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大教授張輝鋒:互聯網時代,新聞人才培養面臨重重挑戰

林露
2018年06月22日10: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人大教授張輝鋒:互聯網時代,新聞人才培養面臨重重挑戰

  他高,健步如飛。上午十點一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張輝鋒教授按照約定的時間准時出現在新聞學院教學樓六層的走廊中。他快步走進辦公室,剛剛坐下,手機、座機都響了。

  “我上午下午都有會,傍晚出差,本周末和下周末也要出差。”目前正值高校招生季,張輝鋒將被派往內蒙古進行招生政策的宣講,並現場為考生和家長做報考咨詢。

  張輝鋒目前擔任新聞學院的副院長,除了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傳媒經營與管理》、《傳媒經濟研究》等課程之外,他比過去更關注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以及招生方面的事務。

  “腦中經常在琢磨問題”

  在張輝鋒並不寬敞的辦公室裡,最顯眼的是書架上擺放著的層層疊疊的圖書。“讀書是一種閑暇時間的打發,更是一個人提高修養的途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讀書是一種投資,投資少收益多。”他從書架上抽出一本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往往是經典的、大部頭的書,讀起來會讓人在漫長的人生之中受益良多。”

  本科畢業后,他做過兩年記者,之后一路求學,從復旦大學拿下博士學位后,他選擇北上,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做了一名教師。“我當時就是一心想當大學老師。”

  在社會上,無論國內國外,大學教授都是最令人向往的職業之一,他們是社會進步的思想庫。“教授是腦力勞動者,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學科研工作之外,腦中經常在琢磨問題。”

  張輝鋒說,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實踐,對實踐發展中的前沿問題保持高度的敏感。“理論是灰色的,實踐之樹常青。做理論研究,最高甚至唯一的理由就是為實踐服務。”在張輝鋒看來,作為一個做學術研究的人,理論基礎好,對實踐中的前沿問題要高度敏感。用理論去分析實踐中內在的邏輯關系,找出內在規律,最終還是要為實踐服務。

  張輝鋒目前擔任新聞學院的副院長,他比過去更關注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以及招生方面的事務。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新聞傳媒行業吸引著不少年輕人的目光。如果想進入新聞學院學習的話,首要就要對相關專業未來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張輝鋒坦言,要論收入的話,新聞學專業畢業生不見得特別高,但相對來說卻比較辛苦。

  “鐵腳馬眼神仙肚”

  媒體圈有一組詞匯形象勾勒出了記者的狀態——鐵腳、馬眼、神仙肚。鐵腳,說的是記者要特別能走路﹔馬眼,就是擁有像馬那樣凸出來的眼睛,很靈活,四面都能看到﹔神仙肚,說的是記者得有一個好胃,因為去各地採訪吃飯時間沒法保障。

  在新聞這個行業,真實客觀是第一原則,而真實客觀包括輿論監督,曝光社會上那些不好的東西從而促進社會良性發展。張輝鋒說,“記者很辛苦,有時候還要冒風險,應該說新聞行業適合那些有理想主義色彩、具有社會擔當的人。”

  不過,新聞這個行業很能夠提升一個人的綜合素養。首先從在校期間的知識結構來講,除了新聞傳播專業知識如採寫編評和出鏡報道等之外,學生的知識結構得是一個“拼盤”,各學科要有相對比較均衡的涉獵,知識上更應該是一個雜家而不是一個專家。

  媒體是做大眾傳播的,記者的社會接觸面很廣,會和各行各業、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經過這樣的歷練,交際能力、溝通能力、社會經驗比較富足,會成為一個綜合素質很高、能力也很強的人。可以說,在職業生涯最初階段有過這樣一種鍛煉,也能為將來做其他行業打下一個好基礎。

  直面挑戰

  “從傳統傳媒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關系變了,這是傳播行業最大的變革。”張輝鋒說,傳統傳媒時代,我說你聽、我寫你看、我播你看﹔互聯網時代,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關系趨於平等,人人都有麥克風,受眾開始有發表言論的平台。

  學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機構,傳媒行業的實踐變了,操作方法變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學校教育在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要做出改變。

  “當前的行業實踐變化主要由互聯網引發,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新聞傳播專業雖然招生的時候也招理科生,但是從老師到學生主要還是人文社科的知識結構。在這種情況下,人文社科知識背景的老師能不能教學生技術,人文社科知識背景的學生能不能學得懂技術,這些構成了教學中面臨的巨大挑戰。”張輝鋒坦言。

  據了解,針對傳媒實踐對新聞傳播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挑戰,學院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如:引進計算機等理工學科背景的教師充實師資隊伍﹔與社會上的互聯網、計算機企業、實驗室以及傳媒的新媒體技術部門等合作,共同研發技術、課程等。此外,還會定期聘請國際一流的學者專家,給師生開設傳媒技術前沿的講座等。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