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三年出三本書 敬一丹退休生活有點忙

上官雲
2018年06月30日06:4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三年出三本書 敬一丹退休生活有點忙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上官雲)提起敬一丹,人們印象深刻的,多半是《焦點訪談》《東方時空》中那個端庄大方的主持人。2015年,她宣告“退休”,當老師、寫作……角色轉換得心應手。

  日前,敬一丹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記者獨家專訪,將她的家風故事與退休生活娓娓道來。

  敬一丹。磨鐵圖書供圖

  記錄,就是留給將來

  “來,咱們抓緊時間開始吧。一點半還有一輪採訪。”見到敬一丹的時候,她仍然是短發,穿著藍裙、平底鞋,朴素整潔卻不失干練。而上一次這樣密集的接受採訪,還是在2017年。

  這一次,是為了一本書。今年6月份,敬一丹完成了新作《那年 那信》。在30個篇章的容量中,她以“信中信”的方式與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引出信的故事。

  從1950年的情書,到2018年的“微信控”,不同年代的氣息滲透其中。敬一丹覺得,這些信裡記錄的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每個家庭都會有家信,千家萬戶的故事就像一塊塊小拼圖,拼出了不同年代的世間圖景。

  “我媽媽在懷舊的時候,整理出1700多封信。當我也開始懷舊了,就想把這些信分享給別人,就有了這本書。”或許是出於媒體人的敏感,敬一丹覺得,前輩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情,應該被記錄下來。

  資料圖:敬一丹。

  “記錄,就是留給將來啊。”敬一丹說,“從我們家,到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是如此。人有時要走著走著就回頭看看,如果一個人隻看前面,不知來路,也是一個缺憾吧。”

  家風家教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通讀《那年 那信》,便能發現一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地方,那就是家風家教的形成和重要性。敬一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那年我13歲,經常給弟弟們補衣服。”有天,媽媽臨時從外地回家,在廚房忙活,敬一丹和以前一樣,在縫紉機前給弟弟們補褲子,卻不小心被縫紉機針穿透了食指。

  媽媽沒有安撫敬一丹,而是叫來兩個弟弟,告訴他們,要記住二姐是給你們補衣服,手指都扎穿了,她也不是大人,是在替爸爸媽媽照顧你們。

  敬一丹說,假如媽媽當年把她抱在懷裡安慰,可能自己立即就哭了,覺得自己可憐,但媽媽的做法,卻讓她感覺不到委屈,反而喚起了積極的心態。

  《那年 那信》書封。磨鐵圖書供圖

  “母親給我的影響非常大,至今如此。”回憶往事,敬一丹嘴角挂上了一絲微笑,“當年的我,是個‘留守少年’,碰到很多事情時,母親都教我如何正面面對,如果沒有那種精神力量的引導,現在的我,可能會是另外一個面貌。”

  “所以,我的想法、習慣的形成,都是媽媽有意無意的引導。”推己及人,敬一丹越來越覺得,一家人的家風家教,是滲透在生活細節裡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退休,其實是一種轉換

  盡管身為全國知名的主持人,但在旁人眼中,敬一丹過得頗為不易:自己還是個孩子就要照顧弟弟:考研兩次落榜……她自己卻覺得自己很“順”,“我幸運地接受了高等教育,碰見了喜歡的職業,遇到了這個時代,一切好像都是安排好的。”

  2015年,敬一丹正式“退休”。之后的三年,卻比上班時更忙碌:主持節目、給學生上課,還出了三本書:《我遇到你》、《我 末代工農兵學員》和《那年 那信》。

  資料圖:敬一丹現身重慶談媒體素養。楊新宇 攝

  生活於她而言,似乎有了另外一種可能。她說:“退休,是一種轉換。”

  雖然已經離開《焦點訪談》,但包括新媒體迅速發展、媒體變局在內的一些熱點,依然是敬一丹關注的內容。她也在努力認識退休以前那些沒有關注過的領域,“和年輕人聊天,常常會不知道他們在談什麼,這說明,在某些方面還是空白。”

  “寫了三本書,‘懷舊’色彩比較濃,已經夠了。”接下來,敬一丹打算花費精力,去接觸新鮮事物、繼續學習,對她來說,這是一種快樂。

  “有一句話激勵我很多年:為什麼不是最好的?”提起未來,敬一丹的聲音溫和又堅定,“這不是說一定要跟別人競爭,而是和自己競技,努力做到最好。”(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