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新聞傳播學部部長高曉虹:堅守新聞教育的初心
——記中國傳媒大學高曉虹和她的教學團隊
中國傳媒大學1號樓前的大拇指雕塑。徐 順攝
高曉虹和學生們在一起。
6月,又到一年一度的畢業季。
今年北京的夏天與往年不同,少了一點燥熱,多了幾分清爽。在中國傳媒大學的校園裡,即將畢業的學生們三五成群,拍攝畢業照。
校園中一號樓前被同學們戲稱為“大拇指”的巨手雕塑是學校裡最搶手的拍照“聖地”。最火爆的時候,要跟大拇指合影,還得排隊叫號。
趕上畢業季,每次路過“大拇指”時,高曉虹教授都會暫時駐足,看著那些活潑可愛的學生們嬉笑打鬧,感受著他們青春洋溢的蓬勃朝氣,心裡滿是欣慰。從事電視和新聞教育36年了,高曉虹已是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部長。她在這裡送別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見証了小到校園,大到國家新聞業的輝煌巨變。
許多畢業生並不知道,在他們身后靜靜矗立的“大拇指”雕塑,和遠處帶著微笑默默觀望他們的和藹教授,都出自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1978級電視新聞攝影班。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電視人和新聞人,1977級和1978級的畢業生在中國電視新聞發展事業中起到了開路和奠基的作用,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成為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省級衛視的掌門人。這兩個班級有20多個同學在全國電視台擔任台長,被稱為“台長班”。1982年,78級電視新聞攝影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去了電視台,高曉虹被留在學校任教。從此,她要做的是:為中國不斷發展的電視傳播事業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幾十年來,她帶領教學團隊,為中國電視業和新聞業的崛起培養了不可計數的優秀人才。與此同時,經過30多年的研究、探索,這支教學團隊在構建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學科體系過程中不斷創新,在參與制定新聞傳播學的中國標准中貢獻智慧。
“有人曾經問我,為什麼當初你沒有去新聞一線工作。”高曉虹說,“其實我們也工作在另外一個一線,國家的新聞事業要發展,需要新生力量的不斷補充。而我們的工作一線,就是教書育人。”
“我們有一雙勞動的手”
1978年的夏天,一個穿著勞動布工服的女孩騎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走在北京東郊的小路上,她要去剛剛通知她進入復試的北京廣播學院面試。
女孩騎過大北窯一路向東,道路兩邊全是庄稼地。遠處麥浪碧波蕩漾,四處鮮有人煙。騎行在寂靜空曠道路上女孩心情有些緊張,不時東張西望,看看后面是否有人尾隨。
如果時間可以快進40年,女孩就可以一路放心大膽地騎車。現在,大北窯一帶的新名稱叫國貿商圈——北京的中央商務區所在地,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錦繡繁華不可名狀。
“所以說時代變化是非常快的。我們參加高考那一年,是恢復高考的第二年,那年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當時孤身一人騎車去北京廣播學院的情景,對高曉虹而言依然歷歷在目,“那時候條件艱苦,從1977年到1980年,我們電視新聞攝影專業每屆隻招收30個人。就是因為當時的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教學設備隻有30台紅旗攝影機,隻夠30名同學使用。”
當時,在課堂上如果不記筆記的話,一些同學經常會無意識地扒摸自己手上的老繭。
“在讀大學之前我在一家汽車廠的基建科裡工作,扛鐵鍬和搬磚是常有的事,所以20多歲的時候手上就摩起了老繭。”高曉虹笑著說,“我有一雙工人的手。不只是我,當時我們的同班同學很多人的手如果拿出來看,都是工人和農民的手。改革開放的時候上學不容易,所以那時候我們很努力。”
上世紀70年代,是中國電視蹣跚學步的年代。1973年,北京電視台面向首都觀眾的彩色電視正式試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的電視技術還處在攝錄分離的時代。
“當時中國的新聞很多都是先寫新聞稿,再加上畫面。因為那個起步的年代,后方的編輯根本不知道前方攝影記者寄回來的膠片裡面拍的是什麼。所以需要先寫稿子,然后與膠片一起寄回台裡,后方編輯根據稿子‘認’鏡頭,再編輯成片。這就是初創時期電視新聞先寫稿后配畫面流程的由來。后來,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工作方式,開始強調聲畫對位。”
早期的電視新聞實踐,讓高曉虹深刻認識到,技術條件決定了電視新聞的時效性。要突破技術條件的限制,關鍵是要有掌握電視新聞核心技術的人才。從1982年畢業留校,高曉虹走上了教師崗位,沒想到,這一站就是36年。
名記者背后的老師
“高老師,是我上學時候的老師,她對我和我作品的肯定,讓我非常感動。”
2018年6月6日下午,在中國傳媒大學東配樓317會議室,2018年中央電視台“國家品牌計劃”創新研討會正在舉行。在會上,1986級中國傳媒大學校友任學安在談到高曉虹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之情時,依然感動頗深。
作為在中央電視台管理過最多頻道的總監,任學安是《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復興之路》《對話》《經濟半小時》等節目的主創,也是第十屆長江韜奮獎的獲得者。
1998年,高曉虹開始擔任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系主任,2004年北京廣播學院更名中國傳媒大學。幾十年來,她帶領的教學團隊成為全國新聞教育戰線上的一支優秀隊伍,培養出了18位獲得中國新聞業從業者最高獎——長江韜奮獎的優秀學生。他們中有著名主持人、有時政新聞的攝影和記者、有大名鼎鼎的節目制作人、有頻道總監還有廣播電視的台長。連續20年的春晚導演、策劃大多是這裡畢業的學生,2018年中央電視台新的現象級節目《朗讀者》《經典詠流傳》的核心成員也是這裡的畢業學生……在改革開放后中國電視業和新聞業飛速發展的時期,北京廣播學院培養的學生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和中堅力量。因為這些人,中國的電視和新聞事業越發光彩奪目,持續輝煌。
“教書育人不是一種速成的工作,需要潛心鑽研和默默奉獻。一屆本科生需要4年培養,新的教學計劃從制定到執行再到收獲成果,也需要4年的時間。”高曉虹感嘆,“4年時間很長,好的種子需要用心血澆灌。”
1983年,中國電視改革的元年。高老師還記得,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手裡沒有一本像樣的教材:“當時備課很認真,但是無奈教學材料非常匱乏,那時候中國連一本介紹本國電視史的書都沒有。所以我們老師備課大都是要自己從零開始,盡管材料有限,但是我們從案例分析入手,學生聽課相當認真。”
高曉虹和她的教學團隊為教學設備奔波、為爭取政策奔波、為改變從教理念奔波、為修訂教材奔波、為提高教學團隊的實力而奔波。
在這個團隊的努力下,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在成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課評議組召集人單位,教育部新聞傳播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秘書長單位,中宣部、教育部全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作為國家的一流學科,中國傳媒大學的新聞傳播學科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內新聞學專業領域的領軍者。
為祖國發展鼓與呼
“‘黨代表通道’打開的是‘窗口’,展示的是‘成熟’,彰顯的是‘自信’。”
2017年11月13日,黨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鵬在中國傳媒大學對學生們講述自己參加代表通道的感受。十九大閉幕后不久,電視學院邀請了4位參加“黨代表通道”的十九大黨代表來到同學身邊,就十九大相關話題進行探討。
當下,教育學生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新聞思想是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
2017年12月,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下設19個研究基地,中國傳媒大學是其中之一。2018年2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基地正式成立,高曉虹是基地的首席專家之一。
為了把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到實處,學校新開設了研究生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新聞思想”、本科生必修課“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同時還在著手編寫一本專業教材:《習近平總書記新聞思想研究十講》。
“我認為,中國的記者就應該為祖國發展鼓與呼,為中國發展作貢獻。心懷家國天下之志,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我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的品質和素養。我們派學生到蘭考去、到赤水河、到延安去做社會調查,為的就是讓他們能夠了解國情、認識國情,然后學生們就能知道我們為什麼會選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自己的道路自信。”
現在,探索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體系,成為高曉虹和她帶領的教學團隊的目標。
“多年來,我們之所以這樣拼搏,是秉承堅守與創新精神。比如,今年我們開始招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之前招收培養國際新聞傳播人才,這都是伴隨著社會發展在不斷創新培養方向。我們的老師都有這樣的品質——堅持在教學事業中默默耕耘。這種默默耕耘是不記名不記利的。國家改革開放40年,我們也曾面臨無數的誘惑。既有掙大錢的機會,也有封官許願的可能。但我們還是要做好教育。因為做好教育和做好新聞一樣,是需要有職業理想的。”
高曉虹充滿信心地說:“今天的新聞是明天歷史的記錄,而我們在做的,就是為新時代的中國,培養更多優秀的記錄者、報道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