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脫身》《愛國者》收官 諜戰劇求新求變為何精品難現

曾俊
2018年07月07日06:43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諜戰劇求新求變 為何精品難現

  陳坤以《脫身》回歸熒屏受關注

  《脫身》女主角引發爭議

  《和平飯店》劇情有創新

  張魯一主演的《愛國者》掀起熱議

  備受期待的《脫身》前晚在東方衛視收官,哥哥喬智才幫助弟弟喬禮杰成功脫身,圓滿結局。不過,自開播以后,該劇的口碑和話題並沒有意料之中的大熱,收視率雖不低,但也未達預期的火爆,體現了主創的表達和觀眾的期待不一致。另一部大劇《愛國者》也收官了,同樣引發不少爭議。這些年諜戰劇一直不斷求新求變,但真正的精品並不多,創作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脫身》收官未能如願成爆款

  諜戰劇變情感劇,離觀眾期待遠了

  電視劇《脫身》劇情最后階段,喬智才假扮成弟弟喬禮杰離開,為了將騙局繼續下去,必須放棄人身自由。而隨著全國解放,在當時的北平召開第一屆政協會議,真正的喬禮杰受邀出席會議,“歸省計劃”終告成功。因此,喬智才的選擇令人動容,受到許多觀眾點贊。他不僅在男女之情上告別自己最愛的人,更為了大局主動犧牲自己。喬智才隨著劇情發展一路不斷成長,從油嘴滑舌的浪子蛻變為沉穩可靠的志士,有擔當,敢負責,令角色獲得了最多的好評。

  告別《脫身》主創發感言

  劇集大結局,陳坤本人發微博表達了對人物的喜愛,“我現在依然特別地沉浸在對喬智才這個小人物的熱愛上,在他身上我投注了很多自己本色的理解,包括生活中我希望自己成為的人,我希望放鬆的樣子。”

  黃儷文也迎來蛻變時刻,從“小白兔”變身保護喬智才、喬禮杰成功“脫身”的地下工作者。實際上一直有許多觀眾認為,黃儷文弱小、傻乎乎、淚腺發達,且一直不知道誰才是真的對她好,即使是被前夫利用都不自知,這樣的人設太不討喜,從而損害了演員積累的好感度。為此,收官之際,主演萬茜發長文“感謝你們不喜歡黃儷文”:“即便黃儷文不被喜歡,我也依然感謝大家入戲。正是因為入戲,所以恨其柔弱。跟你們一樣,我也愛聰明機智有擔當的大喬。愛所有的機智勇敢,愛那個時代無私奉獻的平凡人。”隨后,陳坤轉發並表示“智才愛儷文和小箱子。我尊重戲好人美率性的茜姐”。有愛的互動令不少網友留言稱“兩位實力派演員棋逢對手惺惺相惜的感情太讓人感動了”。

  陳坤回歸熒屏之作引爭議

  作為陳坤闊別熒屏9年之后的回歸之作,《脫身》最初被寄予厚望,被看好能成為今年上半年國產劇的最大爆款,無奈最終表現與預期有差距,主要是因為該類型劇的創新與觀眾收看心理出現錯位,大家想看一部正經的諜戰劇的願望落空,更多時候,追劇的動力源自陳坤在大喬和小喬之間無縫切換的表演。

  首先,整部劇不再是展現敵我雙方運籌帷幄的實力對決,更像是展現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悲喜人生。它在開播宣傳時被貼上“諜戰劇”標簽,結果變成了年代情感劇。主創認為按照歷史來看,編劇將筆頭對准歷史轉折時的普通市民生活更有意思、韻味,但這種故事對一般觀眾的吸引力並沒有那麼強。

  其次,家長裡短和談情說愛成為主線,隻有楚科長扛起諜戰大旗,姜科長又智商不足。劇中,主場景鎮寧邨家家戶戶之間的相互“八卦”為該劇增添了喜感,但如果太多,就顯得有些瑣碎、無聊。同時,幾乎每個主角身上都有愛情的戲份,各式各樣的情感固然描繪出了那個時代裡的人情世故,卻進一步沖淡了諜戰戲的緊張感。

  再次,無論是不夠靠譜、有些自私的小市民喬智才,還是軟萌懦弱、智商掉線的黃儷文,都是諜戰劇中極少出現的人物形象。因為在以往這類劇中,男主角總是雙商超群、左右逢源,女主角總是靈活果斷、柔中帶剛,即便人物一開始不是如此,都會隨著劇情迅速成長起來,出色完成核心任務。所以,始終保護家人、為愛付出、深明大義的喬智才深得觀眾歡心,而黃儷文就成為一大槽點。

  諜戰劇一直在求新求變

  重形式輕內容爭議不斷

  由張魯一、佟麗婭主演的《愛國者》和《脫身》同日收官,也受到一些質疑。在內容上,監獄戲、雪山戲、情報戲、戰爭戲輪番上陣,企圖跳脫單純的諜戰劇、抗戰劇套路,花哨的玩法比較吸引眼球,但一些橋段的邏輯存在問題。該劇在演員選擇上也是兼具市場性與專業性的考量,但造型非常時尚,比如,舒婕在執行任務時經常穿一身耀眼紅裝,更是將頭頂上的各式帽子戴出了新花樣。她的服裝還涵蓋了旗袍、洋裝、制服、風衣、斗篷、棉襖等類型,甚至和千頌伊撞衫,讓人驚呼:這是時裝戲還是諜戰戲?

  年初播出的諜戰劇《和平飯店》則將幽默、懸疑與諜戰相融合,在密閉空間裡進行多方勢力角逐,但人物設置及劇情設置上都有濃郁的網絡感。雷佳音飾演的王大頂,貧嘴又惜命,陳數飾演的陳佳影,高貴美艷又專業性十足,這對CP人設反差大,碰撞出的喜劇色彩更為濃烈。整部戲活潑的調侃氣質、各具魅力的人物在社交網絡時代賺足了話題,但邏輯推導、劇情合理性上仍有待改進。

  所以,整體上看,現在的諜戰劇都在求新求變:邀請有觀眾緣的實力派演員加盟,不滿足於傳統諜戰戲單純的破譯與反破譯、貓鼠游戲,風格上更為輕鬆,但它們都削弱了這類題材所應有的歷史厚重感,重形式而輕內容,掩蓋了其諜戰邏輯並不嚴密的缺點,口碑上都不會很高。

  觀眾爭議多,是不是意味著傳統諜戰劇沒有市場呢?顯然不是,觀眾對《脫身》等劇不太滿意,意味著他們更想看到經典敘事結構的諜戰劇,隻不過諜戰劇編導為劇中人物賦予愛情、成長、人性等元素,觀眾初見時會覺耳目一新,密集使用過多后審美疲勞,新鮮感被侵蝕得無影無蹤。加上以往的諜戰套路被用盡,后來者的創作面臨更大的挑戰,也更考驗水平。

  向經典諜戰劇學習什麼?

  從最源頭的劇本抓起

  諜戰劇一直是眾多觀眾喜歡的類型,過往經典的諜戰劇現在仍不時重播。現在看來,經典的諜戰劇仍有許多值得現在的編導學習的地方。

  《暗算》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由柳雲龍、陳數、王寶強主演,分三段故事展現三個時期的諜戰工作。主角瞎子阿炳憑借超乎常人的聽力,特工生涯如魚得水,但人物命運充滿悲傷。柳雲龍曾主演兼導演多部諜戰劇,他的諜戰劇往往在“用諜戰講人生”,在緊湊的斗爭中側重於人性的挖掘,其最近的作品《風箏》也如出一轍。這時期的諜戰劇往往給觀眾高度緊張甚至有點壓抑的狀態,此后備受關注的《黎明之前》《懸崖》等一脈相承,不僅有波瀾起伏的生死博弈,在直面歷史殘酷的同時,還注重對人物性格及命運上的深度刻畫,為觀眾留出思考空間。

  2008年爆火的《潛伏》則相對另類,在懸疑、智斗之余,還融合了幽默、情感元素,打破了觀眾對諜戰劇的“高冷”印象。孫紅雷與姚晨接地氣而扎實的演繹方式,為這部戲加分不少,從而帶動諜戰劇再度走向熱潮。

  如果說這些諜戰劇有著明顯的正劇風格,那麼2015年的《偽裝者》就開啟了諜戰劇偶像化的熱潮。胡歌飾演的明台調皮搞怪,靳東飾演的明樓智慧隱忍,王凱飾演的明誠帥氣忠誠,三人顏值與演技同時在線,且劇中人物設置契合現代大眾的審美趣味,深受年輕觀眾青睞,最終《偽裝者》在收視率、點擊量與口碑上皆獲豐收。此后《麻雀》《胭脂》《解密》等劇紛紛效仿,利用高顏值偶像演員的加盟,讓諜戰劇與市場化接軌,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但是這些劇如果能在劇情緊湊、邏輯縝密,演員整體演技水准過關等方面再上一層樓,則口碑會更好。

  此后,諜戰劇進入審美疲勞期,雖然播出數量不減,但不再佳作迭出。大眾對這類劇的故事、邏輯、人物和表演等方面存在不少質疑,對精品劇的呼聲已持續很多年。觀眾需求猶在,諜戰劇要想復蘇,創作者還是得從最源頭的劇本抓起:既要滿足新口味,帶來新創意,又要堅守傳統諜戰劇的敘事特點、懸疑風格,否則很難滿足觀眾日益提升的觀劇要求。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