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四個剪報本

王開忠
2018年06月13日07: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個剪報本(我與人民日報·紀念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我存有四個剪報本。

  這四個剪報本都與《人民日報》有關。現在,它們整齊地摞在我的辦公桌上。凝望著這摞剪報本,我思緒飛揚,又回想起那難忘的學習、寫作生涯。

  其中三個剪報本,是剪貼《人民日報》范文的本子,都很厚,有兩個已經變黃,歷經歲月煙雨。

  事情追溯到半個世紀之前,那是1969年初,我入伍來到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分配在連隊當文書。當時連部訂了一份《人民日報》,是我們唯一的學習資料。每天學習,我都給戰士讀報上的重要文章。到了下月,要把報紙夾上的報紙拿下,我把報上有的社論、評論員文章剪下來,整齊地貼好,以便系統深入地學習。以后,我調到團機關、師機關、兵部機關以及鐵道部、中宣部機關工作,這個習慣一直堅持,而且剪報的體裁不斷豐富,不管是理論、評論文章,還是新聞報道、文藝作品,隻要精彩、新穎,我都把它們剪下來粘貼在剪報本上。剪貼的消息,或事例典型、主題重大,或聚集熱點、關注民生﹔剪貼的通訊,或站位高遠、大氣磅礡,或編珠綴玉、細膩感人﹔剪貼的評論,或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或文筆犀利、切中時弊……每天,我都要如痴如醉地翻閱、學習,有些特別好的作品,我常常看上十幾遍,乃至幾十遍,最后幾乎都能背下來。這幾個剪報本,成了我的學習樂園。

  第四個剪報本是剪貼自己發表在《人民日報》上作品的本子。也很厚,半新半舊,上面較新,下面較舊,紙越向下越黃,淡黃,繼而淺黃、深黃。

  這個剪報本是上面所講的范文剪報本派生出來的。由於我經常翻看范文剪報本、學習《人民日報》上的好文章,不僅提高了政策水平、增長了文化知識,還摸到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漸漸地產生給《人民日報》寫稿的想法,想寫出像《人民日報》上那樣的好文章。大概是1970年底,我就開始向《人民日報》投稿。從此,我既是《人民日報》的忠實讀者,又是《人民日報》的忠實作者。

  《人民日報》編輯素質很高,不僅業務強,而且熱情助人,真誠對待作者。我和他們素不相識,但他們經常熱情地對稿件提出修改意見,為我這個普通作者默默無聞地作嫁衣裳,這更激發我為《人民日報》寫稿的熱情。

  歲月如流,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居然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一百八十多篇各種體裁的作品。其中,有刊登在頭版重要位置的《原鐵道兵“兵改工”作出貢獻》《鐵道兵轉業5年建成6條鐵路》等多篇消息、有刊登在頭版重要位置的《痴心赤膽》等多篇通訊和理論版頭條的《大力發揚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等論文﹔刊登副刊版頭條的《難忘鐵道兵精神》被多家報刊轉登、幾十家網站轉發。

  范文剪報本是我重要的學習資料,作品剪報本是我辛勤的勞動成果,我把它們當成寶貝一樣珍藏著、呵護著。

  鐵道兵走南闖北,這幾個剪報本一直陪伴在我身旁,落過北疆的雪花,沾過南國的露珠,聽過東海之濱的濤聲,飲過黃土高原的風沙。跟隨我時間越久,我對它感情越深。隊伍三年兩頭搬家,我寧可扔掉箱箱櫃櫃等其他用品,這些剪報本從不舍得丟棄。凝望著辦公桌上那摞保存完整、倍愛珍惜的剪報本,我心潮難平:是《人民日報》范文給我成長的營養和力量,是《人民日報》范文啟發和引導我走上寫稿之路。《人民日報》是我永遠的精神食糧。在《人民日報》創刊七十周年之時,我要說一聲:“《人民日報》,謝謝你!”

  (作者為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指導小組原副組長、中宣部宣教局原副巡視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