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巨齒鯊》:用幽默化解恐懼

禹昕
2018年08月22日13:3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巨齒鯊》:用幽默化解恐懼

  40多年前,《大白鯊》橫空出世,40年后,“鯊魚梗”依舊誘人。“鯊魚”題材已經屢見不鮮,2016年有《鯊灘》,2017年有《鯊海》,直到今年夏天的這部《巨齒鯊》,將觀眾對怪獸電影的期待重新帶回。巨齒鯊悄無聲息地靠近,幽幽地在人類下方的水草區穿行,發動突然的后方襲擊,這些畫面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了人類對未知的恐懼,新的套路,搭配先進的拍攝技術,《巨齒鯊》能取得成功也在意料之中。

  《巨齒鯊》講述了一段中美專家聯手擊退史前巨獸的冒險故事。影片獨具匠心,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海底侏羅紀”。從《大白鯊》到《巨齒鯊》,在技術的推動下,電影中的人鯊之戰也不斷升級。這部時長兩個小時的災難片,對制作與拍攝都有著極高的要求,深海下的實景拍攝,更是對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全新挑戰。影片還依靠對恐怖氣氛的營造,成功打開了觀眾的心理防線,而巨齒鯊的“巨齒”,海底世界的神秘,也為影片提供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影片將人類對深海和巨獸的恐懼巧妙結合,這種恐懼感貫穿全片,達到了怪獸片的基本效果。導演德特杜巴將故事設計得簡單、完整,不需要觀眾努力理解劇情。他用簡單易懂的情節做鋪墊,在感官上帶給觀眾最直接的體驗。電影中,巨齒鯊本身就是一種最直觀的視覺沖擊,而觀眾與鏡頭一同進入黑暗海底世界的片段,更能感同身受地體驗到這種龐然大物帶來的恐怖感。

  《巨齒鯊》為中美電影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合作模式。影片中,中國演員的出場不再顯得突兀,中美演員的同台表現很自然,影片呈現了國際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故事背景也符合情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東方明珠”“三亞灣”等中國元素的呈現,也同樣十分自然,甚至第二隻巨齒鯊喜歡“中國食物”的細節也能讓人會心一笑。此外,影片也試圖展現更多“隱形”的中國元素:張博士在女兒蘇茵外出前“讓其小心”,一句簡單的囑咐完美體現了“表面平常而內心深情款款”的中國式溫情。而相比之下,喬納斯的前妻談到前夫與蘇茵的戀情時卻毫不避諱,這種直觀的中美文化對比,含蓄與直白兩種方式的情感表達,也是影片的亮點之一。

  但在具體內容的表達方面,影片則缺少一點科學的嚴謹性:喬納斯從潛入海底到浮出海面的過程過於簡單,而現實中,人的肺部無法承受如此快的壓強變化﹔另外,鯊魚在淺海捕食的片段也有違常理,更像是主觀創造。

  《巨齒鯊》最鮮明的特點在於它的幽默元素。巨齒鯊嘴裡發出的“咯噠”聲響,蘇茵在門外偷看喬納斯肌肉的嬌羞,人獸追擊中喬納斯“鯊口脫險”后的打趣,還有貫穿全片的少兒幽默,都能讓觀眾會心一笑。《巨齒鯊》作為一部驚悚片,幽默似乎顯得有點“跑題”,但德特杜巴真正的用意並不是要觀眾“強顏歡笑”,他希望用此來呈現一種態度。人們往往會因為生存被推著往前走,經歷一場災難活下來后,會有兩種選擇——笑或者哭。“而我希望看到人們笑,即使面對恐懼和糟糕的事情,笑也能成為化解一切的良藥”。在《巨齒鯊》中,幽默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可以打開人們的內心想法,也可以感染所有人。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