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西虹市首富》:套路是永恆的,冷暖是自己的

沈杰群
2018年08月07日06:4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西虹市首富》:套路是永恆的,冷暖是自己的

  去影院鑒定《西虹市首富》前,我把挑剔值打到最高,且選擇了人類思維相對冷靜的午夜場,但還是“栽”到了幾個笑點上,甚至散場后還能回味一陣。

  忽有一日天降橫財,須在一個月時間內想辦法把10億元人民幣花得干干淨淨。觀影時我們都自動成為沈騰飾演的“王多魚”,絞盡腦汁花錢特別爽,竭盡全力花不掉很不爽,樂完了想想自己並沒有10億元最涼爽。

  以舞台劇起家的開心麻花,3年時間內上映了4部電影。2015年沈騰和馬麗主演的《夏洛特煩惱》一炮走紅,票房14億元﹔2016年喜劇《驢得水》,票房雖僅1.73億元,但觀眾給出豆瓣評分8.3的口碑支持,拾得演技派“遺珠”任素汐﹔2017年《羞羞的鐵拳》,票房飆上22億元。眼下,《西虹市首富》創新高的形勢一片大好。

  為什麼開心麻花的班子長期“能打”,不曾掉隊?我覺得粗淺答案有一個:因為這座喜劇工廠叫開心麻花,它的“命”好到能讓電影圈和戲劇圈一起嫉妒,成功模式實在難以復制。

  開心麻花的電影創作是和“老本行”話劇緊緊相扣的,首先,話劇舞台盛產一流好演員。喜劇天才,是你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演什麼,但隻要他一起范兒,你莫名其妙很想笑。該類型江湖前輩佼佼者有周星馳、葛優,現在沈騰也得到了越來越穩固的市場肯定。

  從春晚小品裡的“郝建”,到《西虹市首富》撐起全場演技的“王多魚”,沈騰那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喜劇感,既是老天賞飯吃,更是舞台磨煉后的無往而不勝。

  演員立住了,緊接著是劇本。

  開心麻花習慣優先挑話劇“磨”過的劇本拍電影。《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這3部電影,底子依靠自家小劇場舞台上千錘百煉的包袱,摸爬滾打“磕”下來的笑點。

  當其他電影創作者使勁琢磨“如何打造能活過兩部的系列招牌”時,開心麻花的生存顯然輕鬆自如許多。原本的舞台劇生產作坊,自然演變為電影的大庫房和練武場,家底殷實,熟門熟路當然不會錯。

  細究開心麻花的話劇風格,其實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傳統話劇。刻薄點講,戲劇圈和開心麻花的體質大概是互不兼容的。明確將自我定位、底色與傳統戲劇分割開來,這個喜劇工廠一心想生產的,唯人人願埋單的“笑果”而已。

  《西虹市首富》的導演閆非、彭大魔是對老搭檔,我曾在《夏洛特煩惱》上映期間和他們聊了聊。這對搭檔給人印象鬆弛而機敏,路數難以定義。他們倆自稱創作“低效率”,玩夠了才能寫,寫不下去接著玩兒。有次被公司老總帶著去看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被要求“多接觸戲劇圈子”。結果閆非和彭大魔看完開幕大戲就坐不住了,跑去看街頭雜耍和買買買。“我們對老總說,看戲是更高層面的追求,看一場戲已經很給你面子了”。

  這口氣聽著挺游戲人間是不是?兩人背景可是扎扎實實的科班出身,彭大魔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已開始做喜劇工作室,在各大院校巡回演出——20或30分鐘無完整故事的“大小品”,包袱和喜感密集。他們倆在開心麻花做舞台劇,一隻腳屬於舞台劇,另一隻腳則不屬於,自始至終試圖在舞台上講述一個電影化的故事﹔不過真正做電影了,劇本熬得比話劇還費勁。

  “笑果”怎麼熬?創作喜劇可比悲劇難多了,悲劇尚能靠演員的一部分情緒征服觀眾,喜劇隻能靠詮釋故事。

  我覺得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敘事方式上的最大特點是“沒有特點”,一般選擇平鋪直敘甚至堪稱“套路化”的路數講故事,如同所有便利店裡都賣那幾格關東煮菜色。食材頗為中庸,然而喜劇的“湯底”突出:以“略帶不嚴肅”的調調說尋常事兒,配合滋味鮮美的小調侃小逗樂。觀眾真的很吃這一套,開心麻花屢試不爽。

  《西虹市首富》把“開心麻花式”敘事演繹得很充分。沈騰飾演的“王多魚”開啟“花錢游戲”后,不意外的套路是千金散盡的N條路中定要為博美人一笑,意外的情節是“王多魚”給“夏竹”送上的滿城煙花這一生日驚喜純屬誤打誤撞,把王力宏演唱會“包場”得寒磣勁與溫情味齊飛﹔不意外的套路是第一時間沖去住豪華酒店吃龍蝦喝拉菲開公司,意外的抉擇是邀請掃他出門的足球隊同吃同住,公司要實現別人怪力亂神的念頭,在全城大賣脂肪險,自己終極夢想是挑戰頂級球隊……

  人們對缺錢的抱怨如此隨意、廉價,對懂得珍惜和改變這件事卻遲遲不能領悟,口口聲聲愛著錢的你,其實一點不愛不懂生活吧。

  又比如《夏洛特煩惱》,源於我們常存的青春懷舊幻想:“如果有一天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高中的課堂上睡著了,現在經歷的一切隻不過是一場夢,陽光照在你臉上,眼睛瞇成一團,你告訴同桌,你做了個好長的夢,同桌罵你白痴,讓你好好聽課。”好的,那麼讓時光倒流一次,往昔所有的錯過,你真的能重新擁有嗎?

  你看,生活多值得調侃啊,想象與現實錯落的縫隙裡,就生長著一茬茬喜劇。

  因此,很容易理解觀眾為何喜歡開心麻花電影的敘事,迷戀這樣一碗食材朴素湯底鮮美的“關東煮”。套路是永恆的,冷暖是自己的。我們最想看的喜劇,必定需要先找到“我”的存在,獲得平凡生活體驗的認同,然后不傷筋骨地自我諷刺一針,或者盼望一個不切實際的夢境。

  最后的最后,我們希望能大笑著說出來,鬆快地遺忘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