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新思想 激發新動能 取得新突破——人民日報社2018年兩會報道總結
今年的兩會,是在特殊年份召開的大會,舉國關注,全球矚目。按照中央要求和報社編委會統一部署,在兩會報道領導小組的直接指揮下,人民日報兩會報道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實現了今年重大報道的首戰告捷,並在多個方面實現了創新、突破和超越。
——首次實現全流程五個“一體”。兩會期間,全社491個參會記者統一調度,特刊、報網端微編輯集中辦公,常態協調,實現了全媒體一體統籌、一體策劃、一體制作、一體分發、一體評估,中央廚房機制進一步完善,新聞生產流程進一步優化。
——首次實現融合考評體制的重大改革和創新,全流程量化考核,報網端微統一計分。
——首推兩會特刊《融兩會》專版。集中推介人民媒體矩陣的爆款產品。
要聞版、特刊版與新媒體中心、人民網等新媒體平台聯手,開設多個融媒體專欄,以“文字+圖表+二維碼”形式,全方位立體化報道兩會,共推出7個短視頻。
——外媒定制推送再創新高。國際部在對外交流合作部協助下,為外媒定制推送文章230篇,各語種版本合計超過1000篇,總落地數突破6000次,推送篇目與落地次數均創下歷年兩會的新高。
——要論數量創歷年兩會之最。評論部早發聲、先發聲、會發聲,突出重、快、融、新,彰顯首發效應,共撰寫7篇社論、16篇評論員文章,創造了兩會要論寫作的新紀錄。
——網絡和新媒體產品量質齊升,瀏覽量、播放量呈現井噴式增長,顯示了人民日報融合發展的標杆地位和領跑優勢,兩微兩端推出13個爆款產品,微博主持話題#全國兩會#閱讀量突破50億。人民網開辟一批刷屏欄目,共發布兩會報道1.36萬篇,累計瀏覽量超14.8億,比去年兩會增長83.7%。
抓重點,做特點,成亮點
根據社長、總編輯在動員會上的要求,盧新寧副總編輯、王一彪副總編輯、呂岩鬆副總編輯、張首映副總編輯靠前指揮,一線督戰,呂岩鬆副總編還每天召開協調會,傳達中央指示要求和中宣部的報道提示。我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突出報道總書記兩會重要活動,深入解讀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聞版總書記活動報道濃墨重彩,庄重大氣,還推出《我和總書記面對面》融媒體欄目,復原審議現場,展現熱烈氣氛,回訪和總書記現場互動的代表委員,每期均制作視頻產品。總書記6次參加團組審議,地方部均快速行動,及時推出反響稿。兩會特刊8版聯動,組織刊發近百位代表委員談對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理解和認識。理論部推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系列理論文章20篇,與兩會報道有力呼應。
海外版就新型政黨制度及時刊發多篇重磅評論,被國內外媒體廣泛轉引,多次受到中宣部表揚,為報社贏得聲譽。
人民日報兩微兩端通過圖文消息、解讀稿件、直播、微視頻、動態信息圖、互動H5等多種形式,宣傳解讀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推送圖文、短視頻報道38條,總瀏覽播放量超5700萬。推出《學習新時代》專欄,推送《必讀!習近平兩會十大金句來了》《@所有黨員干部,習近平兩會講話提了五個新要求》等原創報道24篇,總閱讀量3500多萬。
人民網推出“習近平兩會參加團組審議”系列解讀和人民網評,在首頁大頭條推出重要報道策劃《習近平兩會上關心過問的10件“小事”》,在各大平台總閱讀量超過4000萬。
各社屬媒體也發揮專業領域精耕細作的優勢,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盯議案,跟議程,抓議題
今年兩會,議題多、任務重。開幕之前,我們提早著手,做好鋪墊報道﹔會議期間,我們緊跟會議議程,做好重大議題解讀報道和輿論引導。
多形式、多角度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要聞版和特刊版推出多個專欄,政文部牽頭,聯合地方部、經社部等多個部門,前后方聯動採訪,全方位深入解讀,共計刊發各類報道、圖解60余篇。
圍繞修憲、機構改革、監察法草案等熱點議題加強輿論引導。要聞版、特刊版、海外版先后推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的重大意義》《為民族復興提供有力憲法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國家監察體系筑牢法治根基》《國家監察:走中國特色監察道路》等評論理論文章20多篇。
兩微兩端、人民網、海外網、環球網也瞄准特定受眾,發揮各自特長,精准解讀、精辟解讀、精細解讀。環球時報針對國際輿論的誤解誤讀,曲解曲讀,果斷亮劍,及時出手,發揮了獨特獨到作用,多次受到中央領導好評。
重整合,抓聚合,促融合
受眾注意力是稀缺資源,在信息過剩甚至泛濫的當下,誰掌握了注意力,誰就佔據了傳播高地。今年兩會報道,中央廚房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總編輯調度會、採前會等統籌策劃,激蕩思維、激活創意、激發創新,倒逼融合、重塑流程、釋放活力,全社融新聞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促進了報網深度融合、此長彼長。
我們利用移動報道指揮平台,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前方后方聯動,編輯記者連線,網上網下呼應,內宣外宣配合,公開內參並重,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協同,構建起品類齊全、特色各異、立體多元、融通融合的現代傳播體系。
每年兩會,都是內參報道的富礦,內參部利用這一“黃金施工期”,與各專業部、各分社、各社屬媒體協作,讓上會記者都成為內參記者,兩會期間成績突出,收獲滿滿。
各融媒體工作室充分發揮“聯合作業班”“跨界施工隊”作用,搶抓熱點,主動作為,大顯神通。“法治頭條”工作室、“半畝方塘”工作室、“一本政經”工作室、“思聊”工作室、“青創營”工作室、“大江東”工作室等都抓住兩會熱點,及時回應社會公眾關注。不少優秀的融媒體作品,通過報網互動在版面落地:短視頻《司徒看兩會:厲害了,中國女人!》在兩會特刊十二版頭條落地﹔3月12日,動畫短視頻《憲法“速”描》在兩會特刊十六版頭條落地。
融合傳播風生水起,視頻直播吸人眼球。人民日報客戶端和人民日報微博先后對政協開幕會、人大開幕會、政協閉幕會等重要會議活動進行直播,總觀看量超990萬。人民網對兩會重要直播場次實現全覆蓋,總時長達122小時,瀏覽量超過1億。人民視頻客戶端在兩會專區置頂“兩會進行時”直播節目,並每日發布全天直播節目回放。《兩會夜歸人》欄目將記者的採訪手記視頻化,通過媒體人的視角,講述兩會報道的台前幕后,新鮮有趣。
抓落實,搶落點,促落地
今年兩會,我們不斷創新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運用新技術、發掘新路徑、推出新創意,增強人民媒體矩陣傳播效果。
兩微兩端抓住社交平台互動強的特點,從3月7日起,啟動“中國很贊”活動,運用“手指舞”接力挑戰模式,調動廣大網友特別是年輕網友參與互動,活動話題總閱讀量超10億,參與討論量超1000萬﹔和有關企業合作,陸續推出“中國很贊”主題高鐵車票、共享單車、瓶裝水等,傳遞“點贊中國、加油新時代”的正能量﹔英文客戶端策劃制作短視頻《2018兩會,老百姓怎麼看?》《老外眼中的兩會》,以街採形式從普通老百姓和在華工作外國專家的視角看兩會,總播放量超1000萬。
國際部與對外交流合作部合作,把人民日報首創的外媒定制推送形式做出了新水平,達到了新高度。
海外版不斷拓展海外合作渠道。截至3月19日,共有南非《非洲時報》、馬來西亞《亞洲時報》、阿聯酋《中東刊》、葡萄牙《葡華報》、英國《華商報》、墨西哥《華文時報》等30多家合作華文媒體轉載海外版報道120篇,版面87個。共有77家海外華文媒體對海外網稿件進行轉載,總量達5849篇次,日均轉載量約為350篇,是去年的數倍之多。
人民網聯合百家黨媒,以品牌欄目《兩會進行時》為依托,在PC端、移動端通過視頻直播兩會,並在58家黨媒客戶端、19家黨媒PC端、5家電視台落地,參與聯動的媒體及渠道超過100家﹔引入人工智能機器人“汪仔”參與到解讀直播,令網友耳目一新。
抓協作,重合作,細運作
上會記者陣容強大,后援團隊同樣給力,不管有証沒証,人人都是“上會”狀態。
國際部與兩會國內報道相呼應,推出《外媒看中國》《我與中國兩會》等欄目,充分反映國際政要、專家學者、普通民眾以及外媒對兩會的高度關注和對中國發展成就的高度評價。
人民網聯合海外網創新策劃,推出了以“Rap說唱動畫MV”為形式的報道作品,將兩會熱詞融入到歌詞中,匯編成朗朗上口、易於傳播的Rap歌曲,配以微動畫,生動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該視頻在人民網和海外網同步上線,並通過海外社交平台的官方賬號進行傳播推廣,受到海內外網友的廣泛好評和分享轉發,總閱讀量近3000萬,轉評贊超4.2萬,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了中國聲音。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証券時報、中國經濟周刊根據各自定位,發揮自身專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兩會專題,有的報道還被兩會特刊採用。此外,健康時報、新聞戰線、人民論壇、環球人物、新安全、民生周刊、國家人文歷史等社屬報刊,發揮各自優勢,推出了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兩會報道,與主報形成報道合力。
堅強有力的后方配合和支援,是今年兩會報道取得成功的關鍵。一處不順,一環不暢,都會影響整個團隊的運作和成效。凡是兩會報道需要支持的事,沒有一個部門推辭,都是熱心幫助解決。技術部安排專人駐守中央廚房大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根據現場需求進行技術改進﹔數字傳播公司將兩會新聞產品適配電子閱報欄后推出,實現數字屏與手機屏互動。媒體技術公司精心備戰,組織精兵強將搞好技術服務。
兩會報道持續20天,編輯記者不畏辛苦,連續奮戰,保持了飽滿的工作熱情,涌現出很多感人的故事。總編室兩邊兼顧,雙線作戰,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堅決守住總關口,把好總閘門﹔經社部在完成日常報道任務的前提下,抽調一半以上的編輯投入兩會報道,承擔了兩塊特刊的任務。臨時有事,臨時派人,從無二話,積極擔當﹔在修憲報道中,政文部以“一處出錯,全盤皆輸”的強烈責任感,全員上陣,白加黑,五加二,法治記者全部到大平台參與審稿校對。評論部辦公室夜夜亮燈,深夜還能一呼百應。身邊的感動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有的同志高燒不退、眼睛充血仍堅持採訪﹔有的同志晚上做特刊、白天做直播,每天隻睡兩三個小時﹔有的同志一人完成快訊、專訪、側記、攝影、專報,連續工作12小時,僅靠幾片餅干充飢……
今后,我們將把兩會報道中形成的好經驗、好作風堅持下去、推廣開來,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任務和挑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