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的力量——一份大報,與一個大黨、一個大國的故事

本報記者  劉少華
2018年06月15日04: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王東拍攝的“小平您好”照片。
  張志鋼提供

  1948年,老社長張磐石和兒子鐵牛攝於山西陽泉。
  張志鋼提供

  人民日報記者部1949年合影。
  趙培藍提供

  一

  通往裡庄的土路崎嶇不平,卻從未阻礙過人們的心馳神往。

  這個位於河北平山縣的村落,初見很是尋常。路邊種了不少向日葵,六月裡選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來,滿眼亮黃。相形之下,路對面的一片平房矮小土氣,只是游人絡繹不絕。走進大門,正中間擺了一塊5米寬的巨石,上面是一行毛體字——

  “人民日報從這裡走來。”

  這便是裡庄的分量。7年前,按照中央統一部署要求,這裡作為西柏坡革命舊址之一得到修復,並正式對外開放。70年前,《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兩大報社人員,從太行山兩端趕到這裡會合,並於6月15日出版合並后的《人民日報》。

  70年前的今天,人民日報刊登了第一份社論,也是代創刊詞。革命年月,一切從簡,未曾張燈結彩,更無鞭炮齊鳴,甚至這份創刊詞隻字未提“人民日報”,始終圍繞題目《華北解放區的當前任務》展開。

  在這份繁體豎排的報紙左側,則是一條消息《晉冀魯豫、晉察冀兩大解放區合並華北解放區正式組成》。事實上,正因兩個邊區合並,兩報合並才在情理之中。站在時間的開端,毛澤東主席受邀題詞。他反復題寫4次,又在比較滿意的字旁作了圈點。從主席圈點過的字中,年輕編輯何燕凌選出了“人民日報”四字,沿用至今。人們珍藏這份重視,如今,這幾個版本都挂在裡庄舊址的牆上。

  歷史的鏡頭給出了更多解釋。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發布《關於改變華北、中原解放區的組織、管轄境地及人選的決定》,其中明確指出“華北局成立后,中央委托華北局辦理大黨校、大軍校、大黨報和華北大學”。

  大黨報,便是人民日報。時隔70年,人民日報依然是這個世界第一大黨的機關報,對此名號當之無愧。

  然而人民日報誕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華北雖大,卻未必容得下一個報社。10年前,報史專家、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錢江出版《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今年再版,隻增加了400多字。原因是在偶然間,人民日報首任社長張磐石一段日記重現於世,其中記載了在國民黨軍隊襲擊下,人民日報離開裡庄的過程。這次離開后,便再未回裡庄辦報。

  張磐石是革命者,是報人,也是一位父親。這位老社長短短的日記中,記載了撤退中唯一一位犧牲者,他的小兒子“二牛”。

  二

  人民日報社大院裡,曾在王府井工作過的人越發少了。那曾是人民日報“進京趕考”第一站。

  歷經裡庄與東焦村后,人民日報編輯記者們帶著設備,乘坐4輛卡車前往北平。1949年3月15日前,編輯部全部進入原國民黨《華北日報》社址——王府井大街西側117號。這不但是進京,還是第一次進城。

  即便是其中最年輕的幾位,如今也已年至耄耋。88歲的劉振祥、90歲的秦翠香夫婦二人回首往事,感慨自己目睹了“人民日報從農村到城市的歷史性變革”。至於已經101歲的裴改英,則對自己進京的日子永生難忘——1949年3月23日,她一下火車,便到醫院生下了二女兒。

  有別於戰爭年代的捉襟見肘,從此,人民日報開始攬天下英才而用之。先是進城后,吸納了在北京受過大學教育的優秀新聞人才。到1952年,各大區撤銷后,五湖四海新聞人才齊聚於此。

  最高水平的報人,辦中國最重要的黨報,成為一種光榮傳統。

  人民日報也為整個中國新聞界培養人才。恢復高考后第二年,研究生公開考試也恢復了,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系開始大量招生,第一期就收了80多人。其基本辦學模式是,在社科院招牌之下,人民日報提供9號樓作為教學場地,並與新華社一起出錢、出師資,目標不是培養研究人才,而是編輯記者。時至今日,掌舵中國新聞界的精英人物中,許多人都有過在人民日報9號樓求學的經歷。

  如今,位於北京東三環外的人民日報大院,持續吸引著中國最頂尖高校的優秀畢業生。《新聞記者》雜志研究發現,2005年至2012年間,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6所學校的學生數量,佔了人民日報總錄取人數6成多。這絕非偶然,到2017年,僅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四校學生便佔了超過半壁江山。

  站在時間軸上回望過去70年,本報編輯記者們始終身影忙碌,追逐時代浪潮,又被時代鞭策。當然,如今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在見解、技能、人生閱歷、知識儲備等諸多方面,與前輩們相比,既有傳承,更有發展。

  “進京趕考”君須記,時代是出卷人,不同時代需要不同的答卷人。

  三

  一篇社論,在誕生后的每個10周年,都會被人們懷念,即便放眼新聞史,也是罕見的。《正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便是這樣的傳世名作。

  白話文運動雖已持續多年,到新中國成立時,各地文書行文和語言依然存在差異與不規范。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新語文建設,勢在必行。1951年,語言學家呂叔湘、朱德熙寫就《語法修辭講話》,於報紙連載開端之際,人民日報配發了毛澤東親自修改過的社論。

  大黨報振臂一呼,改變了全國上下的文體。這篇社論,與后來單行本發行上千萬冊的《語法修辭講話》一道,將半文半白的文體完全踢出了語言應用舞台。人民日報本身,也在漫長的時間裡,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學習漢語簡體字、白話文的典范。與人民日報同歲的日本麗澤大學客座教授三瀦正道是其中一位代表,過去近40年,他早上5時開始閱讀兩個小時人民日報,幾未間斷。

  一張照片,成為一座浮雕,在攝影界同樣罕見,《小平您好》便提供了這樣不可多得的歷史瞬間。

  1984年,北京大學幾位參加國慶游行的學生,在經過天安門城樓時,忽然亮出“小平您好”橫幅,向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表達發自心底的愛戴。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王東,抓起挂在脖子上的萊卡M3,以1/125秒的快門速度,將這個畫面凝固。當日夜班,人民日報編委保育鈞拍板后,在二版發了這張照片。

  領袖與人民水乳交融的瞬間,通過黨報傳遍千山萬水,成為改革年代一段佳話。2000年,中華世紀壇據此做成浮雕。

  一張報紙,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定盤星”,放眼世界亦不多見。這樣的例子,於人民日報而言,卻不勝枚舉。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千字文《標准隻有一個》,明確提出“除了社會實踐,不可能再有其他檢驗真理的標准”。 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次日人民日報全文轉載,在黨內外掀起了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的大潮。如果人們回溯這一年,會發現在1月1日那天,人民日報以頭版整版規格,發表了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元旦社論《光明的中國》,明確指出,“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正在恢復和發揚”,“堅冰已經打破,航路已經開通”。

  正是這樣的人民日報,在信息尚不發達的上世紀70年代末,年發行量一度高達670萬份。

  四

  趙德潤至今保留著30多年前的採訪筆記。在那次採訪中,年輕的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一開口,就讓這位老記者印象極深,“有思想又很真誠”。

  “他說一個縣如果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明、路數不清、精神不振,什麼都干不成。他說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走一步看一步,或者上面說一說下面動一動,那不行。一定要有思路,要有規劃,要有長遠考慮,不能隻看眼前。”如今已是國務院參事室新聞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趙德潤對本報記者回憶,習近平的激情深深感染了自己。最終,他在正定前后採訪20多天,全稿一氣呵成。

  這篇《正定翻身記》發表於1984年,是人民日報上第一篇有關習近平的報道。在那個版面緊張的年代,篇幅超過了2000字,足見這位31歲的干部,對報社編輯部造成的震動。

  7年后,記者孟曉雲在福建,記錄了對習近平的印象,“大個兒,粗獷豪邁,給人一種力量感”。無論在哪,一股干勁始終不變,她轉述習近平對時間的緊迫感——“機遇意味著稍縱即逝,如果不把握好今后三五年,機遇就會成為過去,優勢就變成空話。”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鼓勵與殷切期望,則成為人民日報前進的不竭動力。在人民日報編輯樓一樓,始終懸挂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閱讀人民日報的照片。

  “向海外朋友問好!”鄧小平同志1985年3月的題詞,懸挂於人民日報海外版3樓會議室,進門即可見。這一年7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聯系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創刊10周年時,江澤民同志題詞:“辦好海外版更好地為海外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和留學人員服務”。創刊20周年時,胡錦濤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祝賀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20周年。20年來,人民日報海外版堅持正確導向,貼近海外實際,積極向海外中華兒女以及世界各國人民介紹中國情況,為密切祖國同海外中華兒女的聯系和情感,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作出了貢獻。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希望人民日報海外版進一步貫徹黨的對外宣傳的方針政策,全面客觀報道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展情況,充分反映海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更好地辦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真正成為我國對外宣傳的重要陣地,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獨特窗口。”

  2015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就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30年來,人民日報海外版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在外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望以創刊30周年為新起點,總結經驗、發揮優勢、銳意創新,用海外讀者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成為增信釋疑、凝心聚力的橋梁紐帶。”

  革命年代,黨的槍杆子打到哪裡,人民日報的筆杆子便緊隨其后。如今,在黨的領導下,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成為中共中央機關報的全新使命。

  五

  人民日報新媒體大樓裡,一台打印報紙的機器前總有人駐足。人們輸入親友生日,打印出那天的人民日報,便是一份用心之禮。在淘寶上甚至一些博物館裡,購買出生那天的人民日報,也需花費10元至100元不等。

  以人民日報記錄時間,成為中國人民普遍的選擇。泛黃的舊報紙,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畢竟在漫長的歲月裡,人民日報見証過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中國女排首次榮獲世界冠軍,許海峰贏得中國第一枚奧運金牌,第一次申奧成功,第一次成功實現載人航天……也見証了70歲以下每個人的出生。

  6月14日這天,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互動游戲,用戶選擇自己出生年份,便可生成一份專屬“報紙號外”。一個中國人出生那年,可能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或者恢復高考﹔一個人出生那月,可能趕上和平解放西藏,或是“希望工程”設立﹔出生那天,說不定正是香港或是澳門回歸祖國懷抱的日子﹔出生后,也許乘坐過青藏鐵路,也許目睹過北京奧運會勝利開幕,也許曾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盛大閱兵儀式、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黨的十九大而激動。

  在960萬平方公裡國土之上,人民日報以其獨特的權威性,傳遞整個國家的脈動,與全體人民同頻共振。曾在這份報紙上出現過的經典之作,如《將革命進行到底》《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國改革的歷史方位》《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等,毫不夸張地說,有許多曾改變歷史潮水的方向。

  人民日報記錄過這個國家的美麗,也與全體人民一起面對過哀愁,最終將其化作共同的力量。中國人民難以忘懷的唐山大地震、大興安嶺火災、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都在這份大報中永久存檔。

  這是一份報紙與一個大國共同經歷的時間,也是一份報紙與人民共同經歷的歲月。

  人民日報著名記者王金鳳記得,1949年5月有機會見到毛澤東。有人向主席介紹說,“她是人民日報的記者。”毛澤東聽了,說:“人民日報記者,人民的記者。”

  裡庄人民日報舊址,則保存了一塊木匾,是1948年裡庄小學送給人民日報的。上書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

  人民,正是這兩個字,始終背負在這份70歲的報紙身上,風雨如晦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未曾有一日卸下。

  人民日報的開端,按張磐石回憶,“是一次嚴令,不論困難嚴重到什麼程度,也須在6月15日出版”,而其最終走過70年輝煌歷程,還將與讀者諸君繼續走下去,所依靠的必然不是嚴令,而是力透紙背的人民的力量。

(責編:白宇、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