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獲取用戶隱私日漸規范
網絡隱私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議題,引發政府部門、互聯網企業和廣大用戶的關注。什麼軟件會獲取用戶的隱私信息?哪些獲取行為屬於越界獲取?如何防范隱私泄漏和網絡欺詐?8月3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互聯網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評估移動端App的隱私安全,分析2018年上半年網絡欺詐的新案例和新趨勢,並為用戶提供簡單易操作的應對方案。
這份報告顯示,目前幾乎所有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但大多數都能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進行獲取,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持續大幅降低,2018年上半年安卓App越界獲取比例降低到5.1%。《網絡安全法》的實施,政府部門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視,互聯網行業的自律,用戶隱私安全意識和技能的提高,都在推動整個網絡隱私環境向前發展。
這份報告顯示移動網絡隱私的泄露主要有手機軟件獲取、免費WiFi竊取、舊手機設備泄露以及黑客攻擊企業大數據等渠道。隱私安全測試結果顯示,2017年下半年,幾乎所有的安卓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權限,869個Android手機App中未獲取的僅佔0.1%。其中生活購物類和投資理財類App佔比明顯增加,生活購物類由7.6%增加到11.2%,投資理財類由9.1%增加到10%。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上半年,獲取“打開攝像頭”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9.9%,獲取“使用話筒錄音”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6.2%,這兩個權限也是用戶最為關注的隱私信息。
一個良性的變化是,安卓手機App在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權限的比例在大幅降低,相比2017年上半年的25.3%,2018年上半年降到了5.1%。
對隱私權限管理相對完善的iOS系統,也存在隱私泄露問題。這份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iOS端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從69.3%驟增到93.8%,其中圖像美化類獲取比例高達100%。
2018年上半年最常見的詐騙短信是非法貸款、病毒軟件和惡意網站、偽基站、高薪招聘和網購,其中非法貸款佔比32.4%。詐騙電話多為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冒充領導、索要驗証碼和冒充公檢法。惡意網站中色情網站佔比高達56.9%,博彩網站增長到34.4%。報告認為,博彩網站數量大增,世界杯開賽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這份報告還對用戶提出了隱私保護“十個凡是,五個一律”的建議:凡是問你銀行卡號和讓你轉賬的都是騙子﹔凡是自稱公檢法工作人員要求核查賬戶、轉賬匯款的都是騙子﹔凡是找工作找兼職讓你先掏錢的都是騙子﹔凡是退票改簽要去ATM操作的都是騙子﹔凡是聲稱免費退款換貨的陌生電話和網址都是騙子﹔凡是接到170、171、147號段牽涉到錢的都是騙子﹔凡是說你中獎要求先交保証金的都是騙子﹔凡是購買游戲裝備要你先匯款的都是騙子﹔凡是補貼、補助要求去ATM操作的都是騙子﹔凡是QQ、微信上要求借錢、匯款、充話費的務必電話確認。接電話,不管你是誰,隻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挂掉﹔隻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挂掉﹔隻要一談到是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干部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讓你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