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盛典 老中青三代主創齊聚一堂

李君娜
2018年06月13日07:35 | 來源:解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紀念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盛典:老、中、青三代電視劇主創齊聚一堂 隻有寫百姓的生活,才能獲大家喜愛

1986年版《西游記》劇組

1987年版《紅樓夢》劇組

  昨晚,東方藝術中心星光熠熠。《與時代同行——紀念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盛典》在此舉行,數代中國電視劇人齊聚一堂,致敬過往,展望未來。

  盛典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為主題,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廣播電視台承辦,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協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張宏森,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出席。

  經典劇集主創再聚首

  如果要在中國電視劇60年的發展長河中選出幾部重要的代表作品,那麼陪伴無數人成長的央視經典版四大名著系列——1986年版《西游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1998年版《水滸傳》,一定是不少中國觀眾心目中的第一選擇。

  盛典現場,四部經典電視劇的演員代表一一走上紅毯,以最隆重的方式為整台盛典啟幕。即便是最后拍攝播出的1998年版 《水滸傳》,距今也有20年了。看到熟悉的演員彼此攜手走上紅毯,無論在現場還是觀看直播的觀眾,都為之激動。

  悠久深厚、博大包容的中華文化通過這幾部百看不厭的經典電視劇,深深植根在每個觀眾心中。1986年版《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深情表示:“我很幸運,能通過演電視劇的方式成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使者。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我們演員的責任。”

  盛典現場,這些劇組的代表們在“鑄就經典”環節集體登台。作為中國電視劇“活歷史”的一頁,他們的講述、回憶,他們的笑聲和淚水,都將成為送給中國電視劇60華誕的最好禮物。

  老中青演員同台慶祝

  盛典上,包括“2018—2022百部重點電視劇選題劇目”劇組代表在內的50多位重要嘉賓到場祝賀。他們中有本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會主席劉和平,有侯鴻亮、毛衛寧、孔笙、劉江等品質劇幕后大咖,也有張嘉譯、黃曉明、劉濤、馬伊琍、殷桃等當代電視劇創作的中堅力量,更有唐嫣、羅晉、江疏影、宋軼等青年演員代表。

  老、中、青三代電視劇主創齊聚一堂,他們用真摯的歌舞和深情的朗誦向中國電視劇60載光輝歲月獻禮,向杰出的中國電視劇工作者致以他們最崇高的敬意。

  年輕演員王雷表示:“要向那些優秀的電視劇工作者學習,他們對於細節的較真,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精神。”在他看來,現實主義絕不是照本宣科,“演員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你塑造的角色要真實,就需要去不斷了解和學習。”

  記錄百姓關心的生活

  “講好中國故事,是講好中國老百姓的故事。電視劇是記錄社會生活的藝術樣式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視劇創作呈現多姿多彩的面貌,希望新的時代能夠更輝煌。”著名演員奚美娟說:“電視劇往往記錄的是老百姓關心的生活。作為演員,我們只是電視劇生產中的很小一分子,能做的就是把每一個角色都演好。”

  著名導演劉江表示:“真正的現實主義要表現真實的生活、真實的人性,而不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標簽。這就需要電視劇創作者的修為和積累。隻有寫人民的生活,才能獲得人民的喜愛。”

  “金牌編劇”王麗萍的作品《媳婦的美好生活》在非洲坦桑尼亞熱播,另一部作品《生活啟示錄》也在蒙古熱播。王麗萍說:“現實題材雖然有創作難度,但還是會堅持。要堅持接地氣的現實主義創作,真實的情感會跨越不同文化獲得共鳴。在電視劇的傳播過程中,中華文明的獨特價值與魅力也會自然而然感染外國觀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