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影視新機遇 中國獨有文化符號仍推"孫悟空"

近日,幻想文學作家江南與閱文集團達成合作,其新作《龍族V》將在閱文旗下平台獨家首發,閱文還在全球范圍內享有江南全系作品的獨家電子版權。這顯示閱文逐步從內容生成平台向IP(知識產權)運營平台升級。
騰訊影業近期推出“簽約編劇計劃”,首批簽約編劇有溫豪杰、顧小白、李嘉、劉殷實等,將聯合培養青年編劇人才,形成自有編劇體系。愛奇藝首家線下點播影院5月落戶廣東中山,其產業鏈布局向線下滲透。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今年3月底,愛奇藝會員規模達6130萬,“線上海量的用戶將反哺線下,形成聯動互補。”
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發布的一系列信息顯示:互聯網影視的發展給中國影視業帶來新機遇,各家影視機構和網站從上游的劇本孵化、電影專業人才培養扶持,到中下游的內容制作和發行,布局影視全產業鏈。不過,如何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中國IP,仍是當下需要面對的問題。
放大IP影響力是核心環節
在本屆電影節上,愛奇藝影業出品的《淡藍琥珀》獲“亞洲新人獎”單元最佳影片及最佳攝影兩項提名。項目於2016年入圍第十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單元,曾斬獲“最佳青年導演項目”獎。此外,由其投資出品的 《神探蒲鬆齡之蘭若仙蹤》定檔明年春節檔,並以創作VR(虛擬現實)、網劇、游戲、衍生開發等多形態異業作品實現全鏈開發,釋放IP產能。
“放大IP影響力是影視化開發的核心環節。”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強調“一魚多吃”的重要性,“不僅要把內容IP培育起來,還要通過其他的獲得方式,如衍生品授權、網絡游戲等,獲得更多收入。”愛奇藝的電影布局覆蓋線上線下多個環節,線上通過全球優質電影版權採買與智能運營,推進網絡電影品質化發展,線下發力商業、文藝院線,探索電影產業上下游商業和創作空間。前不久,愛奇藝啟動“蒼穹計劃”第二期,預計投入2億元資金開發 《王夏傳》《千載浮世緣》《了不起的江先生》 等漫畫作品,“互聯網用戶快速更迭,90后、00后成為核心用戶,單一IP作品形態無法滿足其消費需求。”
騰訊影業今年成立全資子公司騰影發行公司,專注電影發行業務。這代表著騰訊影業在創制、宣發、版權和授權等多領域開展全方位布局。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介紹,電影產業的發展助推平台功能完善,“我們將致力於打造中國現象級的新文創IP。”目前,騰影發行公司已搭建全國性發行地面網絡矩陣,可覆蓋中國內地85%票房份額的地區。3月上映的 《頭號玩家》是其參與的首個項目,影片在中國區票房突破13億。
根據艾瑞數據,2017年中國互聯網泛娛樂行業市場規模達4098.8億,2018年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5316.5億。業內人士認為,產業繁榮及全產業鏈布局的完善,代表著影視產業進一步走向成熟。
打造新時代的IP文化符號
影視產業鏈的核心是IP。過去幾年,瘋狂的影視市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IP奇跡。但在票房增速放緩、資本退潮后,影視從業者開始反思IP的效能。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項重要內容——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論壇“文創產業分論壇”現場,“如何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中國IP”被從業者視為影視產業當下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
追溯歷史,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代名詞一度隻有“功夫”二字,李小龍、成龍等一代功夫影星的影視作品走出國門,構建了外國觀眾對中國文化的最初印象。“以前輸出的電影建立了我們‘拳打老虎’的形象,但在新時代,中國人的文化用什麼方式固定下來,需要進一步總結。”導演陸川說。
今年,騰訊影業推出“時代旋律”“東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國科幻”“國際探索”首批5個文化產品系列,並與古龍長子鄭小龍共同啟動古龍作品十年全系列、全版權戰略合作。對此,程武表示,美國憑借《鋼鐵俠》《阿凡達》等IP,以全球6%的電影數量,佔據八成左右的電影放映時間。“是時候將產業問題和文化命題結合,構建以IP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了。”眼下,影視行業的認知正在發生轉變:IP不僅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是國家形象、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
與此同時,網文IP《慶余年》《黃金瞳》《武動乾坤》《將夜》 等多部影視劇正在緊張拍攝中。《慶余年》的東方古典氣韻、《將夜》的史詩魅力、《武動乾坤》的玄幻特色被業內視為中國IP的特點及亮點。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說,想到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第一個浮現出來的仍是“孫悟空”,“中國新時代的IP文化符號,現在還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但電影人一直在努力。”
用中國的語言向國際傳遞聲音,導演、制片人黃建新覺得時機就要成熟了:“影視業目前正迎來互聯網化的工業革命,這次我們與世界同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