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成黑馬 乾隆雖毒舌卻多情,是真事兒嗎?

有網友笑說,年初《還珠格格》重播時,重新解讀整部劇,有了重大發現:令妃才是劇中最有心機的女人,她拉攏小燕子、紫薇,都是為了扳倒皇后。沒想到才過去半年,這個觀點不僅在愛奇藝播出的暑期熱劇《延禧攻略》中得到印証,還加足了料!看劇學歷史,劇中人物對應的歷史真實是怎樣的呢?專家們也針對卷土重來的“宮廷”題材發表意見。
對富察皇后夠甜寵 歷史:與完美女人感情如一
從《甄嬛傳》裡,不少觀眾了解到,雍正有位無可替代的真愛:純元皇后。在她去世多年后,他仍念念不忘,聽到歌頌純元美德的話就高興,一旦懷疑誰對純元不敬就雷霆震怒。這個情節倒像是把兒子乾隆的故事,安到其父雍正身上。乾隆的那位“純元皇后”,就是他的原配嫡后富察氏、孝賢純皇后。
《百家講壇》特邀主講嘉賓、作家、歷史學者張宏杰說,乾隆先后有過三位皇后,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他的結發妻子,第一個皇后,富察氏。歷朝歷代因為種種原因,很少有人真正和皇后能做到鶼鰈情深。乾隆和這位結發妻子的感情做到始終如一,跟她方方面面比較“完美”很有關系。歷史上的她長相姣好、賢惠有魅力,婆媳關系也處得異常融洽,乾隆是個非常孝順的兒子,這也讓乾隆非常滿意。做了13年皇后,富察氏每天素面朝天,穿衣戴帽都很簡單。劇中展現的魏瓔珞用鹿尾絨毛為皇后打造服裝的橋段,富察氏就用過。她親手做鹿尾毛緣邊的小荷包送給乾隆,意思是與他共勉,不忘滿洲儉朴本色。乾隆非常喜歡這個荷包,終生帶在身邊。
劇中魏瓔珞斗遍后宮 歷史:令妃獲專寵
但凡事沒有十全十美,富察氏和乾隆的第一個兒子備受寵愛,卻年僅9歲就病逝。劇中皇后求子不得,不時沉浸在思念和憂愁之中。歷史上他們7年后才有了第二個兒子,2歲時天花去世。隨后皇后也在乾隆東巡途中病逝。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去世,對乾隆造成巨大傷害。而皇后烏拉那拉氏因“性格無常,太后面前不能盡孝”的原因被廢后,對乾隆更是致命打擊。周迅在《如懿傳》中飾演的如懿就是乾隆的皇后烏拉那拉氏。
乾隆另一個重要的女人,要數令貴妃。劇中魏瓔珞聰慧無比,接連干掉一個又一個絆腳石。與《還珠格格》從令妃中年時期開始講故事不同,《延禧攻略》瞄准了令妃魏瓔珞的青春期——為了查明姐姐的死因,魏瓔珞入宮當宮女,斗遍后宮無敵手,最終成為高高在上的令妃。她開挂的人生,也被有的媒體戲稱為“紫禁城福爾摩斯”,一路升級。
歷史上真實的令妃卻沒有這麼高的人生起跑線,她原名魏佳氏,父親是內務府管領,正黃旗漢軍包衣出身,不但屬於奴才的等級,而且是當時被視為低旗人一等的漢人血統,后來被抬入滿洲鑲黃旗。在乾隆40多個有名分的嬪妃中,令妃生育的數量是最多的,在10年時間裡先后生下四子二女,其中包括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以后的嘉慶皇帝,足見令妃專寵。
乾隆既傲嬌又毒舌 歷史:不僅自負,還愛猜忌
刻板印象中的乾隆締造了乾隆盛世,也被影視劇本塑造成風流天子的形象。《延禧攻略》是聶遠繼《天下糧倉》之后,再次飾演乾隆,此次有所不同。這個皇帝平日忙於政務,對皇后情有獨鐘,不喜歡后宮嬪妃刻意爭寵,遇到妃子在御花園唱歌博關注,就罰她唱歌到天亮。選秀時,皇上更是盡顯“毒舌”功力:嫌棄秀女太瘦,就說:“今兒風這麼大,她站著應該挺費勁的吧。”嫌棄秀女太胖,就說:“這一日是要吃五餐嗎?”嫌棄秀女黑,就說:“這每天是頂著醬油晒太陽呢。”目前播出的劇情中,雖然還沒太多對手戲,但魏瓔珞的伶俐口齒已給傲嬌皇上留下深刻印象,也為她日后獲寵埋下伏筆。
南大歷史系學者武黎嵩透露,乾隆給人印象是猜疑心很重,即便對於大臣的匯報,也對比不同信息渠道。“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就因乾隆猜忌下場悲慘。其實乾隆在人格上有點像父親雍正,為人刻薄猜忌,處處逞強,要顯示比大臣聰明。”他為人自負,自詡“十全老人”。他自認字、詩都寫得好,會很多語言,常夸耀在位時清朝疆域大。此外,乾隆民族自卑嚴重,看不起漢文化。對江南士大夫充滿芥蒂,同時又覺得,自己在文化上要高,逼著自己學漢文化。所以說,乾隆時期也是清代的一個分水嶺。
並非古代宮廷生活 歷史:清代規矩森嚴,乾隆不能任性
有說法認為,《如懿傳》遲遲無法定檔,同題材的《延禧攻略》搶先一步搶佔市場。市場對長期空缺的類型是會形成渴望的。《甄嬛傳》講述封建體制下女性群體的悲劇,而《延禧攻略》也猶如《飢餓游戲》的斗獸場,她們的手段幼稚又殘忍、無情又天真,能滿足一部分人的追劇心理。
武黎嵩告訴記者,大家都以為乾隆像《戲說乾隆》裡見一個愛一個,“其實當時滿漢不能通婚,他不可能跟漢族女孩有糾葛。根本任性不起來。祖宗家法很嚴。”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說法,說乾隆之所以對和珅很好,是因為他長得有點像富察。
大家習慣看宮廷戲,但其實等級森嚴,令宮廷之爭成為不可能。清代皇帝很守規矩,嬪妃和皇后之間,規矩也很森嚴。清朝就規定,嬪妃侍寢不允許在皇帝寢宮過夜。紫禁城裡,隻有皇后可以跟皇帝過夜。“嬪妃使絆子,互相搞一把,這很困難,因為平時見不到面啊。除非皇帝召見,一起給皇后、太后請安,一般情況下不許串門。我們想象的宮廷劇情節,在皇宮內院不太可能發生,反而要比誰更賢惠。”
“看宮廷劇不妨帶著娛樂的心情看,其實觀眾無法從中學到什麼,我們並不了解古代宮廷生活。電視劇實際上是現實生活的投射。”武黎嵩認為,“你要相信中國古代貴族受過良好教育,他們把所學內化為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遵從孝道,夫唱婦隨。所謂的宮廷,不過是現代人把人與人之間的惡性競爭投射到劇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