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媒界縱橫>>人民日報·閱評

講不完的故事 話不完的情

——人民日報讀者座談會發言摘編(四)

李宏
2018年07月18日16:37 |
小字號
原標題:講不完的故事 話不完的情——人民日報讀者座談會發言摘編(四)

割不斷的情緣

李宏

非常感謝《人民日報》在紀念七十華誕之際邀請我參加座談會。我與《人民日報》有著割不斷的情緣,在我的收藏品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我出生當天的《人民日報》。

我的老家在川北秦巴山區“米倉古道”上的旺蒼縣。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底的某一天,縣裡一位干部拿著《人民日報》,組織全生產隊的人學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剛考上高中的我自告奮勇擔任讀報人,人生第一次站在一百多人面前展示自己,還真有些得意忘形。

會議結束時,縣裡的干部對大隊和小隊干部說:“這娃得好好培養,也許今后能當個大隊書記當個兵什麼的。”因為這件事,到家裡提親的人便多了起來。媒人們逢人便演繹說:“這娃能把幾個版的《人民日報》一字不落地讀完,縣上的領導都講了,今后可能當大隊書記或當兵呢!”

兩年后,我真的如願以償到了炮火紛飛的西南前線當了兵,三年后還當了軍官。當年在生產隊讀《人民日報》的事被村人傳播得更玄乎了,謬傳我十六歲就代表公社到生產隊傳達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父親也以此告誡我一定要做個名符其實的有文化的人。

一九八五年底,南疆戰火接近尾聲。團政治處領導讓我去分散居住的連隊調查軍民關系。有一次到基層搞調研,我了解到那裡的老大媽每到八一節和春節都會帶著雞鴨豬肉和自己繡的鞋墊到軍營慰問子弟兵,為戰士們洗被子,與家屬們聊家常,軍民相處得比親人還親。我嘗試著寫了一篇報道,復寫了幾份寄給省內和軍隊報紙,並嘗試著寄了一份給《人民日報》。意想不到的是,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二日的《人民日報》在一版以《彝族“烏蘭牧騎”》率先登了我的這篇文章。就因了這篇巴掌大的新聞稿,我當上了新聞干事,在新聞宣傳崗位一干就是二十年。因為這篇文章,我榮立三等功。因為這篇文章,文章裡提到的少數民族老大媽演出隊在雲南出了名,領頭的大媽還出席了全國雙擁表彰會。

一九九七年夏天,我被借調參加駐高原部隊基層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在雪域高原的最艱苦連隊行走了二十幾天,官兵們的艱苦生活和樂觀向上的戰斗精神,常使我淚流滿面。我將此行經歷的一些小故事整理出來,第二次將稿子郵寄給《人民日報》,其中一篇叫《雪域文化風景》,很快在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一日的《人民日報》十二版刊登了出來,相關的小故事也陸續在其他中央媒體刊發。從此,我從西南邊疆正式被調到原第二炮兵文化部工作,並隨首長六上青藏高原,陸續發表了《歡樂扎西》《另一種美麗》等短文。

做職業軍人三十八年來,我組織拍攝了二十多部電視劇,很多優秀劇目得到《人民日報》的宣傳,作為貴報的忠實粉絲,我衷心祝福《人民日報》越辦越好。(“研究事兒”微信公號)

(責編:薛貴峰、榮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