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金鷹報》:社區報以小搏大有方法

劉正勇
2018年08月07日13:3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金鷹報》:社區報以小搏大有方法

  《金鷹報》進社區開展公益活動。資料圖片

  7月7日,是《金鷹報》創刊11周年紀念日。這份報紙經歷了幾次大的“轉身”:由湖南廣播電視台整體劃轉至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又從最初高舉文化娛樂大旗到如今扎根基層社區。劃轉之前,《金鷹報》每年需要湖南廣播電視台撥款800萬—1000萬元﹔劃轉之后,已連續3年實現盈利遞增。《金鷹報》也完成了從廣播電視報到社區報的華麗轉身。

  定位:“窄”中求“寬”

  現在,大家看到的《金鷹報》,在報頭位置有8個字——幸福社區,快樂生活。這是《金鷹報》的辦報主旨,也就是她的定位。

  從2007年7月創刊以來,《金鷹報》經歷了新銳娛樂、文摘、都市生活幾種定位的調整。2015年從湖南廣播電視台整體劃轉至湖南日報報業集團,離開具有豐富娛樂因子的廣電系統,這份報紙怎麼辦?從美食報,到藝術報,到財經報,到電影報等,報社做了不少調研和論証。最終在湖南日報報業集團的指導下,選擇了社區報這一方向,以嶄新姿態擔當媒體社會責任。

  說到社區報,當然不是一個新鮮概念。定位社區,是老、中、青讀者都涵蓋嗎?《金鷹報》選擇做了一個細分——緊盯“銀發群體”(即60歲以上老人),努力打造“銀發粉絲圈”,主要為城市社區的老年讀者服務。在版面設置、內容採編、線下活動、平台構建等方面,全部圍繞這個“窄眾”展開。

  內容:見“微”知“著”

  明確了定位之后,報紙遵循“服務、引導、共享、關愛”的編輯方針,堅持以“小”見美,見“微”知“著”,俯身沉心接地氣,深入社區“走轉改”,既把黨和政府的政策、精神傳達到社區的角落,也為老人的生活、健康、文化娛樂提供盡可能貼心的服務。

  此前,《金鷹報》相繼推出了《鄰裡》《養生》《暢游》《收藏》《民俗》等特色版面,舉辦了“爸媽的愛情”征文活動﹔推出了《那個溫暖的背影》《追思》《書的江湖》以及“湖南長征記憶”等主題報道和特別策劃,既切合時令,又符合定位,較受老年讀者喜愛。特別是系列報道“黨員微故事”——用文字和鏡頭記錄身邊(社區)那些平凡的老共產黨員的故事,挖掘他們在平常生活、崗位及社會活動中的閃光言行和感人片段,於細微處彰顯榜樣力量,獲得了廣泛好評。

  2017年以來,針對“幸福社區 快樂生活”及老年讀者群的定位,《金鷹報》開始建立“金鷹報‘老記者’群”“長沙黨建專干群”,為聯誼通訊員和社區新聞挖掘提供了更多便捷﹔開辟了幾個整版的《社區新聞》《讀者互動》《社區板報》,在延續之前特色欄目《黨員微故事》的基礎上,新開辟了《社區好人》《金牌讀者》等個性欄目。記者深入社區,挖掘了30多個社區好人故事。“那些年我們照過的全家福”“退休不退崗”等多個策劃報道也廣受好評。

  融合:由平面至立體

  融媒體時代,單一的內容表現形式與傳播渠道,已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

  幾年來,以“金鷹雲社區”為中心,基於讀者數據收集(50余萬老年讀者、10余萬有效數據),構建從報紙到新媒體(雲端),到線下實體館和落地活動的運行閉環,一個主攻資訊閱讀、法律服務、旅游產品開發、書畫藝術品買賣、老年養生保健服務的分合相適、立體全面的讀者綜合服務平台初具雛形。專注法律服務的“小馬問法”、書畫藝術品拍賣的“拍德利”、旅游開發的“雲游天下GO”等分端口,既源於報紙版面,每期都有報道,又基於線下實體而存在﹔既可分開獨立運行,又與“雲社區”總平台連接打通形成整體。

  同時,實體館扎根社區,讀者俱樂部已經有14家,遍布全省10多個地市,公益活動、旅游活動、團購活動,一年下來有幾百場,大大增強了報紙和讀者的黏性。因此,“金鷹雲社區”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概念,而是一個用紙媒(品牌)牽線搭橋、用實體館深耕細作、用新媒體振翅飛翔的真正的綜合服務平台。

  這一過程中,《金鷹報》這份報紙本身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如一場老年聯歡會,吸粉就接近1萬人,點播、閱讀、投票都超過10萬﹔《金鷹報》2017年零售及派發給讀者的報紙達90萬份。

  (作者系金鷹報刊社社長、總編輯)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