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陳睿:B站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紀錄片出品方之一

2018年09月10日16:28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攝影:人民網記者翁奇羽

人民網深圳9月10日電(記者 燕帥) 以“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為主題的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今日在深圳舉行,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在下午舉行的主論壇“如何拓寬業務范圍,延展服務價值?”這一議題環節作主旨發言,以下是發言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很榮幸被邀請參加媒體融合發展論壇,我是嗶哩嗶哩的陳睿,在這裡可能有些朋友已經是嗶哩嗶哩的用戶,有些朋友可能還沒有聽說過嗶哩嗶哩,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嗶哩嗶哩,嗶哩嗶哩是中國最大的視頻創作社區,它創立於2009年,到今年是第九年的時間,我們現在用戶規模是有8500萬的月度活躍用戶,在我們的活躍用戶裡面絕大部分都是情況人,18-35歲用戶佔比是78%。從我們用戶調研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用戶都是在20歲上下。目前內容是以視頻為主,我們每天現在有3.2億的日均視頻的播放量。在B站之所以是一個社區,是因為我們的用戶和我們的創作者是有各種各樣形式的互動,比如說彈幕、投幣等等,這些互動對於創作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創作者可以從用戶那裡得到他的創作作品的反饋。截至2018年Q2,我們每個月用戶和創作者平均會有6.4億次的互動,包括彈幕、點贊等等。以上數據都是來自於我們2018年的Q2的財報,都是經過審計過的。

這麼多的用戶在我們這裡有這麼多的互動行為,他們究竟在看一些什麼呢?我這裡挑選出B站內容的一些亮點,也是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比如說他們會在B站看紀錄片,我專門舉了一個紀錄片的例子,是我們就在過去的兩三個月,我們新上線的一部紀錄片,這是我們B站參與出品的叫《人生一串》,為什麼叫《人生一串》,因為這個紀錄片講的是燒烤。這個紀錄片特別受歡迎,在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在B站上面就有超過4100萬次的觀看量,而且,它的口碑也特別好,在豆瓣的評分裡面,拿的是9.0分的評分。為什麼這個紀錄片這麼受歡迎呢?因為他特別接地氣,講的是現在青年人一定都參與過的一種社交活動就是擼串,就是燒烤。燒烤往往代表的是青春,就是年輕人在一起,比如加班完了,或者是上完晚自習放學,一起去燒烤,這個青春的回憶往往是跟友情或者愛情結合在一起的。

所以,這裡面可以講述很多的故事,當然,作為一部美食的紀錄片,最主要是裡面的燒烤看起來很好吃。從紀錄片下面的評論看起來,很多觀眾看了紀錄片之后,立刻就打開外賣軟件訂了燒烤。所以,應該是2018年度目前最佳的國產紀錄片之一。《人生一串》並不算是B站第一部成功的紀錄片,這上面我也列出了我們參與的幾部紀錄片,比如兩年前網上以前很火的《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團隊是我們投資的,而且我們也投資了它的大電影。包括《尋找手藝》,這個紀錄片也很有特點,這個紀錄片也是我們參與出品的一部紀錄片,它的特點是什麼呢?它的整個制作團隊隻有兩個人,一個人是導演兼劇本兼解說,另外一個人是攝影兼司機,這兩個人用四年思想跑遍了中國大地,去尋訪傳統手藝,最后他們把紀錄片制作出來,在B站上面放,非常受觀眾的歡迎。

目前B站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紀錄片出品方之一,為什麼非常專注制作紀錄片呢?因為現在年輕的網民其實很喜歡看紀錄片,這個和大家想的也許不一樣,也許我們總是覺得普通的網民就喜歡看低俗的,喜歡看肥皂劇或者是喜歡看一些嘩眾取寵的東西,其實不然。對於現在很多90后和00后的用戶來說,他們其實希望把時間花在學習上。因為他們希望看了一個東西之后,他們能有所收獲。所以,B站的紀錄片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步地火了起來。

我拿《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舉例子,2016年的時候,《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上線,不到幾個月就拿到了數百萬的播放數,這應該是讓整個行業都還是比較驚訝的數字,而且大家如果在B站上打開這部紀錄片會發現,彈幕互動量特別高。那裡面的幾位修文物的工人已經被年輕的網民當做明星和網紅,就比如修鐘表的王津師傅,他們覺得王津師傅是男神,為什麼?因為這部紀錄片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工匠精神。一提到工匠精神總是回想到日本,因為日本會宣傳他們有工匠精神,比如所謂的壽司之神,后來還出來一個米飯之神,日本做米飯做得非常好的一個人。

事實上,說到工匠精神,最初的工匠精神一定是中國,中國從兵馬俑開始,到趙州橋到故宮,所有的點,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藝術奇跡,都是這些由不知名的工匠做出來的。而在中國沒有一部講中國工匠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出來之后,年輕人其實感覺很自豪,第一,他覺得這是咱們中國的工匠精神。第二,他們感覺很感動,因為工匠精神就是六個字叫擇一事終一生,當把你確定一個事要做之后,你把它做到最好,而且不斷傳承下去。這樣一種堅持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在這種浮躁的快速社會裡沒有見過,所以見到之后非常的震撼。

在前年的時候,我們把這部紀錄片投資,讓它拍成大電影,在院線上上線,這是我們電影海報。《極地》也是一部可圈可點的紀錄片,它是我們和央視聯合出品的,它獲得了2017年中國紀錄片的學院獎。這個講的是西藏的風光,在B上也獲得了非常好的評價。除了和國內的機構合作,我們還會和國外的機構合作,比如說BBC。這部《神奇的月球》就是和BBC合作的紀錄片。

剛才講到紀錄片,就要講到B站的第二個亮點就是動畫片,說到動畫片,我相信看B站的人都會把B站和動畫關聯起來。確確實實,B站最早的一批創作者基本上都是動畫的創作者,而且B站的用戶基礎與動畫愛好者是高度重合的,從艾瑞的統計來看,中國85%看動畫的愛好者都是B站的用戶,那麼,在B站上面看動畫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為什麼這些動畫的愛好者會在B站上看動畫呢?這裡截取了一段視頻,大家看一下在B站上看動畫的氛圍。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飄過的就是B站非常有特色的彈幕,彈幕的一個作用是什麼呢?彈幕和字幕的原理是一樣的,當你看到一分鐘的時候,覺得這個場景有話說,或者你很有感觸,你會發一句評論在上面。這個評論就會留在一分鐘的地方,就像字幕一樣印在畫面上。等下一個人看到同樣時間的時候,他就可以看到你發的這個評論。當很多人看到一部視頻,都去發彈幕的時候,就會營造很多人一起看這部視頻的氛圍。這其實和我們看球的時候,我們往往不喜歡一個人看,我們會喜歡大家一起看一樣,其實看很多創作的作品,觀眾都喜歡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看。

所以,剛才大家看到了,這是我們今年連續連載的國產動畫叫《中國唱詩班》,這一集的名字叫“夜思”,就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講的是一個外交官的故事,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愛好者看到這部片子的時候可以通過彈幕來表達他的共鳴。目前B站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原創動畫出品方之一,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動畫版權購買方,也是中國最大的原創動畫的出品方和制作方之一。2017年的時候,我們還發起了“國創扶持計劃”,目前應該是投資了國內近20個動畫制作團隊,並且參與了超過50個動畫原創的項目。

做國產原創動畫,應該是B站的初心。我們這一批創立B站的人,最早的一個願望就是振興國產的動畫和漫畫。比如說,我舉幾個最近出品的動畫的例子,《凸變英雄》,是第一部用中文配音,並且第一批在日本電視台播出的國產動畫,這對我們來講意義很大,我是動畫愛好者,從小看動畫都是日語配音,中文字幕。我在想什麼時候能夠把我們的動畫出口到日本去,讓日本人看中文的配音,日文的字幕,這一點我們去年做到了。而且這一部動畫在日本的口碑和反響都很好,獲得2017年東京動畫大獎的第七名。

這也是一部很有影響的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個團隊叫翼下之風,是我們投資的,我們參與了《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第一季到第三季的出品,並且《那兔》第四季我們是聯合陸軍政工部文工團電視藝術中心一起出品的,這個應該是目前中國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部動畫,它是一個軍旅題材、愛國題材的動畫。

我可能要說到第三個亮點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地,其實也是在B站。大家可以看一看,B站的年輕人是怎麼樣去喜歡中華的傳統文化的。這是我們的UP的創作者。這個UP組是在紐約留學,但是他在紐約不斷傳播漢服的文化。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欣賞,叫復興不等於復古。因為現在黨和政府不斷宣揚我們要復興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前提是什麼?那就是年輕人得喜歡它。如果年輕人不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再怎麼折騰,等我們老了以后,中國傳統文化還是要消亡掉的。所以一定要發動年輕人參與到傳統文化當中,我們並不是要刻板地去重復,而是要鼓勵年輕人去發揚、去創新。也是基於這樣一個想法,這其實是我們在今年農歷三月三日和共青團中央一起舉辦的一個活動叫《中國華服日》,發揚大家一起來制作穿華服,華服就是漢服,我們是在西安和上海舉辦了兩場活動,非常多的年輕人參加。

說到UP組,B站除了自制的紀錄片、動畫片之外,我們有很多專業的專業創作者,我們把這些創業的視頻叫PUGV,他們並不是簡單的記錄和表達,是由專業人士創作,具備很高的創作性和藝術性。而且這些創作的內容,不僅是動畫和紀錄片,它還覆蓋了音樂、演奏、誤導、娛樂、科技等等11個大類有七千多個文化圈層。比如大家可以看到,在科技區的機械頻道會有這麼多的圈層,這些創作者創作,包括液壓機、車床、火車、飛機、挖掘機等等,這些都是由專業的創作者創作,與這些類別相關的視頻。

B站創作者開創了很多獨特的藝術形式。比如說,這種藝術形式叫手書,它看起來像漫畫也像動畫,但是它可以用動的畫面去講述一個故事,這一部作品很有意思,叫《乒乓帝國》,是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一個作者創作的,在我們這裡很受歡迎,講述的是一個少年打乒乓球的故事。而且B站的音樂區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原創音樂社區之一,我們每個星期都會產生超過一千首原創的音樂和原創的歌曲,都是由這些專業的創作者在我們的社區裡面去創作視頻。這也是B站上面比較新鮮的一點,就是有很多外國UP組,會把他們體驗中國文化和生活的視頻發到B站,特別受歡迎。這是一個以色列人,叫高猶斯,在北京大學留學,現在在我們這裡有超過一百萬的粉絲,就是把他體驗中國的生活視頻發在嗶哩嗶哩上面。

大家可以看到,B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社區,它到現在已經九年時間,但它仍然在持續增長,就是因為它堅持幾個東西。第一,我們堅持品質導向,我們堅持創作導向,而不是流量導向,我們推薦算法和我們內部的激勵都不是以播放數字為主,以用戶的正反饋為主,我們的用戶可以點贊投幣,通過用戶的正反饋來判斷作品是否是優秀作品。第二,我們堅持價值觀優先。我們支持和保護原創,我們維護社區正能量,我們嗶哩嗶哩打擊抄襲、打擊媚俗。第三,我們真的是非常尊重創作,我們把大部分的流量給予無名的創作者,其實為什麼這麼多的創作者會來B站發展,因為他來到B站之后可以真的憑自己的作品說話,不用去買流量、打廣告和嘩眾取寵,隻要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作品就能夠在這裡成名,就能夠在這裡收獲成功。

我們今年3月28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時候拍了一張照片,我們上市的時候,帶過去的不是我們的股東,我們帶過去的是我們的創作者,就是我們社區裡面的用戶,大家可以看到,站第一排的,我們挑選了8位創作者,我們的8位UP組一起陪我們到美國敲鐘,這代表了我對於嗶哩嗶哩的期望,叫不忘初心,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是創作者的社區,我們不要忘記我們創立這個社區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用戶感到快樂,是為了讓我們的創作者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這是我在上市當天寫了一封給所有嗶哩嗶哩用戶的公開信,我是寫到了我這個承諾。

我們在上市當天,在紐約時代廣場,我們包下了時代廣場上最大的一個顯示屏,就是納斯達克的顯示屏,我們把五星紅旗放在上面。當天有很多華人經過時代廣場,都會在這裡圍觀,都會在這裡拍照。因為我覺得嗶哩嗶哩的上市並不是我要証明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我要實現一個理想,這個理想是什麼呢?就是我相信有一天我們能夠把中國的原創動畫和游戲做到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我相信有一天,我們會讓全世界的網民為咱們中國人的文化創意贊嘆不已,這個是我的目標。謝謝大家。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