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煙台晚報》說館藏 讓國寶走出“深閨”走近百姓

蔣潔
2018年08月21日13:5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國寶走出“深閨”走近百姓

  煙台市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今年剛好是它建立60周年。《煙台晚報》自今年年初開始,每周推出一期《煙台國寶檔案》版面,將煙台博物館珍藏的國寶介紹給讀者,傳播文博知識。

  每期《煙台國寶檔案》用橫排版面形式呈現,整體統一和諧。以7月30日的版面為例,整體像是一幅畫,深綠色的古風畫框將內容包在其中,用黑白水墨畫做背景,青竹、淺山、飛鳥點綴,再將影青釉劃花渣斗的摳圖放置於上,整體色彩溫儒淡雅,相得益彰。整個版面以一個大的渣斗正面圖為中心,兩邊則用圓形圖對稱,版面精美。

  《煙台晚報》的讀者群較為廣泛,該期《煙台國寶檔案》推出的是宋代景德鎮窯影青釉劃花花口渣斗,看不明白這串冗長的名字也沒關系,因為版面已經給出了完美的解釋。版面提供了渣斗的正面、底部細節和暗刻花紋細節的圖片,正面圖上用紅色標注了它的口徑、高和底徑長,每張圖片旁邊都有簡明的文字說明,詳細描述其用途、外形和質地。

  圖片在視覺上給人以直觀感受,而文字似乎給人以“觸覺”。“花口外撇,共八瓣,寬沿,高頸,瓜楞鼓腹,圈足外撇,底足澀圈,有臍釉。”這是讀者能一眼就從圖片裡得到的信息,但“晶瑩如玉、輕薄精致”“胎體輕薄細膩,透光性好”這些質地上的觸感,還有一些沒展示出來的細節,如“器身多以暗花裝飾,在燈光下內外皆可映見”,則隻能靠文字描述出來,讀者才能體會到。這樣的圖文結合,讓讀者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了這件藏品,易懂易記。

  細看版面,其左上角標有煙台市博物館的館徽,及“煙台市博物館建館60周年特別欄目”的字樣,說明了版塊來由﹔左下角小小的中國地圖上標記出了煙台市博物館的位置以及渣斗的產地,讓人一眼明了﹔右下角是“煙台國寶知識競賽題庫”,該欄目結束后《煙台晚報》表示將舉辦國寶知識競賽,會從中選題,這種方式不僅有助於喚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煙台晚報》的閱讀量和發行量,可以說,是個很不錯的創意,彰顯出《煙台晚報》以時代感、開放性、立體化、沖擊力為主要特征的辦報風格。

  不難看到,《煙台晚報》正以豐富的內容、活潑生動的版面贏得讀者的好評。《煙台國寶檔案》版面的出現,不僅讓國寶走近了百姓,並且,讓百姓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國家寶藏,激發了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帶動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