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大數據"給俄羅斯世界杯插上"歡樂"翅膀

2018年07月16日07:1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數據”給俄羅斯世界杯插上“歡樂”翅膀

  2018俄羅斯世界杯曲終人散,32天,64場比賽,有華美樂章,有精致小調,有勇往直前,有不進則退,有實至名歸,有心存僥幸,有不舍,有不甘,有不解,有不願再回首——4年1個周期,全球同心,舉國悲喜,再等這一幕,又要4年后。

  2022卡塔爾世界杯或許是一屆顛覆性的世界杯賽:本屆世界杯開賽前國際足聯代表大會宣布決議,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世界杯賽在卡塔爾7個城市舉行,屆時跨年度的歐洲聯賽肯定要為世界杯調整賽程,這是世界杯賽第一次在冬天舉行,這是世界杯賽第一次來到中東,球隊、球員、球迷需要重新適應世界杯的節奏。

  但2022卡塔爾世界杯一定是一屆開創性的世界杯賽:在俄羅斯的賽場上和全球的顯示屏上,大數據的應用和流行給本屆世界杯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技術印記,球迷有理由期待大數據在4年后的作品。

  如果說上個世紀80年代是信息時代的開端,那麼如今人們早已不再滿足於單一化的信息,大數據時代咆哮到來,足球場只是大數據背景下一個最廣泛可見的應用場合——大數據的概念提出已有10年之久,近年來進入迅猛發展時期,大數據應用已經滲透到生活領域,世界杯自然與大數據息息相關。

  而且不容否認的是,在大數據的補充和襯托下,世界杯已經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

  大數據會騙人麼?

  兩個月以前,瑞士瑞銀集團發布了一份大數據報告《投資與足球:2018俄羅斯世界杯》,他們通過1萬次數據模擬驗算得出,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的冠軍將是德國隊,巴西隊、西班牙隊、英格蘭隊和法國隊分獲25名。

  現在看來,瑞銀集團大數據算法得出的結果,實在是有點天方夜譚——最被看好的德國隊,小組賽階段就被淘汰出局,巴西隊和西班牙隊的成績也和預期有著不小的差距,最准的應該算是輸給比利時的英格蘭隊,“三獅軍團”真的拿到了本屆世界杯的第四名。

  但這份有些離譜的預測並不妨礙,人們對身處大數據時代中這一屆俄羅斯世界杯的津津樂道,對未來大數據在更多層面上進行應用的期待和幻想。

  從足球層面來看,有了大數據的輔助呈現,人們對世界杯更加一目了然。在本屆俄羅斯世界杯上,國際足聯已經可以駕輕就熟為各國家隊提供實時數據,諸如每位球員的跑動距離,傳球次數、射門角度、常用路線、技術習慣等統計數據和結論,“我們每位技術人員都能在更衣室裡看到各種圖像、分析表格、比賽期間的數據……我們正在努力適應這種模式。”西班牙隊助教哈維爾·米拉尼奧表示。

  其實,大數據與世界杯的緊密聯系正日益加深,本屆世界杯頗受關注的視頻助理裁判(VAR)技術就是大數據的應用體現。而和足球場上傳統的數據分析相比,“大數據”無疑更加貼近科學,更能幫助人們找到某些“神秘”規律。

  比如本屆世界杯德國隊小組賽出局,阿根廷隊、西班牙隊、葡萄牙隊、巴西隊等傳統強隊都在四強賽前就已經回家,最終打進四強的隊伍裡,隻有法國隊和英格蘭隊各拿過一次世界杯冠軍,其中法國隊是在20年前,英格蘭隊是在52年前。從球迷的角度來說,像德國隊、巴西隊、阿根廷隊這種有著龐大“粉絲”團的球隊提前出局,應該讓很多人失望。但是從大數據的角度分析,這些強隊的提前出局又可以用某種意義上的科學規律去解釋。

  德國隊的“大數據”沒優勢了?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通過大數據分析,所有歷史上奪得過世界杯冠軍的球隊再次奪冠的平均概率是15%,其中巴西隊的概率最高是25%,英格蘭隊、法國隊、西班牙隊都是7%。按照平均概率計算,這些強隊大體上每參加7次世界杯才能奪得1次世界杯冠軍,平均時間是28年。如果以這樣的大數據為依據,德國隊、巴西隊、西班牙隊的提前出局就都有了“合理”解釋,畢竟,這3支球隊在最近4屆世界杯上有過奪冠紀錄,按照每28年才能奪冠的概率,他們顯然缺了一些在本屆世界杯走得更遠的“數據支撐”。

  而對德國隊球迷而言,更讓他們傷心的應該不是強隊每參加7次世界杯才可能奪冠1次的大數據統計,而是2002年以來,帶有魔咒色彩的“世界杯衛冕冠軍無法在下屆世界杯小組出線”的規律(僅2006年世界杯冠軍巴西隊例外)。

  不談具體技術、戰術,僅僅看大數據,就能解釋德國隊在本屆世界杯的噩運,這多少顯得有些“黑色幽默”。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德國隊也是最早把大數據應用到訓練中的球隊。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國隊將大數據應用到日常訓練中的做法就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德國隊甚至可以精確到以秒為單位去安排隊員的帶球、傳球時間,這讓德國隊隊員的平均控球時間從2010年世界杯的3.4秒減少為2014年世界杯的1.1秒,由此打造了進攻速度異常迅速的“德國戰車”。德國隊在7︰1戰勝東道主后有媒體分析,依靠大數據輔佐的德國隊,可以為球員優化出全面針對對手軟肋的傳接配合方式和進攻路線,巴西隊無疑是被德國隊研究最多的對手,自然受到德國隊大數據戰術打擊的力度也最大。

  然而,本屆世界杯大數據應用已經在強隊全面鋪開,德國隊的這一科技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大數據“走心”也“走胃”

  和球隊一樣,普通球迷亦是更加精確的大數據“瞄准”的方向,而且這類人群似乎更願意對大數據進行“選擇性接受”。比如阿根廷球迷很容易通過梅西全場的跑動距離、帶球跑動距離、接球次數、射門次數這些數據得出結論:阿根廷主教練桑保利沒有制定正確的戰術體系,梅西的隊友也沒有給梅西足夠的支持,所以阿根廷隊止步16強——本屆世界杯決賽前的最新消息是阿根廷足協已經解除了桑保利國家隊教練的職務。

  “這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足球和其他領域一樣,人們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而大數據恰恰提供了這個可能性,更精准地向需求者傳遞他們感興趣的相關內容。”一家新媒體技術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也正因為如此,世界杯的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總是熱鬧得一塌糊涂。數據中心通過后台大量的計算,了解人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在通常情況下,數據屆會認可一個“1、2、8原則”,即1000條相關內容中的200條,佔據了80%的流量,這意味著有相同喜好的人,都在觀看類似的內容。

  “應該說,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們通過大數據計算和人工選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工作。通過大數據的反饋,我們可以在新媒體端,准確給球迷推送他們喜歡關注的內容。在一些特定時間段,比如賽前、賽后,我們還會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把球迷最想看到的東西,呈現在最為顯著的位置。”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所以,在法國隊和阿根廷隊大戰時,數據流量就會像心電圖那樣忽高忽低,而阿根廷隊被淘汰后,喜歡阿根廷隊的人們,很多都在質疑桑保利,為梅西和阿根廷隊惋惜,類似內容的傳播就會加速——這和葡萄牙隊遺憾出局后的情況類似,當時整個互聯網的內容幾乎都在指向同一個名字:克裡斯蒂亞諾·羅納爾多。

  當然,作為世界杯的看客,普通人也可以從大數據中獲益,並通過這些非常有趣的數據,和世界杯緊密聯系在一起。

  比如,國內一家餐飲配送平台,公布了一些世界杯期間的趣味數據:7月2日(16強賽期間)有消費者一次性下單15566元夜宵,成為世界杯期間在該外賣平台購買夜宵的最土豪球迷。其余數據顯示,世界杯首日晚21時到次日凌晨,平台共配送出超過28萬瓶啤酒和153萬隻小龍蝦,而6月30日即世界杯淘汰賽首日21時至次日凌晨4時,外賣訂單達到世界杯期間最高峰,較平日增長40.3%,其中啤酒增幅達71.4%、烤串增幅達104.9%、串串香增幅達82.5%、火鍋增幅達40.2%。

  不論是在足球層面、傳播層面還是普通民眾層面,大數據在俄羅斯世界杯期間的應用,可以說是無孔不入。而科技的發展,又是日新月異的,很難想象4年之后,世界杯和人們之間,又會有怎樣的奇妙結合。

  “現在技術發展和更新很快,有一種技術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自動生產更有趣、更多角度的體育內容,滿足用戶的多樣性的閱讀需求。比如,一場足球比賽無論在第幾分鐘有了進球,人工智能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這個進球的過程制作成短視頻,精准推送給用戶。但是現在,這個技術在時間點方面還不能做到非常准確,以后肯定會更好。”上述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大數據說:國足還得再等等

  大數據雖然是以海量的數據為分析依據,給球迷觀賽創造了更多的興趣點,但是大數據畢竟只是對數據的一種統計和分析方式,對於球迷來說,如果把大數據奉為真理,則可能會忽視足球比賽的真正魅力所在。以前文瑞銀集團的分析為例,大數據顯然並不知道爆冷一詞——在他們的預測中克羅地亞隊與韓國隊奪冠的可能性相當——大數據預測排名靠前的隊伍統統都是公認的強隊,冷門和黑馬在大數據分析裡完全看不出任何跡象。

  但足球之所以讓全人類為之傾倒,正是因為它的不可預知性,在世界杯賽場上,什麼結果都有可能發生。阿根廷隊能0︰3負於克羅地亞隊,韓國隊也能2︰0擊敗德國隊、克羅地亞隊更是可以挺進決賽……因此球迷觀賞世界杯時並不需要完全信賴大數據分析,要知道懸念和冷門一直是世界杯不可或缺的魅力所在。

  對於中國球迷來說,心中自然有一個問題始終牽挂,那就是中國隊何時能躋身世界杯決賽圈、何時能成為世界杯冠軍的競爭者?大數據對此也有分析,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得出的結論是,從1930年的第一屆世界杯算起,中國男足需要經過210年,才有望奪得世界杯冠軍——看來和那些恨不得讓國足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強隊的急性子比起來,大數據竟然知道,振興中國足球至少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郭劍 慈鑫 楊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