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專家探討功夫電影傳承和發展 要尋求類型敘事突破

劉長欣
2018年07月22日14:02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功夫片要尋求類型敘事突破

  成龍在“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上亮相。主辦方供圖

  由於兼具中國功夫、中國元素、中國制造三大特點,功夫動作電影成為中國電影文化一道獨特的風景。7月18日至22日,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在山西大同舉辦。該電影周由成龍發起,包含開幕式、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閉幕式等一系列活動板塊。期間舉辦了“成龍電影現象”研討會,邀請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等數十位業內專家,圍繞“功夫電影對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引領作用”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聚焦

  他憑一身中國功夫打破中西文化隔閡

  “龍”影40年的概念,源於1978年成龍憑借《蛇形刁手》《醉拳》兩部電影家喻戶曉。在這40年間,成龍除了給觀眾帶來數不清的優秀作品外,成龍的中華文化品牌以及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地形成與發展。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對中國人來說,人人心裡都有一個功夫夢、武俠夢,這一點正體現了中國人在復雜傳統文化當中的一種自我釋放和想象。尹鴻說,是李小龍、成龍等華語電影人,把“中國功夫”這個詞語普及到了世界各個國家。近年,在北美海外市場中上映的中國電影裡,票房前10名中有8部是含有功夫動作元素的電影。

  多位專家指出,成龍憑借一身中國功夫打破了中西文化之間的隔閡。“他憑借獨特的表演風格找到了中西文化的平衡語境,對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華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表示。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同樣認為,成龍電影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龍用動作、喜劇、娛樂的方式傳達了社會的正能量,體現了國家的正價值。他所塑造的銀幕形象和公眾形象,共同構成了夢想成真的中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題既包括努力奮斗、不斷進取的核心內涵,還包括扶危濟困,救助眾生的人道精神。”

  《中國銀幕》總編陳航從動作喜劇表達方式的角度,來解讀成龍電影取得世界影響力的原因:“喜劇相對於悲劇來說,其實是一種更容易打通不同民族文化的語言,成龍通過動作喜劇創造了一系列平民英雄形象,讓西方觀眾通過功夫看到了中國普通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方式。”

  隱憂

  需要反思當下的演員培養機制

  近些年,華語功夫片面臨發展困境,包括成龍本人也難以幸免。關於如何延續功夫電影的生命力,專家也紛紛建言獻策。

  《中國電影報道》總編宋子文認為,功夫片之所以總是面臨爭議,其中一個原因是其文化地位不高,盡管功夫片多年來是電影市場的支柱,但從影評界到輿論界對其都是看低的。不過他認為,功夫電影對中國電影藝術繁榮和行業的發展、推動作用一直在產生。

  尹鴻認為,功夫電影要深入思考如何與現代人的價值觀和情感相匹配,如何尋求類型敘事的新突破,以及武俠動作和場景如何做到電影化。

  成龍則提到當下的明星偶像機制對功夫片的拍攝所帶來的困擾。成龍說,“現在大明星來現場擺個架子就完了,那些飛過來甩過去的鏡頭都不是自己演,他們有各種替身,什麼手替、腳替、肩膀替,都是動作演員在幕后做的。”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梁明認為,應反思動作演員的培養機制,“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特殊的培養機制,專門針對年輕的武術演員進行培養,讓中國的功夫電影延續下去。”

  高科技在推動電影工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功夫片同質化的問題,距離成龍電影中的個性化功夫漸行漸遠。《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認為,中國功夫電影要想走向世界,還是要立足於中國文化,“功夫電影有強大基因優勢,同時與中國的道家、儒家思想水乳交融,對世界觀眾都有天然的獨特吸引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