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蜜》臨近尾聲爭議持續 配角"搶戲"都是"灌水"惹的禍
在《何以笙簫默》裡羅雲熙(右)也擔起了“回憶殺”的灌水戲份
《結愛》裡的寬永和修鷴成為“最后的主角”
趙麗穎和陳偉霆在《老九門》后段雙雙“掉線”
羅雲熙為“潤玉”一角承擔了不少罪名
《香蜜沉沉燼如霜》播出已臨近尾聲
拋開網絡獨播劇,今年在衛視平台播放的電視劇中,到目前為止話題量最大的無疑是古裝玄幻劇《香蜜沉沉燼如霜》。這部劇的口碑走勢,經歷了一個標准的“倒U形”曲線:前期,該劇靠“花神之女”錦覓(楊紫飾)和“天帝之子”旭鳳(鄧倫飾)的高甜互動橋段瘋狂圈粉﹔劇情中段,同樣深愛錦覓的“大殿下”潤玉(羅雲熙飾)靠人設走紅,為劇集攢足流量﹔到中后段,由於男二號潤玉戲份過重,男一號旭鳳戲份過少,觀眾吐槽該劇為配角加戲“灌水”,劇方與編劇為此互相推諉責任,風波越鬧越大,目前爭議仍在繼續……
《香蜜沉沉燼如霜》遭遇空前吐槽,是劇迷的一次集中爆發。這年頭,觀眾心裡也實在很矛盾:工作壓力大,晚上就想追個劇輕鬆一下,可國產劇動輒六七十集,每天浪費一個半小時,劇情卻只是推進一點點。你說國產劇節奏慢,制作方卻總說這是市場需求﹔你說配角搶戲影響觀劇感受,編劇就會站出來說,咱這是鴻篇巨制,你得耐心看完,好戲在后頭……結果,花幾個月追完一部劇,你可能會發現除了天天躺沙發長了一身肉之外一無所獲,還不如下樓去跳廣場舞。
現象 灌水並非《香蜜》獨創
《香蜜沉沉燼如霜》引發的行業爭議(詳見《羊城晚報》8月27日A11版)依然沒有消停。該劇播出已經臨近尾聲,潤玉和旭鳳的戲份依然“勢均力敵”。有觀眾調侃:“潤玉變天帝演了十幾集,旭鳳變魔尊隻需十分鐘。”關於“羅雲熙搶戲”的說法再度被不少網友置頂。
對於網友質疑,羅雲熙表示自己只是按照劇本來演,並沒有要求加戲,但劇方始終沒聲援他。近日,羅雲熙工作室取消關注《香蜜沉沉燼如霜》官方微博,貌似拒絕“背鍋”。與此同時,由於該劇一名編劇承認原來43集的劇本被“灌水”拖長到60集,引發業內和觀眾對國產劇灌水現象的再度關注,紛紛要求肅清風氣。
但是,國產劇集數越來越多,光靠呼吁就能起作用嗎?在今年初舉行的電視劇制播年會上,東方衛視中心總監王磊卿就指出:“電視劇集數從40集到100集,像蘭州拉面一樣越抻越長。”同時,電視劇孵化時間卻越來越短,王磊卿對比了國產劇和美劇的制播時間:“部分國產IP劇50-60集的劇本用5個月速成者大有人在,而一般美劇12集劇本都要耗時6個月。”他認為,該背鍋的是對大IP的粗放式經營,是商業劇的急功近利。其實,國產劇給配角加戲“灌水”的現象,幾乎已經成為常態。
手段 出盡法寶拉長集數
●手段1:出動回憶殺
這兩年的電視劇流行“劇情不夠回憶湊”,本來主角演得好好的,突然一陣柔光閃過,他們的童年陰影、中學愛情、大學狗血三角戀就會一一出現,“回憶殺”甚至貫穿全劇。這種橋段在《人間至味是清歡》《何以笙簫默》《夏至未至》等都市偶像言情劇中屢見不鮮,今年打著聚焦“無人機行業”旗號的《南方有喬木》同樣逃不過因“回憶”太多被觀眾吐槽的宿命。
此外,“回憶殺”也往往伴隨著MV的展現模式。今年已經被吐槽過一輪的《戀愛先生》《老男孩》《美好生活》以及最近的《月嫂先生》,都出現了以“海外風光片”開場的套路,而且都以MV的模式呈現。就連《歡樂頌》第二季也是這樣,安迪和小包總在泰國海邊騎摩托、逛市集,兩人沒多少台詞,隻需一段“咖喱肉骨茶”的畫外音樂不停地播放,就足足撐了兩集。這種手法在《香蜜沉沉燼如霜》中也是運用得得心應手,錦覓隻要對著那株枯萎的鳳凰花,音樂立刻就會響起,她與旭鳳的那段回憶就翻來覆去不知道重現了多少次。
●手段2:給配角加戲
說到“主角掉戲,配角加戲”,前年播出的《老九門》比《香蜜沉沉燼如霜》更加明顯:“佛二八”小分隊從古墓逃出生天之后,身受重傷的男一號佛爺(陳偉霆飾)就長期“掉線”,躺在床上過了一集又一集﹔被抓進牢裡的男二號二月紅(張藝興飾),也是一直“活”在別人的對話裡﹔女主角尹新月(趙麗穎飾)的鏡頭甚至還沒有她表妹多。與此同時,陸建勛、陳皮阿四、霍三娘、裘德考的戲份卻越來越多,以致粉絲怒批《老九門》應該叫“陳皮阿四成長記”“裘德考啥事都成功記”“陸建勛秀下巴記”“霍三娘表白被拒惱羞成怒記”……其實,這種“喧賓奪主”的事還真不少。比如鄭愷、劉詩詩主演的《那年青春我們正好》,一集裡兩人的戲份經常隻有5分鐘左右,女二號種丹妮反倒成了真正的“主角”。對此,劉詩詩曾婉轉回應:“當時拍的戲份其實很滿,但剪輯不是演員能掌控的。”此外,馬思純、盛一倫主演的《將軍在上》也遭遇了主角后期戲份越來越少的情況。
配角搶戲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為演員帶資源進組,有些是因為資方對某演員有偏愛,於是強行要求編劇為其加戲。最近《沙海》變成“張日山傳”就屬於這種情況,本來作為“特別演出”的張銘恩隻有三場戲,最后卻瘋狂加戲,戲量直逼主角吳磊和秦昊。對此,制片人白一驄受訪時坦言:“有人威逼我和三叔要(為他)定做角色……”不過,也有一種情況,並非演員有什麼背景,而是片方單純為了增加集數拖長劇集,而配角因為片酬低,加上角色的設定和身世可以隨意延展,於是就不斷為配角加戲。
症結
劇集質量讓路資本
國產劇為什麼要“灌水”?其實這已是老生常談。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資本和劇集質量的角力中,資本總能佔上風。按照目前的制播行業規則,電視劇是按照集數來計算價格的,集數越多劇方賣給播出平台方的價格就越高。知名編劇汪海林曾在受訪時透露:“到2018年初,一集戲已經能賣1200萬元,多剪一集就多1200萬元。1200萬元意味著什麼?80集長劇就是10個億的銷售額,這是相當有誘惑力的。制作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即便成本到了四五個億,但銷售額能夠達到10億元,他們為什麼不干?肯定干!”
然而,大部分網文IP內容單薄,拍成30集都很勉強,於是就隻能讓編劇“盡情發揮”,增加無數的支線。男女主角因為片酬“太貴”,而且不允許拍攝超期,所以增加的戲份加到配角身上是最劃算的。以今年上半年的爆款網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為例,這部劇與《香蜜沉沉燼如霜》一樣,在劇集后半段出現了敘事節奏失控的情況,總共24集的內容,播到最后6集時男女主角幾乎同時掉線,配角寬永和修鷴的“前世今生”卻被扒了一個遍,因此被觀眾指斥“爛尾”。說到原因,導演陳正道坦言,一開始隻計劃拍13到15集,但資方要求延長,最后定為24集﹔劇集開拍后,編劇邊寫劇本邊拍戲,再加上主角黃景瑜、宋茜隻分別給了劇組90天的拍攝時間,劇集拍到最后,編劇隻好臨時改戲用配角來“灌水”。
措施
行業呼喚改革方向
相較國產劇,影視產業發達國家的電視劇集數都較為合理:韓劇普遍16集,每集1小時﹔日劇通常10集,每集半小時到45分鐘不等﹔英劇3集,每集1小時﹔美劇以季播劇為主,通常前幾季質量較高,越往后灌水現象也越多,但美劇節奏明快,“灌”的是有效情節,不會出現“劇情不夠回憶湊”的情況。比如,《實習醫生格蕾》拍到第14季,基本已經換了一套演員陣容,各種疑難雜症都在劇中出現,堪稱“醫療百科全書”。
那麼,國產劇對於“灌水”就沒有辦法了嗎?前幾天,網上盛傳五條有關“電視劇改革新方向”的提議:“1、嚴肅備案管理,不得隨意變更集數﹔2、堵住漏洞,限古份額擴展至十點檔﹔3、長劇播出受限,規范和精管‘續作型’作品﹔4、短劇扶植,30集封頂,前十衛視每年可新增5部劇播放﹔5、挂名編劇拉黑,引導專業編劇隊伍。”從中也可以看出行業和大眾對於遏制國產劇“灌水”現象的呼聲。
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制片人房迎時,她客觀分析了“灌水”現象:“一方面,有些古裝劇做到近百集,確實是因為場景、體量的需要。對於制作來說,集數越多,分攤的成本可能越少。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故意把30集體量的劇拉長。”她認為,國產劇應該回到長劇與短劇並存的狀態:“我們需要容量足夠大的80集長劇,同時也需要短小精湛的電視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