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7期

出鏡記者如何駕馭現場直播報道

王 梅
2018年08月20日15:14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出鏡記者是指在新聞現場,在鏡頭中從事信息傳達、人物採訪、事件評論的電視記者和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總稱。[1]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無論是時政新聞還是民生新聞,記者出鏡已成為常態報道行為。特別是直播連線,作為融媒體環境下提升新聞競爭力的有力武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在傳統媒體,由於主持人崗位的飽和,許多播音主持專業的畢業生依靠形象和語言的優勢,擔任了出鏡記者。是否能夠適應現場報道,成為他們踏入職場的第一關﹔是否能夠駕馭現場報道特別是直播連線,成為檢驗其優秀或平庸的“試金石”。客觀地說,在媒體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出鏡記者表現出的素質與事業發展的需要相比還有很大距離,加強記者現場直播能力鍛造已是當務之急。

一、出鏡記者對於直播報道的重要性需要再認識

視頻曾經是電視台的專利,誰也不會想到時代發展到今天,不僅廣播直播室配備視頻設備,連報紙也都成立了自己的音視頻部,新媒體五花八門的視頻直播更是層出不窮。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可以用視頻直播表達“我在現場”時,電視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直播報道依然是傳統電視媒體最大的優勢。特別是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直播連線將電視聲畫結合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第一時間接近新聞現場和真實狀況。不管媒體環境怎麼變,觀眾要看到鮮活的新聞現場的需求沒有變,而且比過去更強烈。日漸式微的傳統電視,更要利用新聞直播特別是突發事件的新聞直播去創造與觀眾的黏性。因此,對出鏡記者的媒介素養和報道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出鏡記者直播報道的新聞素養

在新聞行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很多新聞都是靠記者“搶”來的,“搶”的意識和“搶”的能力都是構成記者新聞素養的重要元素。縱觀最近20多年來涌現出的優秀出鏡記者,無不是對新聞現場保持著強烈的欲望。出鏡記者張泉靈剛在珠峰大本營做完“聖火耀珠峰”的直播,一聽到四川發生地震,立即申請從拉薩飛成都,趕赴北川進行報道。在四川雅安地震報道中“一戰成名”的蔣林說:“當我那一天感受到大地晃動的時候,第一個直觀反應就是一定要去現場,這是我獻給職業生涯的一個恩典。”作為一名出鏡記者,有走近現場、走得近些再近些的欲望,才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新聞人。新聞素養首先要解決意識的問題,然后才是能力的問題。優秀的出鏡記者要具備什麼能力?“除了要具備鏡頭感、敏銳的思辨能力和流利的口才外,還要具備非凡的洞察判斷力。因此記者要多學習、多思考,豐富閱歷、做好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甄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聞素養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素養,這並不是一句大話空話。為什麼直播現場特別強調判斷力?所謂判斷力,就是對新聞價值的把握。在突發的新聞現場,信息的龐雜導致受眾的茫然,特別是面對重大突發事件,出鏡記者能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事件進行快速反應,對其性質和特點作出正確判斷,然后梳理最關鍵的信息點直播出去,考驗的是其成熟的政治素養,這也是一名出鏡記者的核心競爭力。

三、出鏡記者直播報道的“五要”和“五不要”

(一)要做足准備,不要隨意上陣

張泉靈說過一句話:“我進央視當上主持人,很大程度上是靠運氣,但作為經常做重要現場直播的主持人,就有很大的准備成分在裡面。”正因其是一個有心人,她才會在美國出差時自費去肯尼迪航天中心參觀,為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報道做准備。她在“神六”“神七”發射基地流暢而專業的現場報道備受稱道,再次証明了成功對有准備的人的垂青。而有些出鏡記者由於准備不充足就隨意進行現場報道,在鏡頭前詞不達意甚至說不出話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直接影響到新聞報道的質量和記者的個人形象。所以,在到達現場前,出境記者應盡量詳細地把握新聞事件的背景,設計報道的方向和角度,形成框架和提綱,同時盡可能多地儲備與事件相關的理論或專業知識,這樣才能避免出鏡的不專業和信息量的匱乏。

(二)要有細節,不要“有面無點”

現場是需要發現的,哪怕你了解了再多的背景和素材,現場依然會有許多你無法預設的細節,因此細節的發現能力至關重要。美國著名記者杰克海敦說:“好的記者要像偵探一樣留心細節,說明問題的細節能使稿件出色並賦予它現場實感。”細節是最有說服力的,包括靜態的細節和動態的細節。發現細節不僅要靠眼睛去看,還要帶上耳朵去聽、鼻子去聞、手去觸摸,還要用心去感知。這就是出鏡記者始終對新聞現場保持敏感的重要性,因為總會有新鮮的觀察和發現。現在電視台的出鏡報道中,“我們來看一個細節”已經成為諸多記者的口頭禪,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細節在傳播中的有效性。

(三)要和觀眾情感共振,不要自說自話

出鏡記者在直播報道時,必須時刻意識到受眾的存在,考慮到正在收看新聞的觀眾的同步感受。要針對不同的事件題材、不同的報道環境,給出相應的情緒反應,調動甚至刺激受眾以增強可看性,拉近距離感,有效增強現場報道的親和力。[2]我們經常聽到出鏡記者說“我現在的位置是”“我看到了什麼”“我聽到了什麼”“我聞到了什麼”“我摸到了什麼”等表述,就是為了讓觀眾與記者一樣獲得更真實的現場感受,而同時記者也必須考慮到現場的呈現會給觀眾什麼樣的刺激反應,從而警惕自己的語言、表情、情緒甚至著裝與環境產生疏離感、違和感,避免出鏡和現場“兩張皮”。在一場關於城市內澇的直播中,有位央視女記者被網友詬病“就像娘娘出巡一樣”,尖刻的語言就是對記者高高在上、忽視現場氛圍的批評,是對記者置身事外、與觀眾沒有建立情感連接的否定。

(四)要說有邏輯的口語,不要說空洞的陳詞濫調

在現場報道中,最大的信息載體還是有聲語言。出鏡記者對語言的描述能力直接影響著電視新聞的信息傳播。“出鏡記者所面臨的信息是紛繁復雜的,事件的發生也都是多種多樣的,針對這種特殊情況,出鏡記者必須正確使用人格化傳播法和信息化傳播法”。[3]筆者認為,人格化傳播的語言應該是通俗易懂的口語,避免晦澀難懂﹔而信息化傳播,應該是有著縝密邏輯的干淨的語言,避免包裹冗余的信息。蔣林曾經在“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故、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等重大事件的直播報道中有著出色的表現,他經常在長達十分鐘的連線中,牢牢黏住觀眾鎖定屏幕,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他非常有邏輯性又非常口語化的表達。他自己也坦言:“這個平台的大部分人,正在用一種陳舊的語言模式在表達,你隻要和他們有不同,觀眾就會對你有記憶。”可是,時下很多出鏡記者還在日復一日地使用著形式化、標簽式的串場傳達,既沒有邏輯鏈條,也沒有語言風格,只是加些“那麼、然后、這個、那個”等既無必要、也無美感的點綴,這種“假口語”“表演式口語”讓記者出鏡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要隨機應變,不要機械麻木

直播中的不確定性很多,有來自現場的,也有來自技術的。這就要求出鏡記者具備穩定的心理素質和快速的反應能力,也需要准備充足的預案。比如當現場情況和文案設計出現偏差怎麼辦?如果還是照本宣科,就可能鬧出笑話,因此,一定要根據現場來調整出鏡語言。當記者發現攝像不給力,鏡頭無法反映你的現場描述怎麼辦?那就要自然地指揮調度攝像移動機位配合記者,而不是傻傻地自說自話。正在和主播連線時信號中斷時不要面露慌亂,可以坦然說“我現在聽不見”,直到聽見新的指令。當導播讓你多撐兩分鐘怎麼辦?當導播讓你必須在10秒內結束怎麼辦?那就要有即興的現場組織語言的能力,在規定時間內呈現一個完整的表達。其實,所有這些應變的能力都來自駕馭現場直播的底氣,而這份底氣來自於對內容的深度把握以及一次次現場歷練所積累的寶貴經驗。

四、結語

當前,傳統電視媒體對於年輕人仍然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一批又一批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走上了出鏡記者的崗位。但是,具備高超的現場直播報道能力的優秀記者還相當匱乏。時代呼喚既能彰顯電視傳播優勢,又能在媒體融合的創新中大顯身手的“明星直播記者”。而這個“明星”的成長,隻能在現場。

參考文獻:

[1]宋曉陽.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指南[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66.

[2]付桂香.出鏡記者有聲語言的表達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7(24).

(作者為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播音主持委員會主任委員,新聞中心節目監制,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