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二混子"陳磊漫畫說歷史:在知識的角落裡嘻嘻哈哈

李祥
2018年08月07日07:1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陳磊:在知識的角落裡嘻嘻哈哈

  陳磊的讀者年齡跨度很大,既有中年人,也有小孩。

  在朋友圈裡看疫苗的爭論是不是頭都大了?甩給你一篇“混子曰”的公眾號文章,或許你就一目了然了。這些知識和事件,被分為“什麼是疫苗”“出了什麼問題”“會有什麼后果”三個部分,圖文邏輯線索清晰明了。

  除了關注熱點事件,公眾號的創始人陳磊,這個以“二混子”為筆名混跡江湖的年輕人還用同樣的手法簡明、有趣地將歷史進行邏輯化分割,尋找到歷史發展的因果脈絡。近日,在海澱某書店裡,陳磊帶著他的新書《半小時漫畫中國史3》與北京的讀者見面了。和此前兩部一樣,他把隋唐歷史中的重要節點提煉出來,從不同於教科書、史料書的視角進行幽默風趣又簡單的解讀——能畫畫絕對不寫字。

  知識本身是迷人的,不管是變幻詭譎的歷史,還是高深莫測的科學,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但各種術語和大部頭的厚書往往讓人們望而卻步。積累知識一定要板起面孔做老學究嗎?不一定。知識娛樂化就真的該不屑一顧嗎?也不一定。就像看過了《羋月傳》之后去翻看戰國史一樣,以陳磊為代表的一批人在試圖降低人們的閱讀成本——淺嘗輒止總比望而卻步要好。

  1.說起知識,他用了“迷人”二字

  7月28日,盛夏的悶熱沒有擋住讀者的熱情。北京言幾又書店中關村店裡,每個讀者手裡都拿著陳磊的書,一兩本甚至幾套漫畫中國史、世界史,以及剛剛到手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3》。不少人此前都想好了“不懷好意”的刁鑽問題,要難為一下這個端坐在書桌后面、一臉正經的“二混子”——陳磊,想著他的簽售會一定會有很多段子。

  簽售會上的熱情只是冰山一角。陳磊開創的公眾號“混子曰”的隨便一篇文章就是幾十萬的閱讀量,他說“稍不留神”還會過百萬。疫苗的文章發出20分鐘,閱讀量已經超過十萬。在這篇文章裡,二混子從病毒的繁殖和免疫系統的識別入手,將疫苗描述為閹割過的病毒。於是讀者就知道了,疫苗的好處在於既方便免疫系統識別並擊斃,又不會因繁殖而造成身體病變。之后,二混子又解釋了疫苗如何出問題,以及出了問題會怎樣等內容。

  “我們的很多文章都是這樣,轉發、留言和點贊的都很多。但我理智地反思過,這些人迷戀的肯定不是我,而是知識本身。也就是說,知識是很迷人的。人們在獲得知識之后,會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和自信。這種感覺是真正能夠改變人的,它才是我們能給大家的最重要的東西。”陳磊著裝干淨利落,言談清晰,一點也沒有漫畫上的自由散漫。

  盡管用“迷人”二字來形容知識,但陳磊上中學時學習成績並不好。一節歷史課后,別人留下的都是滿本滿書的筆記,陳磊留下的卻是漫畫——聽不進去課堂的內容,陳磊便在課桌和前面同學的掩護下畫漫畫。眼睛雖然不時看看老師,但腦子裡想的卻是《七龍珠》《灌籃高手》等漫畫上的人物。

  不愛聽課加漫畫技能傍身,讓陳磊吸引了不少女孩的目光。課余總有一群同學追著陳磊要畫,大多數是女同學,甚至有隔壁班的女生和低年級的小師妹。畫張人物漫畫像送給鄰班的小美女,然后就有話題了,偶爾還寫寫信,傳幾次信就交上筆友了。

  本是一個標准的差生形象,可陳磊卻不排斥對知識的好奇。或者說,他對很多知識比普通學生更為好奇,好奇的點也不一樣。

  “全班五十多個人都在聽課,我就不想跟他們一樣。”陳磊習慣於循著一個好奇的點去不斷翻書、推算。有時候他會很成功。比如物理課上講到加速度公式,陳磊自己看書推了出來,那一章節的物理成績拿了優秀。但畢竟學生時代精力有限,大多時候都以失敗告終。但屢次失敗卻鍛煉出陳磊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越來越善於發現眼前事件的因果關系。即便是學微積分,他也要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學科,以及這個學科是如何發展等知識。

  “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有它的來龍去脈。我們愣愣地站在一個點位上看不明白,但如果站在一個全局的角度,也許視線就豁然開朗。就像中國史一樣,某段歷史可能很費解,但如果你知道整體的歷史脈絡,一直以來固有的矛盾是什麼,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陳磊說,這樣的知識很迷人,不管是在任何領域,都會吸引他不斷探索、求知。

  “比如二戰史吧,我了解二戰史,其實是因為打游戲。”陳磊告訴我,在西北上大學時,他偶然聽同學提起一款叫《盟軍敢死隊》的游戲很有意思。出於好奇,他下載了游戲,並發現裡面的人名、地名都很有特點,讓人著迷。但是隨著通關難度增加,陳磊發現對游戲背景知識的了解大大地限制了他的手腳。

  陳磊說:“我記得簡介裡說以二戰為背景,但努力回想高中的歷史課,我對二戰一無所知。但我必須得把它給搞懂啊!”於是,他在搜索框輸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幾個字。之后,看資料、買書籍,一發不可收……

  所以至今陳磊都很清醒,吸引著人們的,不是他的漫畫,而是漫畫傳遞的知識。和陳磊一樣被知識吸引的人數不勝數。每一次線下的簽售會、見面會,都會有各個年齡段的人出現在現場。更有一些中學生甚至用他的漫畫書作為歷史課外的必讀書。

  2.工科生編知識段子什麼樣?

  隨便問一個人關於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印象,恐怕都有故意為難人的嫌疑。估計對方隻會給你一個字:亂。翻開最新出版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3》第5頁,“二混子”用5個圓圈告訴你這一時期的朝代更迭,並且在下面備注:“別人家的朝代都在一級菜單裡,南北朝裡的朝代隻能混下拉列表。”

  簡單粗暴,雖看不慣卻無力反駁。看過“混子曰”公眾號的文章后,你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所謂“看不慣”,大概是因為這些文章沒有按部就班,比如歷史類文章中幾乎很少出現年份﹔所謂“無力反駁”,是因為作者邏輯清晰,粗線條勾勒了歷史的主要脈絡。

  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處理,對於曾擔任某汽車公司設計師的陳磊來說易如反掌。

  說起汽車,他在我面前仿佛三下兩下便畫了一輛:汽車是用來跑的——它得有輪子——得有一個傳動系統帶動輪子跑——傳動系統的另一端是一個動能的源頭,也就是發動機——其他。一萬多個零件的汽車就這樣被陳磊分解了,所以再復雜的知識也不在話下。

  2014年的一天夜裡,陳磊睡前在床上翻看柏楊的《中國人史綱》,讀到東周的章節,發現東周時期的國家多而復雜。“多到讓我懷疑人生。”陳磊說,“但是那一天我牛脾氣上來了:今天必須得把這個事給搞明白。於是我決定靜下心來,慢慢地把這段歷史理清楚。”

  這世上就怕認真。陳磊竟然真地做到了,讀懂了東周列國那段紛繁復雜的歷史。“然后我發現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和亂。為什麼這段歷史在多數人的腦海裡面還是一團糨糊呢?我認為我們都是被那些枯燥的文字和枯燥的表現形式給耽誤了。”

  設計師出身的陳磊在看這段歷史時,腦子裡面像過電影一樣,所有的畫面都在腦海裡飛過。“這時候我突發奇想,為什麼不用更有趣的形式來表達這些看上去很枯燥的信息呢?於是我動用了我的想象力、創造力,變成了我的第一篇處女作。”在這部4集連載的《如果東周列國是一個班級,這事兒就好理解了》裡,陳磊用漫畫文字的組合刻畫了主要人物和事件:問鼎中原是阿楚調戲周老師﹔晉楚爭霸是阿楚和老晉約架﹔商鞅變法是小秦找家教……

  成了!

  2014年11月9日,趕上微信公眾號紅利期,陳磊拾起自己荒廢了一年、隻發了兩段文字和一張自拍的公眾號,在上面推出這些干貨型漫畫,同時不斷更新內容。

  要做有內涵的漫畫並不簡單。除了設計搞笑的內容,還要花時間消化“硬知識”。理工男的思維發揮了重要作用。陳磊把大部分知識點的聯系歸結為四個字——因為所以。一級一級往上摸,再順下來的時候,知識的脈絡就清晰了。

  后來除了歷史,陳磊也選擇一些熱點來畫。他常在手機上看新聞,遇到讀不懂的熱點就成了他的選題。這個公號在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第7天更新了《屠呦呦對瘧原虫干了什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核輻射仍舊爆表時發布了《核輻射你怎麼這麼坑人》……干貨加熱點,讓“混子曰”很快成為現象級公眾號。直到最后,中國史和世界史部分被單獨編纂成書。公眾視野裡,這個用漫畫和段子解讀歷史的“二混子”越來越顯眼了。

  2015年年初,一家門戶網站關注到了“混子曰”的公眾號,並與其商量用漫畫風格寫汽車做廣告。上萬個零件的汽車在陳磊的漫畫解讀下生動有趣,看后又有知識的飽脹感,一時間熱度很高。於是某汽車公司投了4萬,在“混子曰”平台做廣告。

  “原來這個平台真的可以賺錢!”第一筆廣告費讓陳磊有點激動:“那時有了跳出來創業的念頭。”但細看眼前,有能讓他在上海買車買房的薪水和穩定的工作,創業回報高風險也高。陳磊陷入了兩難:“而且,我擔心的是,這些作品以及我的產品真的好嗎?我也不確定。”

  就在這時,一個機遇接踵而至。

  “今晚來吃個飯吧,我把泉靈姐叫來了。”這年6月的一天,陳磊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驚得抖了抖手機。

  當晚,他滿懷期待,興奮赴約。飯桌上,朋友和張泉靈都在聊投資項目,“也沒說要投我”,陳磊說當時覺得自己有點尷尬,隻好埋頭吃海鮮。

  不料一個月后,陳磊收到了張泉靈的微信,“你這個事是不是可以商業化了?”陳磊又抖了下手機。

  “忽然有人拿出一百多萬來証明我干得好!”這筆147萬的投資給陳磊打了強心針。終於,設計師陳磊辭職了。“我算了一下,這筆錢大概夠花三年。三年有很多變數的。”

  果然,三年內畫漫畫變成正職,陳磊變成老板,變成擁有百萬粉絲的“混子哥”。2016年陳磊的內容團隊招募了16個人,全是“混子曰”的粉絲。“粉絲非常知道我在做什麼,所以本身就經過了一輪篩選。”面試的時候,陳磊拋給應聘者一個與其專業毫不相關的題目,要對方一周內用任何形式去解說這個題目給“學渣”陳磊聽。他的標准是,能讓“學渣”都看明白了,大眾就能明白了。

  十幾個粉絲組成的團隊,共同運營“混子曰”,每周都有選題會。會議桌前是一塊小白板。每周兩個人,自選一個題目解說。大家在下面提建議,陳磊來拍板,標准同樣是:讓“學渣”感興趣,給“學渣”講明白。

  “絕大多數創意的生產過程並不是靈光閃現,而是不停打磨成型的過程,所以寫公號尤其是知識型公號的時候,還是挺累的。我甚至看了很多人體解剖類的書和錄像,我知道人體一共有多少塊肌肉,臉上的肉又是怎麼長的。”但陳磊依然認為,喜歡一件事情就要為它去付出。

  3.向往簡單

  大唐為何由盛轉衰?陳磊在書中用了爆破三人組來概括:安祿山就是那顆雷,李林甫負責埋雷,引爆雷的是宰相楊國忠。這其中說的,便是皇權與軍權相權、宰相與節度使之間的固有矛盾。

  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個個段子,背后有什麼共同點?陳磊告訴我團隊創作的三個原則。

  “我們在創作歷史類文章的時候,從來不堆砌年份。歷史書為什麼很枯燥?我們看到太多的冗余信息。”在陳磊看來,年份便是冗余的信息,提高了閱讀成本。“我們會不經意間去嘗試記住年份,其實我們可能根本不需要記住它們。”

  翻看科普文章裡,隻有少量的專業術語——這便是“混子曰”的第二個原則。“這個道理很簡單。咱們隨便翻開一本專業書籍,如果十行發現八個專業術語,就會發現我的智商在連續經歷八次碾壓。這本書還能讀嗎?隻能放回書架了。這種對閱讀體驗摧毀式的行為我認為是很傷害讀者感情的。”

  最為重要的原則是,能畫畫的絕不寫字:“漫畫傳遞的信息量、邏輯關系、因果聯系可能更強,簡明扼要。且漫畫還能夠提高閱讀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總的來說,陳磊在試圖降低讀者了解知識的成本。“你和閱讀之間做的是一筆買賣,是交易就得談性價比。也就是在閱讀這件事情上的投入產出比。”

  在他看來,閱讀中的所有消耗都是成本。“如果你是一個不太擅長閱讀的人,那你的閱讀成本將會無限放大。放大到這輩子閱讀和你沒什麼緣分。所以我的著力點就在於降低閱讀成本,增加閱讀回報。讓閱讀、獲取知識成為一件簡單有趣的事情。能做到這點的‘二混子’,才是我向往的樣子。”

  提到“二混子”的名字和漫畫形象,人們很難和眼前這個儀表堂堂的小伙子建立聯系。“但他確實是我心中喜歡的樣子。”

  陳磊本是江西人,在西北上大學時接觸了很多北方方言。“當時覺得北方方言特別有意思,比如‘二混子’,指一個人游手好閑、蹭吃蹭喝,還有其他無法言說的一些意思。”所以一開始創作時,陳磊用了這個名字。等讀者群壯大之后才意識到,想要改已經來不及了。但漸漸他也發現,“二混子”三個字真正吸引他的不是語言,而是傳達的生活態度:“有點痞,但不壞,還很輕鬆自在。這種生活狀態是很吸引人的。”

  所以“二混子”的書也是輕鬆自在的。我想,可能這是你見過的最另類的封面設計:腰封上沒有任何名人推薦,而是一個痞痞的“二混子”,背后是一連串橫排版和豎排版的“哈哈”。封面則是若干個歷史人物面孔圍在四周成一個圈。

  這麼另類的封面設計,恐怕作者和出版社編輯之間要好好較量一番了。

  出版社的編輯和老總說:“混子哥,你這本書的封面人物必須有辨識度,且眼睛必須盯著讀者,這樣在路過書架的時候會第一時間被吸引住。”

  陳磊把混子哥的頭像發過去:“二混子”的形象很鮮明,但眼睛只是用了一根粗線條。

  編輯沉默了一會兒問:“這個眼睛能不能睜開看著我?”陳磊回復道:“他就是睜開的,而且看的就是你。”

  編輯隻能投降。

  目前出版的4本書,在網上都有,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看。對此陳磊沒有過多解釋,只是簡單調侃了幾句:“作為一本紙質書,它不光可以長知識,還可以用來壓方便面,墊家裡桌子腿兒。甚至如果家裡有個熊孩子,那麼這本書還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偶爾客串一下板磚的角色。”

  陳磊向往的簡單有時甚至有點任性:和普通的公眾號想盡辦法做數據分析,貼近讀者興趣不同,混子哥更新時比較隨意。他的公眾號沒有固定推送時間,有時一個禮拜更新兩三次,有時一個月都不更新。據他說,《人民的名義》熱播時,他因為追劇影響了更新。不過,因為粉絲忠誠度很高,隻要推送出來,往往幾個小時就能突破十萬。

  “我不研究知識,只是知識的搬運工,讓大家接觸知識的成本降低一些。”陳磊用裹在藥外面的糖衣來比喻自己在做的事情:藥是治病救人、強身健體的好東西,但是藥苦,吃藥的過程並不愉快。有人在藥片的外面包一層糖衣,那苦就會消失,整個過程隻剩下快樂,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