了要聞版,七天后,另一篇又上了海外版要聞版,第一周兩次被要聞版採用,我內心充滿喜悅。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前夕,我與人合寫了《一生都為了“三觀”》,登在2011年6月28日17版黨建周刊“身邊的共產黨員”專欄上。臨近畢業的2012年4月,我用近一個月時間深入天津的各個殯儀館、公墓、殯葬用品批發集散地和殯葬用品商店做調查。一個月的付出沒有白費,除在報上發表一張圖片外,2012年5月15日19版讀者來信版大篇幅刊登我參與採寫的調研文章《政策落實難 “梗阻”在哪裡》。
文章刊登時,我已在天津市和平區委組織部實習,那時我就想,大學這幾年,《人民日報》帶給我什麼?它不僅僅帶給我文字和調研能力的提升,更練就我攻堅克難的毅力和勇氣,同時養成我空閑時間讀書讀報的習慣,也使我學到嚴謹和實事求是的作風。
通過考試,我被天津市委組織部招錄為一名選調生。學習法學的我到了一家基層法院工作。自2012年7月參加工作,我仍訂閱《人民日報》,空閑時就靜靜地一份一份讀,但沒再寫稿、投稿,一心扑在本職工作上。
2013年8月份,我感到心頭對報紙有一點建議不吐不快,感覺不寫出來寄出去,就渾身上下不得勁兒。一氣呵成寫完寄去,頓感輕鬆。那時以為,恐怕沒人看,看了也不會當回事,多半會石沉大海,便沒再想。
可我沒想到也沒敢想的是,大約兩周后的一天上午,我在辦公室正整理案卷,准備到法庭開庭,電話鈴突然響起。我以為又是訴訟當事人,可接通得知是人民日報研究部的,告訴我領導對建議已經批示,想見見我,問何時有空。我當時沒有反應過來也沒有思索,一心都在馬上要開的這個庭上,便說了一句“對不起,我馬上開庭,實在沒空,你留個電話,我下午給你回過去”,對方留了號碼,我便先到法庭去了。
下午,我回電話,得知我的建議得到了社長和總編輯的批示,將做研究。研究部考慮到我工作太忙,決定抽個我方便的時間到天津來找我談——我本以為應該我這個年輕人主動過去的。過了幾天,研究部的老師們來到天津,詳細聽取我的建議,我將自己一年多讀報的資料拷貝給他們。此時才完整得知,郵寄給時任社長張研農同志的建言信,寄到報社第三天他就批示了,認為我的意見是好的,並批給時任總編輯楊振武同志,楊振武同志也作了批示,並安排研究部研究。我這樣一個年輕人的建議,報社竟如此重視,令我沒有想到,喜悅和欣慰難以言表。
八年來,我一直堅持每天閱讀《人民日報》。它影響著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亦師亦友,並將陪伴終生。日月如梭,物換星移,往事已矣,但對我的影響不會消失,那些人那些事在心底不會被時間抹去。這張報紙七十歲了,作為一個忠實的讀者,我會更加仔細地閱讀,並向身邊其他年輕人介紹,讓更多人成為這張報紙的忠實讀者。
(作者為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科員,天津市2012年選調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